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企业能够生存发展就是因为企业中的人能够将其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人又是复杂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如何关注人性,凝聚人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通常,我们表面上是在经营企业,实际上是在经营人心,如何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经营团队是员工自主经营管理的基础。 经营企业说到底就是经营人才,而经营人心是经营人才的核心。员工的行为是内心的表达,内心对企业缺乏信任感和认同感的员工是很难在行动上帮助企业前进和走向成功的。 对员工的经营,特别是对企业核心人才的经营,企业更需要首先抓住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信任和诚意,从而使他们回馈给企业心理上的忠心和行动上的尽心。 企业经营哲学,也就是企业文化指导下,不断地经营人心,使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一致,保证员工自主经营能够有效地实施。 明朝何良臣在《阵记》中说"惟其心能和,其气能激,则士不劝而自战,不守而自固矣。""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在企业中同样适用。不管组织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只有先将人心凝聚在同一个正确的方向才有可能成功。企业在正向的经营哲学下,依据于经营哲学来经营人心。 正向的经营哲学特征表现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把企业建成上下同欲、价值观统一的团队才是企业的经营目标,只有这样的团队才具有战斗力。 正向的经营哲学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正能量,企业的管理也会变得简单。日本京瓷公司是从经营哲学入手来经营人心的。2011年盛和塾世界年会在日本召开,当稻盛和夫被问及拯救日航的秘诀是什么时,很多人期望的"管理秘诀"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我只是将京瓷的经营哲学引入日航",其他经营举措一点没谈。当时大部分听众不理解稻盛先生的意思,甚至有部分企业家还以为稻盛和夫不愿谈"管理秘诀"。而今天,很多企业家理解并深度认同稻盛先生的观点,如果有其他秘诀的话,也只是"术",真正的"道"就是引入经营哲学。 员工自主经营管理模式的导入首先是明确企业的经营哲学,然后划分经营单元,再将经营权下放给经营长,通过单位时间核算体系进行PDCA管控循环。经营哲学是员工自主经营导入的起点与核心,经营哲学以经营人心为基础。员工的人心就是一种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企业也有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经营哲学就是指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即企业文化,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一种价值观表现。 当企业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相同时,企业就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员工的工作热情高涨,员工之间沟通就比较简单,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只有企业的价值观倡导的是正面积极的,影响企业的行为才会产生正能量。 一般来说,正向的经营哲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客户导向。企业的生存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客户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竞争导向。就是能够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具有差异化,能体现一家企业的个性和竞争力所在,那些适用于任何企业的陈词滥调正是同质化的根源。 以人为本。对内能把员工凝聚起来,形成共同的志向和精神动力。对外则能赢取顾客之心,得道多助,实现企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导向。企业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价值并且回报社会,让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 伦理导向。企业倡导的经营哲学要符合当地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要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 真善美导向。企业倡导的经营哲学一定要符合社会规律,崇尚真善美。 正向的经营哲学是员工自主经营管理的基础 作为世界级标杆企业的日本京瓷,它的经营哲学核心归结到"做人何为正确",它强调在"敬天爱人"的理念下从事各项经营活动。 这种思想是企业经营哲学与企业实际管理有效融合,它立意高远,视角宽广,而非某些企业自我的企业文化,这种哲学是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伦理观、道德观和社会规范。京瓷哲学倡导在经营业务时无愧于心,不被社会观念所鄙视,所以很多企业都直接引进和学习这种哲学。 在正向的经营哲学指导下,实行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的京瓷公司各项经营活动都围绕着"敬天爱人"开展: 在企业经营方面,强调创新和节约成本。 在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强调共生和谐,重视环保。 在处理经营者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强调"利他经营"。 在此基础上,京瓷哲学吸收古代东方哲学中的心学,提出一系列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创造力的方法。 