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大问题的解决方法 那么,怎样解决这些烦恼?修行。汉传佛教有一个强调修行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整个佛法修行的纲要。这个偈颂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是这样的(叶钧居士译):"一切恶莫作,一切善应行,自调净其意,是则诸佛教。"其内容与汉地流传的内容一致。 在座有很多学过自然科学的朋友,习惯于逆向思维,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修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要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修行,到底有哪些因素能够障碍我们?先把障碍找出来,再找方法。 我们会发现可能有两种障碍。第一种障碍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不知道哪是对哪是错。第二种障碍是从理论上知道对错,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可是自己原有的思维习惯还是改不过来。佛教修行的实践就是要对付这两个问题。只有把这两个"拦路虎"打掉,才有可能净化自心,证得菩提。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两个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第一个问题是认知方面的。不知对错,说明认知有错误,可能是一个或一组错误的认知 图式。 第二个问题是错误的认知图式被识别出来了,但是对应的负性自动性思维还没有被降伏。 佛门弟子遇到的这两个问题,与现在临床心理学中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时所遇到的问题相同,但是处理方法有差异。既然遇到相同的问题,处理都有效,在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上会有共同之处,我们看看共同之处到底是什么。 (一)改变思维习惯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这两个问题是一个个解决的。 我们先谈第二个问题。 在这次戒幢论坛上,朱建军老师讲《了凡四训》的例子,这个例子是说袁了凡居士经过云谷禅师的教导,知道了什么是不对的。从心理学的话来说,他的错误认知图式已被识别出来,但这时他的思维习惯还不见得能改过来。云谷禅师又告诉袁了凡居士制服负性自动思维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基本思路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术语来说,就是"念正知"。 念正知和我们这次论坛上讨论的正念疗法含义不同。念正知修法贯穿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修行的各个阶段,而我们这次论坛上讨论的正念疗法,大体是指对名色观察的开始阶段所采用的技巧。 错误的认知图式被识别出来了,但是对应的负性自动性思维还没有被降服,这个问题本身在于行者与不善法相应的习惯思维太强,与善法相应的习惯思维太弱,以致对境时不能保证不善法不生起。通俗地说,就是他的思维习惯不好。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好的思维习惯加强,把坏的思维习惯削弱。 具体方法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角度来看,笼统说都属于念正知的范畴。 阿毗达摩对"念"(sati)的解释是"心清晰了解自己所认识的目标"。日常生活中每个心都 有自己的所缘,与认知过程相应的心对所缘的了解并不一定都很清楚,有时比较含糊。只有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对心所认识的目标产生非常清晰的了解,这个状态就叫作"念"。在阿毗达摩中,"念"被作为善心的一个标志。 "正知"(sampaja~na)按照《沙门果经》义疏的解释有四种含义:"有益正知"、"适宜正知"、"行处正知"、"不痴正知"。这四种"正知"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实践方法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整个修行过程就是依靠这四种"正知"来完成的。 1、有益正知 "有益正知",英译"discriminationofwhetheritismoralorimmoral",就是说清晰地用正念注意自己的心,而且检查一下心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善心还是不善心? 按照佛教的理念,语言和身体的动作都是由心支配的。只要我们看护好了心,就不会有错误的语言和错误的身体动作。看住心,就可知道下一步某个心的生起是与善法相应还是与不善法相应。也就是说,"有益正知"所说的是在对所缘保持清晰觉知的前提下,如实了知即将作出的行动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这个阶段的做法,是佛教行者在戒行阶段做的,这个阶段是修行的初始阶段。因为他的烦恼很强,坏毛病很多,必须用主动的方法把坏的东西削弱,主动培养与佛陀教法相应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培养中,"有益正知"起到了支持的作用,这种"正知"可以给我们的心增加第一道防线。