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冰冷的启动读后感精选


  《冰冷的启动》是一本由[德] 格琳德·辛恩 / [德]汉斯-维尔纳·辛恩著作,三辉图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296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冰冷的启动》精选点评:
  ●德国复兴史,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大量的图表和经济学专业的论述,头大。但转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德国统一是一半的转型,至少比东欧来得要有臂膀一些。
  ●描述了问题,提出了不足为信的解决办法
  ●囿于对经济学的无知,只看懂了一小半。不过也能读出一个共产主义经济国家和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国家统一时的困难跟凶险。
  ●没怎么读明白
  ●关于苏东经济转型非常好的一本书。秦晖和金燕的著作基本没有怎么设计东德,部分原因是东德有西德这个大哥,情形和其他东中欧转型国家太不相同。但是这本介绍东德转型初期情况的专著,不仅包含了很多政策背景介绍,还提供了非常基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提供很多来自常识的逻辑,economic logic based on common sense。
  ●看不懂。
  ●搬家清理藏书。有兴趣的,请豆邮。不包邮,支付宝支付。18元。
  ●两德合并的时候,那些政治精英们是怎么抓住这个机会的?是怎么和美国、苏联谈条件的?那时候西德的财团们在干些什么?二战德国战败西德重建的时候呢?欧盟成立前夜呢?未来某天"最后一个驻德美军基地关闭"的时候呢?
  ●经济学专著 论证内容多有不懂之处 只能粗粗浏览 不敢肆意评分。德国的统一和东德的转型确实与众不同 值得关注 不仅仅是经济。
  《冰冷的启动》读后感(一):转型之痛
  "两德合并"是发生在上世纪末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制度转型几乎是个空白,东欧剧变给了学者们以难得的机遇,本书作者们试图揭开这样的谜团:为什么转型初期,东德经济滑竟落至原来30%左右,谁引发了这一灾难?
  两德分裂前,东德劳动生产率及人均工资大大高于西德,"二战"基本夷平了西德所有城市,而东德城市保护相对完整,此外东德还拥有一大批优秀企业和技术工人,比如名闻遐迩的蔡司公司。
  然而,到两德合并前,东德劳动生产率最多是西德的50%,在有些行业中,甚至只有六分之一,双方收入差距也很大,黑市上东德马克对西德马克是7:1,甚至是11:1。此外,东德还有惊人的环境污染、能耗、企业亏损等问题。因为在计划经济下,资源被错误配置,25%的东德人在政府机关等低效率行业工作,为维持人民的信心,东德农产品价格非常低廉,可冰箱等工业产品的价格却是西德的3倍。大量的资金被用来补贴,而不是再生产。人民的工资太低,民间没有投资能力。这说明,两德合并,经济原因可能大于政治原因。
  为了合并,西德准备了大量资金,可为什么却引发衰退呢?
  首先,西德出口太多,经济学家以为这是优势,其实这相当于把自己的资金转移到国外,制约了西德的投资能力。
  第二,对于曾被东德没收的财产,西德采取了"原物奉还"的错误政策,表面上看很解气,却带来无休无止的官司,在产权未明晰之前,投资者只好知难而退,如果当时能"实物入股",将会减少许多纠纷。
  第三,西德为了防止东德廉价工人涌入,采取了迅速提高东德工资的做法,在东德马克换西德马克上也显得过于慷慨,结果货币太多,引发通胀,东德人的生活反而一落千丈。
  加上其他一些失误,比如对东德原有资产评估不准确等,让两德合并初期充满苦涩。本书完成时,东德情况不容乐观,可今天看来,还是得大于失,特别是防止东德廉价工人涌入的政策,颇有远见,今天东西德经济发展基本同步,收入水平亦相当,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动荡与断裂,这是作者们当初写作时始料不及的变化。
  本书堪称是一本优秀的经济学读物,不论是理论的分析,还是数据的处理,都有异常独到之处,不容错过。
  《冰冷的启动》读后感(二):三十年后,从老故事里学新东西
  三十年前的拆墙,变成今日柏林的"东区画廊",查理检查点等一系列景点,以及满大街的勃列日涅夫和昂纳克的亲吻。最早近距离接触这段历史,是当年国关课上读的埃贡克伦茨写的《88+1年的秋天》,对当时形势发展之速印象深刻。后来有机会在一个雪日游历柏林,住的青旅就在东区画廊边上,不过对城市的主要印象还是夏洛特宫、联邦议会、佩加蒙博物馆和勃兰登堡门。后面看了其他一些书,对墙修起来的过程有了更多了解。再后来,啃了厚厚的两德统一史,对统一的进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当时感觉经济部分写的不够全面,于是下单买了这本书,不过直到今年休了个漫长假期,才有机会拿出来看。
  读完这本书,很强烈的感觉是本书更多的出发点是转轨经济学。作者将两德统一当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既典型又极为特殊的案例。典型,是其转轨之彻底,基于西德基本法第23条的统一之路,使原东德各州一夜之间实行了西德的法律及其他标准。特殊,是东德可获得的来自西德的巨额转移支付,是其他东欧经济体难以望其项背的,但同时,东德也面临来自西德的上百万归还申请。作者看来,当时德国统一的经济领域主要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前面所说的归还申请造成的产权不明晰;二是托管局急于在市场上出售企业导致存量迅速兑现,引发利率和货币供给危机;三是试图迅速让东德的工资水平与西德一致,严重影响了东德企业继续生存和投资,造成大量失业。对此,作者给出的药方是"社会契约",一方面托管局不是简单出售,通过"分享模式"让经营者以企业家精神入股;一方面则是摈弃工资迅速提升的承诺,将劳资协议的工资水平("地板")设到爱尔兰的水平。
