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


  你了解你自己吗?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的那样,认识自己是极为艰难的。通常,我们只能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事实上,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也在按照自己的心境看待外界事物。那么如何准确认识自己? —— www.
  镜像自我和知觉别人对你的评价——别人就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镜子
  我们通常把别人当做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别人如何评价我们以及我们怎样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都会影响我们的感知,公认的成就也能增强我们的自我概念。
  微心理23:你的认识基于别人这面"镜子"
  心理学家跟踪研究了一些出生3~18个月的孩子,他们将一点红色的油墨涂在孩子们的鼻子上,观察孩子们在镜子前的反应。出生时间超过5个月的孩子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形象之后会摸自己的鼻子,他们已经知道镜子中的鼻子就是他们自己的鼻子。而出生时间小于5个月的孩子会去摸镜子上的鼻子,他们还不知道镜子中的形象就是他们自己。
  一般来讲,人在出生5个月以后形成对自己的意识,知道镜子中的形象是自己。而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社会心理学家将个体把别人当做镜子进行的自我感知称为镜像自我。
  如果一个人经常得到周围的人合理、积极、肯定的评价,他的"镜像自我"就是积极的,他就会自信,行为处事也多朝着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到周围人的批评或消极评价,他就很容易自卑、退缩。
  微心理24:别人对我的评价可以被"我"改变
  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指出,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的评价,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也就是说,我们最后获得的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是我们"加工"之后的结果。我们可能会因此而高估或低估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镜像自我"会因我们的心理"加工"而变化。
  据心理学家调查,当他们询问别人最后一次称赞他人是多少天前时,美国人典型的回答是一天前,而日本人对此的回答一般是四天前。鉴于此,日本人到北美后通常会因朋友间的相互恭维而感到惊讶。并且,如果告诉北美人他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会比告诉他们做得不好更能使他们坚持,而日本人在失败时更能坚持。
  一方面,西方国家这种常见的自我膨胀有助于培养乐观、积极和自信的心态,但若是演变成盲目自大和自负就会对身心健康不利。另一方面,我们若是低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使自己沮丧、遭受打击。所以,我们要有效地利用镜像自我请别人说出对自己的感受,并参考多面镜子,对他人评价作出有效整合。
  微心理25:在乎别人的评价是人根深蒂固的天性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隶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每种社会文化系统都有它固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套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理解,但身处此种文化环境中的个体会本能地朝着这套标准和价值观靠拢。别人的评价是一个无法忽略的捷径,因为任何他人的评价都暗含价值观的准则和痕迹,所以在乎他人的评价似乎变得必须而且必要,潜移默化地融汇为人的一部分天性。
  一位高中生在日记中写道:"慢慢地长大或许就是在乎别人评价的一个过程,是父母朋友的评价让我学会了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虽然有苦恼有困惑,但这些评价都是鞭策我前进的动力,都是衡量我行为的准绳。虽然已过了为一个评价沾沾自喜或闷闷不乐好几天的年纪,但我依然很珍惜这些评价,特别是班主任的评价,每次发作文,翻看后面的评价都会让我很激动。"
  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述,绝大多数人对他人的所思所想都会给予主动的高度的重视,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系统,他们都无法绝对地漠视他人的意见和评价,会把他人眼中的自我画像放大再放大。
  微心理26:一味追随别人的评价就对吗?
  心理学家认为,一味在乎别人评价并不明智。因为别人理解的价值观或者秉承的行为准则并不见得比你高明,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一种模棱两可没有实际意义的话语片断,如果试图从这些无稽的评价里寻找直接实质性的结果或意义,只会让自己陷入一种虚妄愚蠢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从而处处碰壁。
  这一点从我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也能看出来:
  一对父子赶着毛驴去集市。半路上父亲对儿子说:"你走累了,骑上毛驴吧。"人们聚集在一起指着儿子说:"这是个不孝之子。"儿子赶忙把毛驴让给父亲骑,人们又指着父亲说:"这是个硬心肠的男人。"父亲只得让儿子一起骑上毛驴,人们又围上来说:"这只瘦弱的毛驴多可怜呀,你们真能狠得下心来呀!"父亲只好和儿子一起下来赶着毛驴走。这时人们又惊讶地拍着手说:"哈哈,这两个人真傻,有毛驴不骑,要在地上走。"父亲和儿子就这样在别人不断的评价声中走走停停、上上下下,直到太阳落山他们也没有赶到集市。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像这对父子一样迷失在别人的评价里?