当我们发现错误的心,就要立即想办法对治;当我们发现正确的心,就进入下一步:适宜正知。 2、适宜正知 "适宜正知",英译"discriminationofwhetheritisappropriatetodoimmediatelyornot",即在对所认识的目标保持清晰觉知的前提下,如实了解自己即将做出的正确的行动,包括身体 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是否现在就应该立即做。如果不应该立即做就摈除掉,如果应该立即做就进入下一步:行处正知。"适宜正知"又给我们的"身、语、意"增加了一道防线。 3、行处正知 第三种"正知"是"行处正知",英译"discriminationofhowtodo"。对于那些应该做而且应该现在做的,我们可以通过"行处正知"了解怎样做。如果找不到正确方法就放弃掉,找到具体正确方法就沿着正确方法继续走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三种"念正知"的反复训练,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把与错误认知图式相应的负性思维削弱乃至完全遮止。 4、不痴正知 第四种"正知"是"不痴正知",英译"fullawarenessofrightview"。佛教有戒定慧三学,这种"正知"是在慧学阶段做的,主要用来导向解脱。这部分内容可能和在日常生活中解决普通人的心理问题关系不太大,我在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 怎样落实"念正知"的修行?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中尽力保持对心的清晰觉知,并对当下的心理活动做一下处理。如果发现当下心理活动与善心相应,就放过去;如果发现当下的心理活动与不善心相应,立即把它断掉。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样的办法与行为疗法非常相似。但是佛教的方法比单纯的行为疗法内容更多,因为佛教改变的不只是行为,更重要的是改变思维习惯。对于一种认知,识别它是错误的,就要通过训练把这种错误的思维习惯消灭掉。 发现坏的思维习惯,如实告诉自己"这样是不对的",打击它一下;发现好的思维习惯,如实告诉自己"这样是对的",培养它一下。这样坚持下去,被打击者会越来越弱,这是一种"消退"技术;被培养者会越来越强,这是一种"强化"技术。 这样的方法在汉传佛教里也有。禅宗有个相关的特殊名词:"牧牛"。"牧牛"就是禅宗的一种传统修行方法。把禅宗对"牧牛"的解释与我们这里讲到的前三种"正知"比较一下,是颇有趣味的。 运用三种"念正知"可以制服一些粗大的烦恼。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够进入程序,进行处理。这个方法很有效,但是必须在生活中坚持反复训练。因此,对于佛门弟子来说,修行的开始阶段,也就是戒行阶段,可能需要花的时间是最多的。 "戒",巴利文siila,汉人往往理解成"禁戒"之类,而其原意是具有"道德品质"的意思。戒行阶段的训练能够很好地改善行者的基本道德品质,提高道德水平,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粗大烦恼制服,为下一步的禅观打好基础。 戒行阶段的修行非常重要。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普通人的心理问题都处在这个阶段,都可以在这个阶段得到对治。只有极少数普通人的很深刻的心理问题需要用到更深刻的教法予以对治。这部分内容也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修行传统与现代临床心理学结合得最紧密的部分。 也许有人会问:"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能解决问题吗?"是的,只要坚持下去,这个办法就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这样的修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二)改善认知的技术 现在我们谈第一个问题:认知改善的技术。解决行为问题有一个前提:清清楚楚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能有选择地使用"强化"和"消退"技术。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中,这个问题的解決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学习、深入了解佛教基本义理。 基本义理包括以下内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十二缘起。了解这个义理系统以后,能够保证学到有关身心的基本理论,知道心态是怎么样的、身体状况怎 么样的,以及佛教教导我们怎样做。大体知道这些东西以后,就给下一步的修行(念正知)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修行体验。 随着修行的长进,你对自身的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刻。你可能有新了的观点,能够发现自己的更多错误,在认知上又有新的进展。然后你就再回到原先的程序,通过三种"念正知"再把新进展消化掉。发现一点就消化一点,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削弱自己的烦恼。 这样,基本上可以把一个人的各种现行的烦恼有效制服,只留下一小部分。 这剩余的一小部分需要通过下一步的修行解决:培养建立在禅观基础上的正见,再进入循环的方式,直到彻底铲除烦恼,接近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