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环境日上,我发表了一篇《蓝色品质 绿色未来》的思考,探索用什么样的追求改善环境。我提到蓝色是一种蕴含着追逐梦想、驱动创新的色调;所以企业需要有匠心和坚守,用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来服务蓝色品质,这样大家追求的绿色未来才会来的更快。" 7月15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7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603603.SH)董事长赵笠钧表示。 3天之后,博天环境发布中标公告,公司所属联合体预中标"邹城市邹西产煤塌陷区综合治理PPP项目",项目采用PPP模式(政府和社會资本合作)下的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运作,投资概算约为9.95亿元。 作为工业污水处理领域龙头企业,博天环境水生态环境综合平台已初具雏形,而自环保PPP模式推行以来,博天环境一直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去年财政部会同19个部委联合发布的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中,博天环境表现抢眼,共有5个项目成功入选,遍及山西、江西、山东、湖南四省。 "PPP项目不应该是资本导向,而应该是专业导向。"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赵笠钧表示,"PPP的缩写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国内将Private定义为社会资本,实践中单纯强调Private的资本属性,于是变成了比谁的钱多,比谁的钱更便宜,出现了导向上的偏移。" 实际上,许多PPP项目,特别是一些类似环保的涉及到专业领域的项目,并不能够单纯从资本的角度去考虑引入哪家企业参与进来。 从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的模式来看,由于目前很多企业注重的是商务,是项目合同,而没有真正关注其中的技术问题,所以这些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风险,部分企业即使拿到项目,后续实施的难度也会比较大,要想真正获得稳定、持久的水质达标是很困难的。 赵笠钧进一步解释,"实际上,Private在国外指的是私人机构,也就是专业的公司,对Private更本质的表述应该是Professional,因为只有专业的机构,才能提供更有品质的服务。" 3个月前,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赵笠钧曾总结博天环境近年来的发展,"博天环境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做业务布局的公司;另外就是在融资模式上进行了很多探索。" 2015 年底,博天环境提出"竞争性增长向共生性增长转变"的战略,并于 2016 年开始实施。2016 年,博天环境相继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中电建路桥集团等组建联合体,连续中标大型环境治理PPP项目。如今,随着城市水环境订单获取加速,联合央企共同发掘PPP已经成为博天环境业绩增长的来源之一。 数据显示,2016年,博天环境实现营业收入25.18亿元,同比增长26.50%;2017年第一季度,博天环境的营业收入更取得了80%的高增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央企和国企等"资源型"企业具备项目和资金优势,而博天环境拥有细分领域的技术和项目经验,两者互补合作具有很大竞争优势,更容易获取相关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