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尤其显得特别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学会专心倾听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上课时要学会专心倾听的能力。 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 想、 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指导学生上课专心听讲,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 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 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二、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思想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在低年级,要多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图意,说明计算过程,回答问题时,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学习了图画应用题,就要系统训练说"三句话"--其实就是应用题的两个条件与问题,不要停留在"会列式"就可以了;学习了"9加几"进位加法,我就要求学生完整叙述计算过程"如9+8,见到9,想到1,把8分成1和7,9加1得10,10再加7得17,得17。"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同学争辩,讨论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或不完整的语言。 三、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书写作业 有些学生计算失误与智力无关,而是由于书写不符合规范或不良习惯造成的。在教学中注重把好下面四个方面。 (1)数字和数学符号的书写。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规范的要求进行作业书写。例如,指导学生认真写好易混数字(如0和6等);要求正确书写易混符号(如÷号、+号和×号,<号和>号等);严格规定小数点的写法及位置,防止与顿号、乘号、分节号和循环节号相混淆。指导学生按正确规范从严练习,还可避免看错和抄错而造成计算失误。(2)作业的格式。数学作业跟语文作业一样,应该有一定的作业格式。如每次作业开始都要写上日期、"练习几"及题号,每道习题要按课本顺序书写以便检查和订正。(3)作业的排列。竖式的对位要在同一直线上,不能斜着或错位看齐,也不能"大概"对齐就行了。数学要求准确,凌乱的书写影响视觉,还会导致计算失误。 四、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在小学阶段乃至今后,如果学生学会了阅读数学课本,具备了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就获得了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2)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领会解题方法。(3)读算式。要求学生准确读出算式,按算式各部分名称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这样规范读,可以弄清算式的意义和概念。(4)读结语。要求学生对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指导学生读书时要抓住三点:(1)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清教材内容,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上记号。(2)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内容,把握主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3)、研读:即当每一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五、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学生数学的学习也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注重数学学习与生活现实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及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从而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实际学数学。例如:教学一个数加减一个接近整百数的题时,其中有四条性质"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少加的再加上,少减的再减去。"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教师可创设营业员和顾客的双边活动过程,让学生从中理解算理。如420-198,让学生议一议;一个顾客带420元去买衣服,一件上衣198元,他拿200元给营业员,你们看多给了还是少给了?他买衣服后还剩多少钱?这些问题连学困生也能回答是多给了,营业员应找回2元。于是420-198=420-200+2=222从而得出"多减的要加上"的性质。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学生学的情趣高,而且理解深又记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