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解密诸葛亮因何从一介布衣走向人生巅峰的


  诸葛亮在27岁前还是一名布衣百姓,在汉末这个特别讲出身、重门阀的时代,他的家庭算不上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生前的最高职务是泰山郡丞,大约相当于一个的副市长,而且去世得很早,对诸葛亮后来的事业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大约十六、七岁时诸葛亮与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襄阳,过起了客居他乡的生活。10年后诸葛亮"横空出世",早已闻名天下的左将军刘备亲自登门拜访、邀请他出山,不了解底细的人或许会大吃一惊。其后荆州出现变局,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不仅一次次化险为夷,而且在荆州立住了脚,开启了"三分之旅"。有人认为,是诸葛亮超众的智慧和才学帮助了刘备,但如果这指的仅是书本上的学问那就大错特错了,诸葛亮不是一名书生,他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险之间",靠的是丰富的社会知识和对社会的深入思考,他在隆中隐居的10年从来都不是只沉浸在书海里,他是一个思想者更是一个行动家,这从他强大的"朋友圈"里就能看出来。
  师长圈:既是贵人又是高人
  汉末荆州一度是天下人向住的世外之地,别的地方已经打了多年的仗,但荆州在刘表的治下仍然一片太平景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刘表本人又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建学校,援引名师,博求儒术,培养人才。当时洛阳残败,太学被废,刘表在襄阳设立的学业堂成为当时全国最好的学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当时的著名学者有宋忠、庞德公、颍容等人,他们多年致力于延续文化和学术,形成了一个有名的荆州学派。诸葛亮到荆州后就得到了名士庞德公的提携,庞德公是襄阳本地人,家住襄阳城南的岘山一带,刘表多次请他出来做事,他都没答应。庞德公不出来做官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曾经说:"鸿鹄筑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龟筑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趋舍行止不过是人的巢穴罢了,应该各得其栖宿。"诸葛亮仰慕庞德公的学问和人品,经常到庞德公家拜望。据《襄阳记》,诸葛亮每次到庞家,都要去拜见庞德公,对庞德公十分尊敬,每次都行大拜之礼。庞德公逐渐对这个晚辈产生了好感,通过交谈,他发现诸葛亮不仅天资聪慧,而且身上有难能可贵的个人品质,他志存高远,又踏实勤奋。
  在庞德公的"朋友圈"里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这就是著名学者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中原地区的颖川郡人,避难来到荆州。他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与庞德公志趣相投,二人关系很好,庞德公称其为"水镜先生"。司马徽比庞德公小十岁,称之为兄。一次,司马徽去看庞德公,恰巧庞德公到汉水对面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来到内室,叫来庞德公的妻子、儿女,告诉他们:"徐庶说今天有重要客人来找我和兄长交谈,你们准备准备。"庞德公的妻子和儿女们一个个跟司马徽见礼,之后奔走忙碌,准备饭菜。
  庞德公回家,还跑到司马徽跟前问候,闹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了。司马徽终生未仕,史籍对他的记载有限,似乎没有太大的知名度,但在当时司马徽的名气很大,早在中原时他就已经很知名。据《世说新语》,有人慕名前来请他,被他坚拒,有人想让他帮忙出谋划策,他一律说"好"、"好",这也好那也好,他的妻子忍不住说他:"人家问你事,你怎么一律都说好呢"司马徽答道:"你这样说,也很好!(如卿之言,亦大好)"这就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的由来。司马徽这个"好好先生"其实不是糊涂,而是装糊涂,他和庞德公一样都不愿意介入世事纷争。在庞德公的介绍下,诸葛亮正式拜司马徽为师,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汉末盛行人物品评,一个人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名人的点评,因为司马徽是名人,他对某个人的评语会很快在社会上流传出来,诸葛亮"伏龙"的雅号就是司马徽起的,刘备想招募荆襄的一流人才,也先向司马徽征询意见,可见诸葛亮的这位司马老师对他的走出人生第一步显得多么重要。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往往离不开两条:贵人相助,高人开悟。得到当时最有学识的两位名士的指点和提携,这是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亲戚圈:助力跻身上层社会
