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汽车也逐步走向千家万户,201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1亿辆。在石油资源日渐减少和环境保护愈受重视的背景下,探索各类节能技术,研发、制造、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改善全球气候环境,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几种汽车新能源技术,并探析了汽车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新能源;应用;发展前景 一、新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 区别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不完全采用常规的燃料(如汽油和柴油)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而是采用一些新型能源作为动力,或采用安装新型车载动力装置,使汽车拥有更先进的动力控制与驱动特性。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有电动汽车、油电混合汽车、天然气汽车、油气混合汽车、太阳能汽车、生物乙醇汽车等,这些新能源普遍具有来源广泛、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 (一)天然气汽车 据报道,我国天然气储量位列全世界第三位,随着"西气东输"这一伟大工程的竣工,以天然气为动力的汽车逐渐增多,尤其在西北的城市里,大部分出租车和公交车都以天然气为燃料。天然气汽车使用的天然气主要分为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两者相比起来,压缩天然气成本较低,但储气钢瓶体积有限,汽车行驶里程不长,液化天然气续驶里程长且更加安全。综上所述,天然气汽车具有节能减排、安全清洁、价格便宜、运营成本低等优点,未来,有将会受到更多车主的信赖和选择。 (二)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是完全靠电能作为驱动的汽车,不需要其他任何能量就能保证汽车行驶。电动汽车的特点在于,它在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节能汽车。传统的燃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造成光化学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电动汽车完全避免了这个缺点。 另外,电动汽车在起步、加速、刹车和行驶过程中都没有噪声污染,能够保证驾驶者和行人的生活质量。现在如:比亚迪、吉利、知豆等汽车企业已经在研究开发续航更久、充电更快速的电动汽车。2017年底,山东省济南市建成了全国第一条太阳能高速公路,在这条光伏路面上,大中小型车辆都可以正常行驶,光伏路面通过收集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太阳能发电。目前该路面已实现并网发电,这段光伏路面发的电已与充电桩相连。通过与电动汽车技术的衔接,光伏路面能实现车辆移动充电,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将会变成一个流动的"太阳能充电宝"。 (三)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是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太阳能汽车就是通过能量转换设备,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汽车的电池之中,再以电能作为汽车的驱动能源。太阳能汽车内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设备,全部被电池、电机取代。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电能,与发电厂提供的电能相比,更能减少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石油能源的用量。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太陽能汽车的发展,并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走上新的高峰。 (四)生物乙醇汽车 乙醇汽车是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作为主要的动力燃料的机动车。乙醇俗称酒精,充分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用乙醇代替汽油、柴油等传统燃料,具有价格低廉、低碳环保、燃烧性能好的优势。我国拥有大量秸秆资源,目前很多地区缺乏对秸秆的合理利用,大多数一焚即之,既浪费资源又污染大气,若能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以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生物乙醇,则可以将秸秆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乙醇燃料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公认可降低环境污染和取代化石燃料的主要资源。为此,世界上一些知名的汽车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乙醇汽车的研发和推广上。 (五)氢动力汽车 与电动汽车一样,氢动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水,不会向环境排放任何气体。氢气属于可再生能源,氢动力汽车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燃烧释放能量来驱动汽车行驶,因此氢动气汽车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氢动力汽车需要解决氢气的储存问题,把氢气液化后装在合金装置中是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措施。 二、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虽然新能源汽车具有传统燃油汽车不具备的优点,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在很多技术层面还有更长的路需要去摸索。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存在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续航里程数较短,天然气汽车动力不足,太阳能汽车电池造价昂贵等多种问题,只有逐一解决这些难题后,才能使我国新能源汽车真正走向国际领先的地位。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符合产业政策和各地区的交通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和产品思路,真正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新能源汽车厂商需以谦逊谨慎的态度,与国际知名厂商广泛合作,自主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 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发展历史的必经之路,它对于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消耗、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然是复杂而艰辛的,但相信随着汽车厂家技术的创新,国内外多元化的合作,一定会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马 腾.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4221-4221. [2] 李高维,董伟超.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尚品,2017,(9):187. [3] 贾涛涛.基于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4217-4217. [4] 范志强,杜 闯,董天宇.汽车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浅谈[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62. 作者简介: 徐向东(1972-),男,汉族,吉林省德惠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