  微心理27:对他人的评价保持独立姿态
  很多人为赢得他人肯定的评价而患得患失或苦闷焦虑,就像患了强迫症。他们颠倒了自然的秩序,把自己的意识当做某种模糊晦涩的东西,陷入了一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生活怪圈,这是一种心理误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对他人评价保持独立清醒的姿态。
  《伤逝》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的一部爱情小说,书中的女主人公子君是一个贤淑、温柔的女孩子,她从乡村来到繁华的大城市求学读书,对理想和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热情的向往,浑身迸发出生命的喜悦和青春的活力。
  在求学的过程中她被涓生的博学和坦率吸引,为了和涓生生活在一起,她受到了种种的谩骂和指责,背上了"大逆不道"、"伤风败俗"等各种骂名,供养她的封建卫道士叔叔甚至与她断绝了亲情关系。但是她却能够抵挡住各种阻挠和非议,大胆地喊出"我是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样的口号。她的爱情在那个时代必定会成为悲剧,但她的故事却永存。
  对于评价,或许有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的信念。
  微心理28:有时,无视评价才是正视评价的最好方式
  刘翔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2004年,他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人们评价他是"飞人",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骄傲",无数的赞誉和头衔像雪片一样飞向他。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数人守在电视机前期望他在自家门口再拿一块金牌,但他却因为脚的跟腱伤退出比赛,人们又评价他是"忽悠人的骗子"、"一流的无耻演员",无数难以入耳的责骂和人身攻击像冷箭一样向他射来。
  前不久的大阪世锦赛,刘翔伤后复出又获得了一枚银牌,赛后记者采访,他平静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不在乎比赛的名次,更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我觉得自己发挥得很好。"
  正是这种不在乎和无视别人评价的精神一直在支撑着刘翔走得更远和更好。文学评论中有一句老话,叫"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了同一个对象可能激起无数种看法和观点,而这些观点和看法的客观性和准确率你根本无法考量和验证,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视别人的评价反倒是正视评价的最好方式。
  你意识到自己的群体了吗?——社会同一性与群体偏见
  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在这种身份之上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
  微心理29:冲突为什么会发生?
  五年前,小邓去美国留学,出国时走得很是潇洒,但在美国连吃一个月的汉堡包后,他开始强烈怀念家乡美食,红烧肉、宫爆鸡丁甚至泡饭的味道天天在脑中转悠。有一次教授让他谈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他竟然随口就用汉语说:"红烧狮子头。"
  无奈之下,不会做饭的他后来就到朋友那里蹭饭。吃着中国菜,谈谈各自的家乡渐渐成了他们最享受的生活部分。有次周末,他和朋友在公寓的公共厨房做了红烧猪蹄,正吃得津津有味时,一位美国学生凑过来问他们吃的是什么,小邓就告诉他是猪蹄,他听后耸着肩略微夸张地说:"天呐,你们中国人还吃这种东西吗?"小邓一听,顿时觉得受到了羞辱,一股无名火冲到胸口,直接就骂起了对方,两人还动起了手,最后闹到学校公寓管理处。
  一盘猪蹄何以引发如此大的冲突?这是因为人们的群体不同。
  微心理30:模糊的标准也能界定出群体
  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在这种身份之上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人对自我的认识,不仅包括对个人属性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属性的认识。社会属性中的"我们"会天然地排斥"他们"。
  心理学研究证明,仅仅与某个人同一天生日就足以建立强大的联系,激发密切的合作,而随便通过掷硬币来组建的X组和Y组,也会在实验结束时对彼此产生某种偏见。
  在小说《打闹剧》中,计算机给每个人名和姓之间取了一个中间名字,于是很快,所有中间名字为"Daffodil11s"的人感到他们彼此之间团结一致,并疏远那些中间名字为"Raspberry13s"的人,即使这种疏远是由于一种随机的界定。
  想想看,仅仅是模糊标准的界定都能产生群体偏见,而靠文化理念和权利保障组织起来的国家能产生多大的偏见呢?