  我首先想起了上个世纪的另外两大事件,二战和大萧条。经济领域从加尔布雷斯、弗里德曼到本伯南克、克鲁格曼、曼昆,著名的经济学家常常通过阐释大萧条得到自己的甚至有时候是和别人相矛盾的理论。而国际关系学者们也常常回顾二十世纪30-40年代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合纵连横,得出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等各路学说。
  当年中国学者研究两德统一,更多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镜鉴。时至今日,随着内地经济和形势的发展,"融合"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新课题。欲破当前大湾区乃至其他之困局,如何在营商环境、产权、货币、负债、工资等领域入手设定规则,拿捏分寸,两德经验在正反两方面都给出很好的案例。三十年后,同样的故事在新的环境中,可以咂摸出新的味道。
  从技术上看,虽然看得不是很细,但是大量使用供需均衡、福利分析等方法,自学经济学原理课后,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实证文献对这些曲线移动,方块面积代表的福利和损失计算进行了这么多运用。
  《冰冷的启动》读后感(三):【策划人言】严搏非:奇迹是这样被启动的
  严搏非 文
  在希腊又一次面临破产、欧元再次遭遇危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看着德国。冷战结束20年后,一个统一、自由的德意志正又一次成为欧洲的主导。只不过,欧洲和世界不再有80年前的恐惧。按一位朋友的说法,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在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下被肢解的德国梦想,今天由一个自由、民主的德国和平实现。
  我所工作的"三辉图书"一直关注德国问题。前几年,我们出过一本扬·米勒的《另一个国度:德国知识分子、两德统一及民族认同》,讲的是两德统一的精神过程和思想争论。(扬的另一本书《宪法爱国主义》将在近期出版。)最近出版的《冰冷的启动:从国民经济视角看德国统一》讲的是两德经济的统一过程。《德国统一现状》说的则是德国统一后20年里人们的所思所想。
  按作者的说法,《德国统一现状》是"一本充满人物历史的回忆录"。无论你多大年龄,经历了多少事,统一后的德国,对他们意味着"新的人生"。作者说,"我见过兴高采烈的赢家,垂头丧气的输家,保持警惕的梦想家和顽固不化的怀旧者,也遇到过趾高气扬的获益者和知识渊博的爱国者。"大街上、总理府、剧院、精神病院,到处都能遇到这样的人。这里每个人都有偏见,当各种偏见被集合起来,最终合成自然知识。这就是苏格兰启蒙所主张的知识论。当然,它还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
  对于今天统一的德国,重要的是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了!作者在他的序中说话:"很久以前……发生了一个奇迹。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不相信奇迹,但1989年11月9日在柏林墙上手舞足蹈的人们真实地证明了,地球上不时地还是会有奇迹出现的……当时,所有的德国人一起吃惊地闭上眼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当他们睁开眼睛的时候,这个美妙的、不可思议的事实仍然存在着。"然而这个奇迹,若从1917年算起,已经走了整整70多年,它穿越重重几乎无法克服的恐惧和力量,它考验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的耐心和韧性。奇迹,是因为有了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有格但斯克的团结工会,以及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历史实践,才终于降临。但奇迹之后的德国,需要更为明智和负责任的远见。我们要说的第二本书《冰冷的启动》,讲的是这个充满风险和智慧的过程。《冰冷的启动》有个副标题:从国民经济视角看德国统一。它讲的是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两德统一的经济过程。这个过程从1990年6月开始,充满了政治和道德的风险,更不用说经济上的风险。1990年,当西德总理提出两德统一"十点计划"时,东德的经济不到西德的20%,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西德的六分之一。两德经济的合并,不仅要兼顾合并后的效率和结构,还要还原两德人民的历史正义(这一正义追溯到1933年纳粹对私有财产的剥夺、二战后东德政权对私有财产的剥夺,以及统一前东德人民的劳动在那些资产上的积累和贡献)和合并后的相对均等,以及货币的统一、原东德货币与西德货币的对价等。但这个充满风险的统一进程竟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并成就了今天伟大的自由德意志。究其奥秘,所有的开端则在于一个拥有足够政治远见的"新社会契约"的提出及认同。德国的思想家和人民终于在一个自由民主的制度下,完成了所有老德国人的梦想。
  德国的历史常常很像一面镜子,我们从它的各个时期都可以照出我们当下的问题,无论是1895年韦伯的警告:"新生代德国市民阶级尤其钟情于一种德国特有的精神,陶醉于眼下的成功而只求永保太平世界。谁会操心问未来是否将认为我们这一代乃行尸走肉、坐失良机?"还是短暂、软弱的魏玛共和,以及经历了百年苦难后终于成熟了的德国,以充满智慧和远见的"新社会契约"将所有老德国人的梦想完成在一个自由的德意志国度中。仅此而言,这本书就非常值得一读!
