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则新闻《盼望教育部门发布假期学校"开门令"》。记者为放了寒假的孩子们呼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制订并出台清晰政策,明令学校假期开门,保障中小学生在假期能够自由进校园活动。""各学校也要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做好保障学生活动安全的措施,安排教师职工尽责职守。" 记者的初衷良好,但混淆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边界。 学校教育承担的是学生上学期间的责任。假期开始,学生就该回归家庭与社区,由家庭与社区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踢足球、打乒乓、玩游戏、看图书,这些都该是在家庭和社区安排组织下的活动。如果要散步,可以去公园,或者各种公共绿地。 在国外,或者很多社区教育发达的国内城市,为了配合孩子们的假期,博物馆有大量的主题展览,美术馆有画展,剧场有专门针对儿童的演出,图书馆有主题阅读活动,科技馆有讲座,社区有爱心探访孤儿院活动,家庭组织旅游……举办那些大型的主题展览或者活动,远超出了学校的能力。孩子们假期的意义之一,就是离开学校,换一种形式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 退而言之,如果假期学校"不关门",那就需要政府承担责任,而不该让学校的教职工额外付出。学校如果要在假期对学生开放,需要设立一整套专门的机构,落实各个场馆的负责人。这样既保证孩子的安全,也保护学校的设备不被损坏,更重要的是保障孩子到学校开展的活动有意义。 读美国心理学家桃莉的著作时,有个细节深深打动我:课间休息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去操场自由活动,所有的教师都去休息室喝咖啡——是的,都去,所有的教师。操场上有政府配置的操场助理维护秩序,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这是一份专职的工作,政府不会让教师在学校里连轴转,不会让教师在学校里没有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更不会出现因为大半天都没时间去上厕所而不敢喝水的教师。 如果学校里有特别顽劣的孩子,有可能攻击其他孩子,学校可以向政府申请,政府会派特别的操场助理来,只跟着那个特别顽劣的孩子,既让他享受儿童的自由玩乐,又防止他伤害别人。午饭后同样如此,操场助理在操场上看着孩子们,教师们休息,为下午的课作充分准备。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学校、家庭、社区,缺一不可,别把责任都往学校身上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