总的来说,一种好的、正向的经营哲学能够凝聚人心,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积极导向的作用,它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经营人心的理念反映在经营哲学中,而好的企业经营哲学能对员工起导向作用,有助于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动机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这为解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矛盾等开辟了一条现实的可行性道路。而企业在变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特别是员工的阻碍与抵制,所以靠经营哲学的无形引导作用,能促进企业变革的顺利推进。 第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制度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问题,所以制度失效问题时有发生。此时,以经营人心为核心的经营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引导企业员工保持健康的心态,对员工行为规范起到一种内在的约束作用。 第三,经营人心的经营哲学有多种表现方式,会有不同的管理理解。如强调"约束"的经营哲学和强调"自主创新"的经营哲学,最终可能会造成企业结构的差异——一个是等级森严的"正三角"结构,一个是"矩阵式"的"倒三角"结构。因此,只有以经营人心作为出发点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系符合管理期望和要求。 第四,经营哲学在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引导之后,再进一步潜移默化影响员工的价值观,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样逐步凝聚员工的人心,形成上下同心的团队,发挥精神的强大牵引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营哲学在企业中起到牵引和约束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是引导企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是约束员工遵守的最低准则。 共同的价值观是经营哲学的核心 价值观就是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它是判断事物的最基本准则。价值观是经营哲学的核心,在了解了人心的特点和经营哲学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如何进行经营哲学提炼,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价值观的统一是关键。 组织与个人之间需要协同,特别是需要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只有在协同的前提下,解决组织效率和员工效率的问题,才能事半功倍。在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中,X低效率的原因之一是员工个人和企业目标的不协调。从更深层次来说,只有保持价值观的一致才有可能达成目标一致。 价值观一致性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1)个人和组织至少有一方提供了另一方所需,形成补偿性匹配。一般来说,员工付出劳动得到需要的经济报酬,企业付出报酬得到需要的劳动,这是在任何企业几乎都存在的经济利益关系。为了能够让员工和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则需要在经济利益关系之外,增加情感和事业的联系。如员工需要安全感,企业需要忠诚度,这种需求关系的满足建立在双方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如员工需要实现自我价值,企业也需要实现企业价值,这就需要企业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员工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 (2)员工个人和组织之间存在某些相似的基本特征,形成相似性匹配。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个性特征,企业在选人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应聘者的个性特征与企业的匹配程度。与此同时,不同员工的生活观必定会存在差异,但至少要保持企业与员工"核心价值观"的一致,在管理工作中通过正向引导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转变,逐步改善员工的心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命运共同体是经营哲学的目标 企业的生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命运,而且也关系到员工的命运,企业和员工应该成为命运共同体。 在《新型组织的到来》(1988年)中,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在20年后,企业的组织结构将发生变化,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将成为企业的主体力量,企业需要打造"知识共同体"。彼得•德鲁克针对知识工作者设计的"知识共同体"也可以引申到企业每一位员工上。 为了能够实现员工的自主经营,使员工参与经营,朝着与公司一致的目标和理想努力,组织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以及设计什么样的经营单元都不重要,关键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彼得·德鲁克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管理者和知识员工所应承担的任务,即整个公司就像一个乐队,"上级是不能做本该由下属去做的工作,就像乐队的指挥不能自己去演奏大提琴一样。"乐队中的每一个人各有所长,不可替代,在一张乐谱下,演奏出恢弘的乐章,所以经营哲学让组织中具有不同分工的群体能够按照统一的方向努力。