  诸葛亮有两位姐姐,到了荆州以后大姐嫁给了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山民,这两家都是荆州大族。蒯祺出身于襄阳附近中卢县蒯氏家族,有个说法是蒯祺与蒯越是兄弟关系,虽然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肯定是同族。蒯越早年在洛阳任职,跟刘表、曹操是一个"朋友圈"的好友,刘表占有荆州蒯越出力最大,蒯家成员多在刘表手下任职,蒯祺后来担任刘表任命的房陵郡太守。庞山民出身于襄阳本地的庞氏家族,他的父亲便是庞德公,诸葛亮与庞德公既是师生、又是亲戚,关系进一步密切。东汉时习惯以单字为名,这大概是王莽改制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山民"疑似诸葛亮这位二姐夫的字,其名为何不详,庞山民后来到曹魏为官。诸葛亮自己的妻子也很有来头,她是襄阳本地名士黄承彥的女儿,有人说她叫黄月英,但这只是传说,史书上并没有关于她名字的记载。黄承彥不仅是名士,也是荆州大族出身。
  黄承彥和庞德公志趣相投,交往密切,是同一个"朋友圈"里的密友,通过庞德公,黄承彥知道了诸葛亮,对于这个志向远大、学识一流又为人沉稳的年轻人抱有深深好感。黄承彥有个女儿还没有出嫁,以黄家的实力和地位自然并不愁嫁,可黄承彥看好诸葛亮。一般这样的事最好通过第三方来传达,以免对方不同意带来的尴尬。而且,最好由男方首先提出,这才符合礼节。但黄承彥觉得没必要,他自己直截了当地向诸葛亮说了这件事。据《襄阳记》,黄承彥对诸葛亮说:"听说你还没有成家,我有一个丑女,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才能和品格与你相配。"诸葛亮一听就答应了,并且很快成了亲。
  诸葛亮的身高折合现在约1.88米,是个美男子,又年轻有为,却娶了个丑媳妇。《襄阳记》说这件事传开后大家经常拿这逗乐,还编了个乡谚:"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是,历代以来诸葛亮的这桩婚姻颇为世人称道,大家赞赏诸葛亮不以貌取人。其实,说黄氏是位丑女,那倒未必,黄承彥的话多出于自谦,女儿可能不漂亮,但未必"黄头黑色",那只是谦虚的说法。至于乡谚,其出自于《襄阳记》,可能是误传,也可能是人们根据黄承彥的话演绎出来的。荆州最有影响力的大族是蒯家,其次是蔡家,蔡家的代表人物是蔡瑁,他有两个妹妹,一个嫁给了刘表,一个就嫁给了黄承彥。作为黄承彥的女婿,诸葛亮和刘表、蔡瑁又有了亲戚关系。诸葛亮虽然只是一个乡村青年,但对对天下时局一直有精准的把握,从而能当着刘备的面一口气道出了那份著名的战略规划书,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信息的及时掌握,一个强大的亲戚圈无疑是诸葛亮获取信息的最有力渠道。
  同学圈:日后齐奔共同事业
  诸葛亮拜司马徽为师,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有正式的师生关系。司马徽到荆州后办过私学,诸葛亮在这所私学里求过学。当时朝廷和州郡办的学校是官学,一些学者开馆授徒称为私学,汉末时节,随着今文经学的兴盛,私学也得到大力发展。著名学者卢植在北方开私学,教出公孙瓒、刘备两个著名的学生,当时最有名气的私学是大学者郑玄办的,他的学生中不少都很名,如崔琰、国渊、郗虑、刘琰以及长期追随刘备的孙乾等。司马徽的私学里也人才辈出,有名的学生除诸葛亮外还有庞统、向朗、尹默等人。庞统字士元,生年不详,年龄应与诸葛亮不差上下,他是庞德公的侄子,跟诸葛亮也有亲戚关系。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看上去并不聪明。庞统去拜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正好爬到一株桑树上采桑,庞统就坐在树下,二人树上树下随意交谈,谈了一阵,司马徽觉得他很不简单,一口气竟然谈到天黑,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荆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向朗字巨达,襄阳郡宜城人,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少年时师从司马徽,跟徐庶、韩嵩关系密切。