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摘要: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应是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多向互动,学生能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由探究、快乐展示,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说者轻松,听者乐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懂得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这种方法将使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对对合作学习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合作学习小组应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这有助于合作和竞争的开展。组内异质,有助于组内"先进"带动"后进",实现共同发展;组间同质,有助于组间公平竞争,实现全面提高。教师可依据性别、学习能力、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态度、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精心分组,每组4~6 人。在精心分组的基础上,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可采取轮换制,定时轮换,也可不定期轮换。当学生明确个人责任,在合作探究中就能发挥优势,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合作中探究,探究中合作
  分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以小组活动为主题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尝试探究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为此,各小组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获得成功,提高团体合作意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在竞争中合作,在探究中成长。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索、探究知识,让学生根据预习学案中的问题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起点拨、协调的作用。教师也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小组讨论,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讨论,辨明疑点;也可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探索。在小组合作中教师既是知识的引入者、纪律的管理者,又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评价者。
  四、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
  在小组汇报、展示探索成果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评,并对各小组反馈信息进行重组以生成新的信息,再及时呈现给学生。教师通过对小组合作水平及运作情况作出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活动的凝聚力。教师在对小组的集体成果进行评价和认可时,更多应该使用诸如"你们小组演得最好!""你们小组汇报得最具体!"等赞扬集体的语句,让学生感到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自己小组所有组员的学习情况,从而激发学生合作的需要,强化合作的动机。
  五、使合作探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课堂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课下继续合作探讨。同时,可以围绕课本知识,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一些开放性的语言表达活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机会。把对英语研究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实践。
  在语篇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的学习中,教学目的是学生们能够非常明确什么是礼仪,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调查他们身边所见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然后设计倡议书,提出自己的建议。所研究的结果特意安排一节课在全班进行交流,主题为"文明与我们同行",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应是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多向互动,学生能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由探究、快乐展示,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说者轻松,听者乐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懂得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这种方法将使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丁桂凤.A basic trend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Research[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2] 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与课堂应用初探.教育评论[J]2001年(2).
  [3] 郭德俊,李原.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3).
  [4] 李红美.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变[J]继续教育研究2004,(4).
  [5] 刘福泉.合作学习的分组技术[J].教育改革1997,(5).
  [6] 沈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03.
网站目录投稿: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