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机制建设,要与员工从利益共同体转变为事业共同体,最终要打造成命运共同体。具体来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益共同体指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紧结合起来,而不是尽可能的压榨劳动力。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了激励员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就必然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即给予足够的报酬。 第二,事业共同体指员工是企业的组成部分,要将员工的事业与企业的事业连成一体。企业应该保证员工能够得到学习、培训的机会,使员工不断地充实自己,实现自我。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只有员工与企业在事业上均有所成就,才能算真正的成功。 第三,命运共同体指员工与企业价值观相同,员工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以劳动换取报酬,而是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连在一起,主动积极地承担责任,并贡献创新的思想。企业就像一个生命体,每一位员工都是其中的一个细胞,经营单元是各个器官和组织,与生命体休戚相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经营团队要逐渐从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转化到命运共同体。接下来,企业思考命运共同体的团队理念如何渗透到每个经营团队、每位员工身上,即是经营哲学如何提炼、如何落地。 如何提炼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是实施员工自主经营管理的基础,一个正向的经营哲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负向的经营哲学,不但不能发挥好的经营导向作用,可能还有消极影响。科学的经营哲学提炼过程可以保证经营哲学的正向作用。科学的经营哲学提炼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漏斗型的内外部环境的SWOT分析,得出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得出企业的经营哲学定位。 第二阶段,采取"明线"和"暗线"两条线路进一步论证。 1. 正向经营哲学的目标 稻盛和夫能够将京瓷和KDDI做成世界500强,正向经营哲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理念博大精深。但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和每个企业实际情况不同,不能将京瓷经营哲学完全引入中国企业。企业提炼经营哲学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共生、共荣、共发展,这个目标在客户、员工和企业三者共同的愿望中找到交集。 第一,经营哲学要符合客户、员工、企业三者的愿望,不能仅仅满足其中一方或两方,对三者愿望的交集部分进行分析提炼才是最合适的。 很多中国企业认为经营哲学就是企业家哲学,这个观点表面上是对的,但本质上是不对的。企业家哲学若是在考虑了客户、员工、企业三者的愿望而提炼出来时,就是合适的经营哲学,企业家哲学如果没有全部考虑这三者,哲学理念中不是三者愿望的交集,最后虽是企业家决策,这种哲学也不能促进企业发展。 第二,企业管理是由管理系统(相当于赛车)和人(相当于车手)组成,正向的经营哲学能够促使企业管理系统不断完善,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最终通过策略、结构、规范来促进管理提升,达到业绩的持续增长。经营哲学能够规范企业管理系统和人员的行为系统,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管理创造企业的持续良好的经营业绩,使企业的竞争力变强,价值变大。 第三,正向的经营哲学目标是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企业能够有竞争力必然是提高组织和员工的双项积极性,企业发展了,员工没有发展,这样的企业不会长久。员工发展了,企业没有发展,这样的发展也是昙花一现。 2. 经营哲学的提炼 为有效提取经营哲学理念,一般是在综合考虑客户、员工、企业三者的价值取向后进行双项提炼,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基于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基础上对经营哲学进行初步提炼。首先需要通过对内外部环境SWOT分析,得出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得出公司经营哲学的定位,并根据定位形成初步经营哲学理念,这就是俗称"漏斗型"经营哲学提炼模型。 第二步,采取"明线"和"暗线"两条线对初步经营哲学理念进一步论证。 "明线"是指通过漏斗型经营哲学提炼工具获得的经营哲学初稿,在高层中没有形成明确的主张,而是在高中基层会议上群策群力地进一步的讨论、提炼,通过会议和研讨引导中基层员工与高层想法一致,逐步达到共识。 "暗线"指的是依据高层想法与愿望,先就经营哲学的内涵部分基本达成共识后,再在一般员工中进行讨论。暗线的作用是高层明确企业倡导的经营哲学内涵,在理清的过程中形成统一认识,是员工讨论的主体与核心。 经营哲学提炼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的过程,一家企业在发展初期或者面对新入职的员工时,思想的统一是很难的,这就需要同员工不断地交流"碰撞",通过头脑风暴会或者研讨会的形式,把大家担心的问题和实际的想法说出来,然后逐一解释。对于好的想法和提议可以及时采纳吸收,对于不合适的及时反馈,并给出相应的理由,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同经营哲学。 尽管可以用"明线"和"暗线"对经营哲学的具体内容进行确定。但是,有了经营哲学,并不代表已经完成了工作,还必须将经营哲学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真正发挥经营哲学的引导作用,这就涉及如何将经营哲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