向朗有个侄子,就是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里提到的那个"将军向宠",是蜀汉时期的高级将领,诸葛亮对他很信任,告诉后主自己出征在外,军营里的事无论大事小情,都可以问他。尹默字思忠,老家不在荆州,是益州梓潼人,当时益州学者多重今文经学,不重视章节句读的剖析,尹默于是远游荆州,师从司马徽学习古文经学,尹默通晓各种经书、史书,专精《春秋左氏传》,对前代名人关于本书的注释、见解大都能背诵讲述。这3位同学都早于诸葛亮开始了各自的仕途,庞统在刘表手下担任南郡功曹,相当于南郡的人事局局长,向朗被刘表任命为县长,尹默回到益州任职。但他们后来都在诸葛亮的影响下投身蜀汉阵营,向朗当过郡太守,后来的最高职务是蜀汉的左将军;尹默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诸葛亮以丞相身份驻军汉中时任命他为军祭酒,相当于参谋处长;庞统在刘备阵营里成就更为突出,是刘备取益州的重要功臣,生前担任的职务与诸葛亮相同。
  挚友圈:囊括荆州一流人才
  上面提到的蔡氏、庞氏、蒯氏、黄氏都是荆州大族,当时的荆州共有七大家族,除了他们还有马氏、杨氏和习氏,诸葛亮与他们均有来往。先说马氏。襄阳一带有句民谣"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是说马家有5个俊才,他们的字里都有一个"常"字,其中眉宇间有一撮白毛的那个最优秀,此人叫马良。马良字季常,比诸葛亮小六、七岁,和习祯一样也是宜城人,出身于大族,他与诸葛亮很早便相识,诸葛亮曾在信中称他为"尊兄"。"尊兄"常用来称呼同辈中比自己年长者,裴松之由此推断,马良可能与诸葛亮结拜为兄弟,或者有某种亲戚关系。马良有个弟弟叫马谡,也是"马氏五常"之一,就是后来被诸葛亮挥泪斩掉的那个。再说杨氏。杨氏家族至少有两位与诸葛亮有关,一个叫杨颙,一个叫杨仪,入蜀后他们都担任过重要职务,诸葛亮当丞相时杨颙当过他的主簿,相当于办公室主任,杨仪更有才华,诸葛亮一度想把他当接班人进行培养。
  最后说习氏。入蜀后诸葛亮手下有一个人叫习祯,曾在蜀汉任太守,虽然事迹较少,但《襄阳记》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的才能虽然不如庞统,但却在马良之上。习祯的先祖习郁,称臣于光武帝刘秀,被刘秀封为襄阳侯。据《襄阳记》记载,习家住在襄阳城南至宜城之间的冠盖里一带,家里有一处很大的鱼池,是习郁效仿范蠡养鱼所筑,池边有高堤,种有竹子及长楸、芙蓉等,是名士们饮宴的佳处。习祯的妹妹嫁给了庞统的弟弟庞林,庞统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从兄弟,论起来习祯跟诸葛亮也有点亲戚关系。除了以上这些人,诸葛亮的"朋友圈"里还有几位特殊朋友,分别是崔州平、石韬、孟建、徐庶。崔州平不是荆州本地人,他是博陵郡人,博陵郡属冀州,在今河北省一带。崔州平名不详,"州平"应该是他的字,唐代有一本史书,上面说他叫崔均,但也有人认为崔均当过西河太守,而崔州平没有仕宦的记载,崔均是的他哥哥。崔州平的父亲非常有名,叫崔烈,当过汉朝的太尉。石韬字广元,颖川郡人;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人,他们两个人从北方人来荆州,也是为了避难。徐庶字元直,颖川郡长社人,本名徐福,爱击剑,尚侠义,替人鸣不平,杀人后改名徐庶外逃,此后弃刀剑,寻名师,刻苦学习,成为一代名士。诸葛亮跟他们几个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学问,结伴拜师求学。由于都是客居荆州的外地人,也都很有才华,有一定的志向,所以很谈得来,诸葛亮和这些朋友在一起交往、切磋,是他学业精进必不可少的部分。徐庶等人由于各种原因日后没有来到蜀汉阵营,而是到曹魏做了官。徐庶先投刘备,后被迫事曹,官至御史中丞,官位也不算小;孟建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石韬官至典农校尉、郡太守;另外一位好友崔州平也当过西河郡太守。多年后诸葛亮率兵北伐时曾写信给司马懿,询问身在曹魏的朋友们的情况。从诸葛亮的成功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才不是偶然的,任何一个具有超世智慧的大才更不可能真的"横空出世",必然经过了大量的积累和准备,这其中知识的准备固然重要,但更离不开丰富的社会实践,在没有正式"起步"之前,就应该尽可能丰富起自己的"朋友圈",结识天下名士、俊才,互相砥砺、提携,以助力未来的事业,这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站目录投稿: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