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催生的银行理财产品热潮,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种问题和矛盾纷纷暴露出来。 2008年,从年初的结构型产品"零收益"风波,到年末的QDII跌入两毛区间,银行理财产品风波四起,负面消息迭出。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催生的银行理财产品热潮,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种问题和矛盾纷纷暴露出来。 银行与客户严重不对等 前两年大牛市的时候,银行理财产品似乎根本不能入投资者的"法眼",因为股票、基金的收益要比银行理财产品高很多。后来,受国内外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终于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一些产品的起落,使投资者对银行理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打新产品从大涨到大跌直至消失无踪,结构型产品和QDII产品的遭遇重创,信贷资产类产品因大幅降息出现提前终止潮,外汇理财产品让人捉摸不定……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银行理财产品数据库显示,截至2008年12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接近5500款,销售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远远超出了2007年全年发行总量2404款、8190亿元的规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其实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但是整体的收益率并不突出。"根据相关研究机构近年的评估,中国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一宗产品6%的预期收益,经过严格评估之后也许只有3%,也可能呈现为负数。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被人们诟病已久的包括产品设计、信息披露、销售服务、风险管理等。对于投资者而言,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位认识不清,投资知识略显不足也是自身的弱势之一。 "有些银行的产品说明书,我们要完全弄清楚也要一两天时间,更别说普通投资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袁增霆表示。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因为产品说明书根本看不懂,只能根据销售人员的介绍决定是否购买。除了极少数银行外,多数银行均明确表示不提供对账单。 可见,银行与客户并不处在一个对等的位置上,银行获得收益而不承担风险,而客户却承担了更多的风险。这种情况并不只存在于一两种理财产品,也不只存在于一两家银行,在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道德风险根本无法消除。 外资银行撕去华丽外衣 2008年,外资银行的日子似乎比中资银行更不好过,因其主推的结构型产品和ODII产品均属亏损大户,所以,公众终于认识到,外来的和尚未必更会念经。其中最"倒霉"的应是渣打银行,媒体关于其理财产品遭到客户投诉的负面新闻报道连篇累牍,看似简单的产品亏损却引出了背后的更多问题。 一位投资者此前通过渣打银行购买了近1000万元的境外基金。3个月后,境外基金的净值亏损近300万元。"我登录渣打银行网上银行的个人账户,发现用于投资的账户资金并未出现变动。渣打银行很可能并未真正购买境外基金。" 而作为此次风波的一方,渣打银行并不认为银行在销售"有毒"理财产品,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银行不能负责。此后,渣打甚至与客户签署秘密封口协议,欲私了投诉。 事实上,关于理财产品的纠纷由来已久,并不只是渣打银行一家之事,只是这场风波将渣打银行推到了风口浪尖。渣打遇到的问题,在中资银行中,多多少少都能找得到。只是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相对比较保守,问题未像外资银行那样突出。 "不要过分迷信外资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袁增霆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2008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指出,如果以不明产品占比来衡量银行信息不透明的程度,则外资银行的信息不透明程度远高于中资银行。 2008年,银行系QDII简直成了"亏钱"的代名词,其宣传的"全球资产配制,分享经济成长"概念,几乎成为一种讽刺。放在这种惨烈的背景下,中资银行还算相对"幸运"。目前仅有的3款正收益QDII理财产品就都是中资银行的产品,归于中国农业银行旗下,并且该3款QDH理财产品收益已实现连续两个月稳步上扬,后市值得期待。 据悉,2008年,中资银行QDII理财产品发行量不足10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汇丰、渣打、花旗、德意志等外资银行均是发行大户。这是因为QDII的投资领域不是中资银行所长,它们对于此类产品的市场并不熟悉,因此投资风格较为保守,主要投资集中在香港等地。而外资银行显然在海外市场投资运作方面很有优势,投资区域遍布全球,因此投资风格也就相对激进。但这些优势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却变成了劣势:尽管外资银行ODII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全球资产配置,但亏损也相当严重,部分产品的净值一度跌至2毛多。 "目前部分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成为媒体和投资者议论的负面焦点,此时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理财市场,也许真的需要外资银行认真思考。"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表示。 