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尧舜禹禅让是虚构的吗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对上古时期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又非常高的评价,这种将自己首领位置让给有才能的人,而不是给自己的后代的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而且很多人也对此深信不疑。只不过,如果真的认真较真的分析的话,或许尧舜禹之间所谓的"禅让",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真的有过禅让吗,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说起尧舜禹,大家一定都会想到那个"天下大同"的上古社会。相传,那个时期,实行的是"禅让制",部落首领是选举有才能的人当,而不是封建社会的"世袭"。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最高领导人是大家推举出来的,而不是所谓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但是,要知道,中国可是有着近四千年的世袭传统的,难道在这样一个有漫长世袭制的国度,它的上古时期,真的存在过这么一段"禅让"历史?事实上,当你仔细研读这段历史之后,你会发现,那个遥远的时代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口口相传的尧舜禹禅让,很可能只是一个政治谎言,它的背后,是血淋淋的真相。历史上,开创封建王朝"禅让制"的曹丕,就曾一语道破了天机。
  我们先来看看尧舜禹的禅让是怎么回事。相传,尧在位七十年后,因年老力衰而选定继承人。大家推荐尧的儿子丹朱继位,但尧因丹朱性格残暴、爱闹事而否决了。后来部落再次推举继承人,有人推举德才兼备、深得人心的舜。尧同意了,不仅将首领的位置传给舜,还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舜在位三十年后,同样将帝位传给当时治理水患有功的禹。
  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墨家的墨子,随后被孔子和孟子接纳并发扬光大,将"尧舜禅让"描绘成儒家仁政的典范。这一说法提出后,在当时盛行一时,被很多人认可。但是,也有不认同的声音,认为这是编造出来的故事,是谎言。比如,与孔孟同是儒家的荀子就反对这一说法,认为这是虚构的历史,骗人的谎话。他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法家的韩非子更是直接戳破了真相,他说所谓的"禅让",其实就是弑君篡位。("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那么,尧舜禹的禅让到底是真是假呢?
  这一问题至今在史学界颇有争议,小编才疏学浅,不敢妄谈。不过,西晋时期从魏襄王墓葬出土的先秦史籍《竹书纪年》却记载了颠覆正统史观的历史,对于尧舜之事,其文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大意是,在尧年老的时候,权力逐渐衰微,而舜利用权势将尧流浪,并且不让他与儿子相见,用暴力的方式夺取了最高权力。由此看见,荀子韩非之说也并非空穴来潮。那么,三国时的曹丕又是如何一语道破这个天机的呢?
  我们知道,汉末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东汉朝廷的事实掌控者,在其死后,其子曹丕继承了权力,并暴露出了废汉称帝的野心。为了表明自己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曹丕这时想起了传说中的尧舜禅让之事,于是,他自建了一套禅让礼仪流程,自导自演了一幕"禅让"好戏,借禅让之名,行篡位之实。仪式之后,正式成为大魏皇帝的曹丕喜不自胜,感慨了一句,尧舜当年的事,我总算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一语道破所谓的"禅让"真相。从此之后,每次臣子篡位夺权,都要效仿曹丕假模假样的搞一次"禅让",为自己的行为洗白。
  一直以来,这三个人都被说成是远古禅让的典范,也就是权力的和平转移,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我们知道尧在位大约有七十多年,他的儿子丹朱并没有什么本事,分明就是一个干不了大事的人,而且也不受老百姓的爱戴,因此舜的机会就来了。他当时作为驸马虽然已经摄政,但是还是保举推荐丹朱去治理河道,谁知道这保举的人并不成器,于是朝臣和百姓就把目光都转向了舜,因此舜就继承了大统,毕竟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尧也没有办法,如此看来,这并非是禅让一说。
  舜即位以后,就立刻除去了一系列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人,特别是像共工、鲧等一些尧在位时的名臣。这样看来,舜就是杀掉禹父亲的仇人,因为我们知道禹是鲧的儿子,所以他在治完水后还会安心给舜做事吗?都说舜是病死于南巡的途中,而且说他死的时候很孤独,两个妃子都不在他身边,那么他到底是如何死的又怎么可能知道呢?他的死很是蹊跷,至于禅让一事又从何推测呢?
  之所以出现禅让一说,这和我们一直遵从儒家思想有关。从轩辕黄帝开始一直都是子承父业,为了儒家思想的发扬,孔子翻遍了历史,才找出尧舜禹三人并不是继承父业,于是以此教育弟子禅让是君主贤明的象征,他们各处游说各国君主,才出现后来的禅让之说。
  其实,越是在乱世中,禅让的说法越是被包裹的十分华丽,以此来显示君主的贤明,至于事实究竟是否如此?那就已经无人知道了。
网站目录投稿: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