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 如今越来越多的景区改造项目,其中不乏大量的山地公园,如何设计山地景观,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和资料。 城市景观视角 1.从城市景观要素的角度 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从城市意象的构成要素出发,结合视觉景观规律,从周边建筑、道路空间和区域环境三方面与植物景观的关系着手,以"点——线——面"的结构来层层解析,以此得出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1.1"点"层次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中观尺度下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主要由植物斑块这个基本单元组成,因此点状景观要素——植物斑块之间形态和色彩的组合成为山地公园观赏和规划的重点。从公园外部静态的观赏点(主要是周边建筑)看出去,观赏者有充足的时间对画面进行认知处理。因此植物景观的规划应保证此尺度内能清晰的辨别出植物斑块的形态和色彩,强化斑块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质感和立面上的丰富变化,增加植物景观层次来丰富景观画面。 1.2"线"层次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人们在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城市景观,意味着以动态观赏的方式观察城市。城市道路是一种线性形态的开放空间,由于山地公园本身的地形特色,这样的视觉通道使得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界面。 沿道路行进的过程中,由于视点的不断变化,观赏者的视野也在不断变化,观赏者看到的就是线性的连续变化的景观画面,因此在进行植物规划设计时与静态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同一植物斑块的重复使用和对某一植物斑块进行夸大处理等方式来换取时间。 ①重复单元:行人观看公园景观时,枯燥单调的景观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而节奏和韵律是打破沉闷的有效手段,利用植物斑块构成的景观单元有规律、有组织的重复交替从而促使景观富有节奏韵律感,在重复的过程中,行人通过对每一个单元有所了解,通过多次收集的信息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到一幅完整的画面。但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单一的节奏韵律并没有美感,只有富于变化的节奏和韵律才能带来美的视觉享受。例如通过植物斑块的形式组合和色彩搭配的变化能在很大程度上美化和丰富动态视觉画面。 ②放大整体:一个小的植物斑块在行人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很难清除的看到其细节,此时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斑块加以放大,或者是直接使用轮廓清晰、色彩丰富的斑块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变化,如连续的曲线斑块通过改变连续的线性方式来得到景观动感,植物斑块的轮廓容易形成较好的视觉景观,这也是在动态景观中所乐于追求的,容易构成具有引导性和趣味性的空间。 1.3"面"层次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山地公园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景观视觉的角度出发研究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就不应只关注公园本身,也应结合公园周边的区域环境整体考虑。从两方面来说,就是一要关注山地公园与城市景观的融合;二是要关注山地公园本身植物斑块之间的融合。 场地景观设计要点 因地制宜 山地属于原生性的地貌状态,它所具有的高差,为景观带来变化的可能,这是山地景观天然的优势;同时,因地制宜也是最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原则。 资源引入 山地本身具有一定的景观资源,比如地形、林相、谷地等等。随着地形变化,原有自然山地也随着视点变化产生不同的景观面。 生态保护 山地多具有本身的生态系统,并构建此系统的自然基础:肥沃的谷地、易风化的分水岭、自然地表径流等等,因此,紧凑的开发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原有景观和生态资源。 山地景观消除高差 山地景观,消化高差,笼统来讲,就两种情况:一种是放坡,便宜,自然,有一定风险;一种是台地贵,结实,人工氛围重但是具体情况要根据高差的大小来决定如何造景。 1.解决造景的手法:软硬结合,要素:条石与地形 2.解决交通的手法:坡梯结合 要素:车坡、人梯、地形 3.解决微高差手法:挡墙运用 要素:挡土墙、台阶等 4.解决造景与活动与建筑等等更为复杂的设计手法:分层多维设计 5.在解决极大高差时,应该保持其原有的地形,借助景观小品、如景观桥等解决 -文末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资料- 经典案例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十一套经典山地景观文本。 -文末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 -文末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 -文末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 -文末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 -文末附:-山地公园景观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