  微心理31:你不能随意批评我的群体
  大一时,我们住的宿舍有6个同学,其中三个是本省的,三个是外省的,有一个女孩是上海人。我们这位上海室友尤其觉得东北各个方面都很不好,天天批评。毫无疑问,她的批评引来了东北人乃至北方人群起而攻。有一段时间,我们宿舍总是处于火药味之中。最后,上海姑娘换了宿舍,宿舍才得以安宁。
  说这个故事并没有批评谁的意思,我们要说的是人们的一种群体认同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我们是一个大团体中的某个小团体的一部分时,我们经常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身份;当我们的团体占大多数时,我们可能就不太考虑它。每个人都认同自己所处的群体,群体内的成员批评群体,那是改正缺点,若是群体外的人随意批评这个群体,那可就是攻击了。
  在当时的宿舍中,上海人是少数,所以上海姑娘就会更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家乡多么美好,当地的情形是多么"糟糕"。
  微心理32:自尊不仅来自自身行为
  一般而言,个体总是将自己与特定的群体联系起来,并以此获得自尊,而且这种联系不会因为物理意义上的时空阻隔而改变,反而还会加强与凸显。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进大学的同学们总是乐于参加老乡会的各种活动,不断地谈论自己的家乡。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情描述可以唤起同伴的重视和自身的尊严感,能有效地增加心理能量的砝码,以应对完全陌生环境的挑战。
  同样,如果个体在维护群体形象上做出积极努力,也能强化他的尊严感。一位留学生这样写道:一次捷克同学维洛开生日宴会,大家正品尝烤肠,突然同学阿利叫道:"这不会是狗肉吧?"然后瞥了我一眼:"你们中国人吃狗肉!"我顿时不悦:"狗肉不能吃吗?""狗是人类的朋友!""那你吃不吃牛羊肉?""吃,当然吃。""那难道牛和羊就是人类的敌人?"阿利默不作声。朋友刘杰笑着说:"好样的,回头请你喝啤酒。"我为自己的有力反击得意了好一阵子。
  微心理33:"我们"好,我也就好
  由于群体与个体息息相关,个体总是会有这样的思维定式,我是群体中的一员,群体很好,所以,我也很不错。放大我们群体的好,通常会让个体的感觉变得很好。
  心理学实验也表明,如果问孩子们:"你们学校的学生和附近另一所学校的学生比起来,哪里的学生更优秀?"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会说自己学校的学生更优秀。对成年人来说也同样如此,离家越近的东西看上去就越好。
  稍微观察一下父母也会发现,如果自己的孩子在竞赛中获胜,他们通常会一脸喜气,笑眯眯地以"我"这种称谓展开陈述,例如"我的""我那个孩子",而一旦自己的孩子失利,他们通常会以第三人称的表述展开辩护:"他这次没发挥好罢了。"
  同样,夫妻通常会以另一方取得的成绩作为炫耀的资本,球员通常会为了队友的一个进球得意地绕场几周,更不用说得知成果在国际上获奖后,科研小组成员大声的欢呼了。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群体认同,是生活中普遍的事实。
  微心理34:质疑我的群体就是质疑我
  即使两个群体同样好,人们也往往会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好;甚至在客观上自己的群体没有其他群体好时,主观上还是认为自己的群体好,显然,我的"家"最好,而且这种认识在自己的群体被一个较大的群体包围时更明显。当我们的群体是多数派时,我们倒不容易想到它。
  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个故事,就会发现一盘猪蹄引发的冲突就是群体偏见所致。在背井离乡的异国环境,留学生这种特殊的社会身份让小邓对于家国的字眼非常敏感,中国菜显然是他群体认同的一种重要方式,家国与他密切相关。或许在美国学生看来,自己耸着肩问问只是表示一下好奇,但在小邓听来却分外刺耳,因为他的心里早已有了先验的观念:我的家最好,我的群体最重要,质疑我的群体,评价我们的饮食习惯,就是在挑衅我的尊严!
  文/孙科炎、李国旗 (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
  推荐: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Ⅰ
网站目录投稿: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