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作家协会会员 李秉苍 楹联,又称对联,俗称对子。最早起源于秦汉时期,当时民间传闻,新年来临之际,在门上挂桃符可以达到驱邪除魔的作用。而桃符是桃木制成的对称板,古代认为桃木剑可以杀死恶鬼与邪魔,故在桃木板上镌刻"神荼""郁垒"两个神仙的名字以象征家庭的安宁与幸福。后来发展到在桃木上镌刻其他吉祥的语言,再到后来发现桃木板的制作非常复杂就简化为写在纸上贴于门柱上。目前有史记载的楹联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蜀后主孟昶在新年来临之际,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命人贴于卧室门上。这是目前公认的第一幅对联。由此,楹联文化得以有别于诗词戏曲小说以及散文发展起来。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楹联文化大力推崇,要求家家户户春节前贴对联,进而使得楹联文化在明清时代达到了顶峰。涌现了解缙,李东阳,王夫之,祝枝山,文征明,唐伯虎,郑板桥,纪晓岚等一大批优秀杰出的楹联学家。 楹联,本身创作规则比较简单,但是楹联文化却一点都不简单。近代以来,由于语文课(国文课)比较注重字词的教育,到中学以后就是诗词小说以及散文等体裁文学的教导,对于楹联文化多是一笔带过或者根本不进行教授,更不提系统化的讲解。因此,楹联文化相对于其他几种文学体裁比较弱势,没有庞大的研习人员与扎实的教育基础。但是楹联文化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块瑰宝。它独于诗词却又和诗词紧密联系,它寥寥数语却可以让人意犹未尽,它包罗万象却不止步不前……"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元日》)从古至今,我们从没有离开楹联文化,但是正如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越是人人熟悉的事情,越是认识不清,吃饭和睡觉也是如此。"所以,贴对联的人不一定看对联;看对联的人不一定懂对联;懂对联的人不一定创作对联。本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鄙人在参考《楹联丛话》、《中国楹联大观》、《中国古今奇联鉴赏》、《联语粹编》、《中国楹联故事集锦》等书籍后,边学习楹联,边研究楹联文化。在此,谈一谈个人对楹联创作的感悟。 一、楹联的规则 1 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联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字数相等,这是其直观表达,因此对联总数都是偶数字。 2 上下联语言结构相同 出句(又称上联)与对句(又称下联)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但是其句式,句型应该保持一致性。如出句是主谓式,对句也要是主谓式。另外,所有的对联都可以进行分解。即一字词,二字词,三字词等,将出句分解到最小单元化来进行理解才可以创造出最为工整严密的对联。 3 词语的对仗 出句与对句的词语在词性上要保持一致,即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副词对副词等。 4 上下联的平仄要对仗 平仄是对联音韵美的体现,是对联最关键也是最困难之处,需要创作者有条有理的分析和查证。清代颁布了《佩文韵书》被沿用至今,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汉字拼音已经取代韵书成为了现代人学习汉字的标准。因此这给平仄的学习带来了困扰,而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词典,手机软件等已经拥有了平仄查询功能省去了很多麻烦事。总体来讲,上下联平仄的对应关系就是分解到最小的词的最后一个汉字读音要相对,即平声字对应仄声字。上联的最后一个汉字以平声字结尾居多,下联最后一个汉字以仄声字结尾居多。 5 联语意义要相关 上下联是一个整体不是一个孤立结构,从哲学上来讲,对联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整体。美学上来说对联是对称美的典范,因此上下联的语义或者语境应该具有关联性,既是上下对立,对应又是整体的统一。 二、楹联的写作 在古代为了初学者便于对联的创作,于是整理了一些对语与对集。《声律启蒙》、《蓑翁对韵》、《幼学琼林》以及《增广贤文》等都是楹联学习比较好的基础参考文献。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古代书籍无法完全满足需要,比如"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词汇的出现又使得楹联创作不得不进行改革和深化。因此,中华新韵也值得现代人为楹联创作加以学习。 在古籍的背诵下,运用楹联基本规则就可以进行楹联的创作。但是对联本身是一种文学技巧,创作的本身依然是基于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 三、对楹联的感悟 首先,楹联规则本身是一种技巧,好的楹联创作主要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其思想依是根植于我们周围的事物和事件。如清末袁世凯称帝一事,在世人看来既是有悖于历史潮流,又是独裁专制的体现。因此当时出现了很多讽刺的名联,如: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暗含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其次,楹联文化的感知要从现存的众多寺庙,亭台,古城等地方去观察学习。明清时期是中国楹联文化的顶峰,距今年代也不十分久远,古代建筑保存相对完好,因此楹联古迹也众多。在以前,昆明大观楼的楹联被公认为字数对长的楹联,但是随着新世纪考古和旅游文化的兴起,重庆市江津区临江楼的楹联字数(1612字)超过了昆明大观楼成为了当今公认的最长楹联。所以,随着中国的发展,楹联文化的研究也在突破,这给楹联的创作也带来了新的思路。 最后,楹联的创作练习可以逐步来学习。比如先从一字词,二字词的学习进行楹联的创作。当然字数的多少不代表楹联的优秀与否,只是在楹联学习的过程中,这个方式可以加深创作者对楹联的认识和规则的理解,为优秀楹联的创作打好一个基础。在古代诞生了很多少年神童楹联学家,如明朝的李东阳,其在幼年时就可以能够对出题者对答如流,离不开其本身的练习基础。所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训练可以为自己今后的楹联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功夫,留下一些优秀的楹联对句。 以上感悟仅代表个人建议,文中有遗漏或者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楹联学者长辈给予改正。也希望中国参与楹联文化研究和创作的人越来越多,也希望中国楹联文化发扬光大,不断开拓进取。 附: 作者简介 李东旭,1987年8月生,重庆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从事导航与遥感技术研究。曾就职于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重庆市璧山区作家协会会员。 通讯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信息楼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