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七招缓解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经历咬人、打人的阶段,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成长阶段。一般情况下采用淡化的方法很快就会过渡过去。但是也有不少宝宝会进而养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习惯,需要大人加以纠正。造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打人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可能是他发泄不快的一种方法;也可能是模仿别的小朋友、家长或电视的行为等等。咬人可能是1岁半前口唇期宝宝的探索性行为;可能是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也可能是亲吻的表现,不过是力度掌握的不准而已。对于这些攻击性行为,家长要注意:
  ⑴ 家长要以身作则,平日不要有打孩子等攻击性行为。
  ⑵ 不要让孩子看暴力电视。
  ⑶ 平时要教育宝宝讲文明,在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要友好,不要打人骂人,如果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要道歉。
  ⑷ 要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特别是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
  ⑸ 教孩子讲出愤怒的情绪,家长加以适当的疏导。
  ⑹ 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打了,家长要勇于批评别人的孩子。否则,我们的宝宝会失去安全感,觉得只有打别人才能保护自己。
  ⑺不能双重标准,自己孩子被攻击就没完没了地大吵大闹;自己孩子攻击了别人就无所谓,甚至洋洋得意,这只能给孩子非常坏的影响。
网站目录投稿: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