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邠庐抗议》是一部政论性著作。晚清冯桂芬撰。1860年写成。光绪九年 (1883) 天津广仁堂刊行。为该书最早的刻本。次年,冯桂芬次子冯芳植又将此书刻行,称 "豫章刻本"。此后又有 "敏德堂潘校刻本"、"丰城余氏刻本"、" 弢园老民 (王韬)校印本"、"文瑞楼石印本"、"聚丰坊校刻本"等版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 冯桂芬之孙冯世澄将家藏原稿定本刻行于世,"篇次先后仍其旧",并取遗书中《均赋议》等7篇及专刻外集中《太湖收船议》等5篇附入,称"光绪戊戌开雕本"。该本与上海图书馆所藏该书原稿本相同,是较好的一个版本。 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克苏州,他避地沪上,后入李鸿章幕府,倡设广方言馆。生平主张经世致用,重视研究西学,对晚清政治腐朽有所不满,主张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改科举,改革吏治。其思想对洋务派、维新派均有影响。著作除《校邠庐抗议》外,还有《说文解字段注考证》、《西洋新法直解》等,诗文后人编为 《显志堂稿》。 上海图书馆馆藏《校邠庐抗议》稿本分上下两卷,计40篇。上卷21篇,其篇次为《公黜陟议》、《汰冗员议》、《免回避议》、《厚养廉议》、《许自陈议》、《复乡职议》、《省则例议》、《易胥吏议》、《变捐例议》、《绘地图议》、《均赋税议》、《稽旱潦议》、《兴水利议》、《改河道议》、《劝树桑议》、《壹权量议》、《稽户口议》、《折南漕议》、《利淮鹾议》、《改土贡议》、《罢关征议》;下卷19篇,其篇次为《筹国用议》、《节经费议》、《重酒酤议》、《杜亏空议》、《收贫民议》、《崇节俭议》、《复陈诗议》、《复宗法议》、《重儒官议》、《变科举议》、《改会试议》、《广取士议》、《停武试议》、《减兵頞议》、《严盗课议》、《制洋器议》、《善驭夷议》、《采西学议》、《重专对议》。附《以工巧为币议》、《用钱不废银议》2篇,共约2万8千字。所议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揭露晚清封建政治的腐败现象,提出了改革吏治的建议。这些内容分别在《公黜陟议》、《复乡职议》、《复陈诗议》等篇目内有所反映。作者提出考评官员优劣要听取"乡人"的意见,主张京城和各省推举官员,"以得多少为先后"遇升缺列上。还提出 "天子不能独治天下,任之大吏:大吏不能独治一省,任之郡守;郡守不能独治一郡,任之县令;县令不能独治一县,任之令以下各官。"其次,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自强。作者探究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认为"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夷也,人实不如耳。"而且"非天赋人不如也,人自不如耳。"天赋不如人,可耻而不可为,人自不如人。"可耻而有可为也"。希望国人知耻而有所为,自强不息,急起直追。作者积多年的观察与比较,认为中国在"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不符"四个方面 "不如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 "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 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 《校邠庐抗议》对清末政治改革的议论,虽未明确提出效法西方的民主制度,但它提出考核官吏要倾听乡人公论、推举官员"以得多少为先后"等言论与传统的封建政治改革不尽相同,多少带有一点西方民主政治的色彩,流露出朦胧的民权观念。其爱国自强,向西方学习的议论,在某些程度上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藩篱。尽管作者极力解释此书主旨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但从实际内容来看,已经有所突破。如果按其"人尽其材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以及"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的逻辑推理下去,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思想是呼之欲出了。该书在戊戌维新时期影响巨大。翁同和和孙家鼐(均为光绪皇帝的老师)不约而同地向光绪推荐此书。1898年孙家鼐还奏请将该书"饬下直隶总督,刷印一、二千部,交军机处",再请皇上发交部院卿寺堂司务官,要官员们阅读讨论,"将书中某条可行,某条不可行,一一签出,进呈御览。当时上至大学士,下至县令,共有327名官员参加签注,各人均据自己对读书的态度发表了意见,可见影响非同一般,也说明该书历经几十年后,仍未磨灭其进步的光彩。因此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人物均盛赞此书。王韬称之为"不泥于先法,不胶于成见……今时有用之书也。"梁启超将该书列入 《西学书目表》的附录之中,作为维新人士重要的参考读物。他评价该书"虽于开新条理未尽周备,而于除旧弊之法,言之甚详。亦我国政论之稍佳者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