理财产品靠天吃饭 A股市场牛气冲天的时候,银行一拥而上发行打新股产品,结果股市转熊,收益不达预期的打新产品随处可见,甚至遭遇"无新可打"的尴尬。国际油价向上爬坡的阶段,银行又看上了这一行情,纷纷推出挂钩油价及相关标的物的产品,没想到油价到了147美元,桶就走向了下坡路,于是涉油产品也赔了。后来进入了降息通道,债券市场开始了牛市行情,债券类产品又成了银行的热门产品。尽管这类产品目前尚未出现"零收益"、"负收益",但已经透支了一部分降息预期,且债券市场目前存在一定的估值风险,其收益已经出现下降。 银行这种"跟风"的例子还有很多,相信很多曾经信赖银行的投资者都感同身受。就市场的本质而言,确实从不存在没风险的投资品,但是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发行产品之前是否真正考虑到了可能产生的风险?事实上,银行包括理财业务在内的各种代客衍生品业务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到2008年上半年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金融机制、人才储备、经验不足这些因素。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银行业反躬自省。 以2008年初便爆出"零收益"风波的结构型理财产品来说,银行方面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结构型理财产品的负面新闻在2008年一直层出不穷。浦发、中信、民生、深发展、深圳平安等银行的多款结构型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拉开了这一年的序幕;年末,挂钩大宗商品和农产品的结构型产品则以全线暴跌作为收尾。 造成结构型产品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有很多。市场风险陡然加大,超出很多产品设计时的预期,这一点毋庸多言。不过,银行方面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销售环节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个是全行业的问题,不完善的营销体制使得结构型产品销售像卖菜一样。"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 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说。另外,银行业内一部分业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问题之一。由于业务人员不能正确地销售产品,可能把高风险产品卖给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 据普益财富的数据,2008年发行的结构型产品超过500款。但这其中又有多少能够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呢?李要深表示,多数结构型理财产品都是银行买来的半成品或成品,只是做了一些基本的改装,或稍微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这些产品的当初研发和设计是境外投行设计的,它们参照的模型基本上是按照欧美市场设计的。用于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切合实际的。" 创新跟着政策转 银行理财产品不仅"跟风"证券市场、海外市场,对政策的敏感也不亚于股市。由于央行自年初开始严格控制信贷额度,实行从紧的信贷政策,并指导全年的信贷增速不超过2007年的增速。因此,2008年成了信贷资产类产品发展最快速的一年。 根据Wind资讯,截至2008年1 2月4日,中资银行发行的信贷类产品大约共1735款,占全年发行所有理财产品的30.8%。建设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是发行信托贷款类产品最多的3家银行,合计占比在70%左右。 由于以"低风险、固定收益"为卖点,信贷类产品深受投资者追捧。"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在刚发售的一天以内,甚至是几个小时内,就会发售一空,因为这类产品收益率超定期存款一般在5%以上,最高可达到7%、8%。"一位业内人士介绍。 同样,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变自然也导致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拐点出现。 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密切相关,因此,央行连续下调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后,新发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数量和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银行已发行的信贷类产品的正常运行也受到影响。 在2008年9月之前,除了2月略低之外,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市场占比都持续增长。到了10月,由于受到央行降息的影响,信贷类产品的发行量开始下降。根据普益财富统计,11月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为178款,与10月发行数192款相比,下降了7.29%。 "2008年11月27日的央行大幅降息,会使信贷产品的年化收益下降超过1%。"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表示。在11月27日央行大幅降息之后,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专家提示,对投资者而言,尽管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与其它形式的稳健理财产品(如投资银行承兑汇票、低风险债券的理财产品)的收益差变化不大,但其面临的利率风险和再投资风险却在不断加大,而且银行不能为客户的收益和本金做担保。在经济不稳定的时候,任何风险都有可能发生,因此,购买这类产品时,一定要问清楚产品投资方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以及企业信用情况和有无担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