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期货篇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


  2008年的商品期货市场走出了一波由牛转熊的过山车行情,转折时间大约位于2008年7月初。
  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愈演愈烈,此次危机不仅在虚拟经济中蔓延,更波及到了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商品期货市场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份子,不可避免地遭受较大冲击,走出一波由牛转熊的过山车行情。波澜壮阔的过山车行情
  2008年的商品期货市场走出了一波由牛转熊的过山车行情,转折时间大约位于2008年7月初。从那时开始,商品价格急转而下,行情由牛转熊。其中原油价格从高点下挫约70%,商品指数CRB下挫约56%。
  纵观整个2008年的期货市场,前半年曾一度走出过商品牛市的行情,这主要是因为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元的大幅贬值,从而导致市场流动性泛滥以及以美元为基础的定价商品价格的重估,最终促成市场的牛市运行阶段。而随后的下半年,商品V字型反转至熊市则是因为雷曼兄弟破产所引发的全球信贷危机,对全球宏观经济衰退背景下的商品价格的自然打压。
  2008年期货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品整体联动的加剧,主要表现为各商品间的齐涨齐跌;在宏观环境波动剧烈的背景下,商品个体的基本面因素正在被市场逐步弱化。
  从时间上看,2008年期货市场行情可具体划分为以下4个主要的运行阶段:
  首先是2008年1月至3月初,这一阶段的商品出现了普遍上涨的局面。由于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从紧的货币政策还未能发挥实质效果,CPI一直居高不下。其中1月份国内CPI同比上升了7.1%,创下自1996年10月以来的新高,2月份则再创纪录到8.7%,3月份CPI略微回落至8.3%。春节时的雪灾对CPI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各项生产生活资料价格高企,运输、电力、食品都受到较大影响,部分重要商品的供应面临中断。此外,食用油价格在原油的带领以及生物能源的预期下,出现大幅走高;而美元同期的持续大幅贬值,也使商品价格一路上扬。
  第二阶段出现在2008年的3月至4月初,此时的商品市场整体出现急促调整,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调整时间短、调整幅度大。这是由于各国政府在这一阶段都一致强调致力打压通货膨胀,同时次贷危机的影响也已逐步深化。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处于破产的市场传闻中,商品遭受较大的恐慌抛售。
  第三阶段在2008年4月至7月,这时的欧洲实体经济已出现初步衰弱端倪,外汇市场震荡反复,具体表现为无序交易,缺乏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原油市场展开最后一轮大级别上升行情,带动大部分商品创出了自3月份调整以来的新高。
  第四阶段则是2008年7月至今,也是金融市场动荡最为剧烈的一个阶段,其中雷曼兄弟的破产造成全球信贷市场的广泛恐慌,银行间的拆借行为基本停滞,Libor与OIS差值屡创历史新高,信贷危机达到顶峰。
  商品价格受此影响纷纷巨幅下挫,原油下跌约70%,沪铝、郑棉、郑白糖均纷纷创出自合约上市以来的历史新低。商品期货市场呈现诸多话题热点
  热点一:一些大型企业套期保值遭受损失,引发媒体舆论的广泛关注,导致市场对套期保值产生疑虑。典型事件包括:国内航空公司集体套期保值巨额亏损、深南电与高盛对赌原油、中信泰富外汇门事件以及浙江华联三鑫石化PTA巨额亏损等。这一系列事件导致媒体高调参与报道,市场对套期保值产生不应有的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及参与者对期货衍生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2008年9月发生的浙江华联三鑫石化PTA巨额亏损事件,本身就是对套期保值的滥用。浙江华联三鑫石化作为国内最大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生产企业,盗用套期保值之名,在期货市场大举做多,直接违背了"期多(生产商)不做多,期空(消费商)不做空"的套保原则。最后华联三鑫被迫接下近15万吨的现货,被套资金多达十几亿元,损失接近5亿元。其他事件也基本反映出我国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或参与者对套期保值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尤其是在2008年市场行情剧烈转变时,这种偏差被突然放大,造成灾难性后果。
  热点二:国庆长假事件再度引发市场对期货交易时段的关注。2008年我国国庆长假期间,国外市场大幅下挫,原油下跌13%、大豆下跌16%、日胶下跌12%、伦铜下跌15%。而国内期货市场处于休市状况,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迅速聚集,10月6日国内期市开盘后便呈现所有期货品种全部跌停的非理性现象。据统计,自国庆长假结束后开始交易至10月27日,仅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品种各合约出现涨跌停板的数量总计就达373个,而整个商品市场的保证金换手更是超过50亿元规模,整个期货市场发生了多起客户穿仓现象,部分客户损失惨重,整个行业上报的穿仓损失为2000万元以上,其中部分期货公司也受到牵连。
  期货市场的问题及反思
  2008年的期货市场走完了轰轰烈烈的一年,既发生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问题与反思。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2008年的期货市场,乏善可陈。仅有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黄金期货交易新品种,而原先预计推出的股指期货、钢材期货和稻谷期货等品种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黄金期货推出后,市场反应日趋一般,交投并不活跃。众人瞩目的股指期货悬而未决,给市场带来很大的失望。
  市场分析新品种的缓推,一方面与经济的大背景有关,早期是宏观控制,后期是刺激经济,动荡的股价使得管理层愈发小心;另一方面,市场普遍认为国外的金融创新与本轮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有关联,建议国内金融创新应当慎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后一种观点的危害性极大。国内市场目前并不应该束缚金融创新,相反更应当对其进行大力扶持与推广。正是由于缺乏金融创新,才导致国内企业不能够理解套期保值仅仅是限制了市场一端的风险,而另一端风险敞口依旧存在。
  2008年的剧烈波动行情同时也暴露出了国内的多种交易制度问题,市场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电子盘交易的缺失直接导致本次国庆长假后,国内商品期货投资者被动积累了6个交易日的行情波动系统风险。同时部分品种、合约的交易结算制度也存在漏洞。
  修补漏洞是目前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参照国外的成熟做法,改变期货交易中现行的长假安排制度。例如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CME集团在美国最大的节日圣诞节也仅仅是停止1个半的交易日,除去圣诞节当天,投资者均可通过Globex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其次是应当开展正常交易时段后的电子盘交易。商品价格的全球化联动比证券股票类更为明显,缺失电子盘交易,对国内努力争取的期货市场定价功能以及商品定价中心十分不利。同时,开展电子盘交易,也能让境内期货投资者更好地规避期货价格频繁跳空的风险。
  最后则需要考虑开展商品期权交易,使得投资者能够具有一定的风险对冲工具,保证自身收益安全。
网站目录投稿:傲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