  《冰冷的启动》读后感(四):【转】贾拥民:反思东德转型
  贾拥民:反思东德转型
  发布时间:2013-01-29 09:29 作者:贾拥民
  一个国家的转型道路漫长而曲折,可能需要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发展史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统一至今,已过去20多年(事实上,东德的转型在统一之前就已展开),原东德地区的经济表现仍未尽如人意。因此,对于转型路径的反思,也需要一些耐心。
  在这个意义上,写在东德转型第一现场的《冰冷的启动》似乎显得有点过于"及时"。从事后回顾的角度来看,作者们在1991年对当时采取的转型路径及其经济后果的剖析,虽然言之成理,但所提出的"新社会契约"建议,总体上并没有为当局所采纳。尽管它非常有意义,且对现实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
  德国统一后,东德地区的经济陷入"极度冰寒"状态,几近瘫痪。东德的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私有化过程也存在争议,有人指责它是一种"再分配",严重侵害了东德民众的切身利益。
  作者们一度担心,经济现实和激进的私有化政策将会对德国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因为"憧憬的破灭,会轻易转变为仇恨"。令他们惊奇的是,东德民众对所有这一切似乎并不太关注,甚至基本上没多少异议。这确实是一个稍显悖谬的现象。
  可能的原因至少有两个:原东德民众对于刚刚崩溃的极权主义统治记忆犹新,统一后的生活虽有诸多不如意之处,但与统一前相比,显然判若天壤;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东德在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许多政策,在民众看来并非翻天覆地的变革,而是整个德国制度走向统一过程的需要,也是对传统的接续。
  即使在纳粹德国时期,德国以私有产权、市场竞争为根基的制度传统,也从未完全断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德国迅速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两德在政治上实现统一后,以货币统一为标志,德国经济和市场也迅速走向统一。转型难免痛苦,可在德国统一这个特殊现实与历史情境下,民众更容易忍耐,因为向西德体制转型这个目标不仅明确而现实,更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传统。
  两德统一货币后,原东德马克需在规定期限内兑换成西德马克。东德居民储蓄存款的兑换比例被规定为:14岁以下东德居民可按1∶1的比价兑换2000马克存款,15岁至59岁的居民可兑换4000马克,60岁以上者则可兑换6000马克,其余储蓄存款均以2∶1的比价兑换。
  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剥夺。其实此种做法在德国历史上早有先例。"二战"后的1948年6月20日,西德开始货币改革,原有货币停止使用,每人每月只发40马克,第二个月再加20马克,其余所有的债券和存款则在数年后才按100∶6.5的比率兑换。
  东德极权统治延续的时间还不算太久,所以市场经济社会制度不仅存在于西德现实,也存在于东德民众的记忆。再者,原东德国有企业的许多原主人都还在世,有关的档案材料也未湮灭,这使转型成本大为降低。以往的论者或许对这方面的因素重视不够。
  本书作者们指出,"分配目标可以通过配置要素禀赋来达到,而不应试图通过操纵要素价格来实现。"在东德转型过程中,"财产权并没有分配给东德人民,不切实际的高工资却得到了承诺",这种政策"威胁并拖延了东德的经济增长"。此论非常有见地。由政府来配置要素禀赋的做法,在强调社会公平的德国有其历史传统,在政治上也具有一定可行性。然而,作者们没有明确指出真正的要害:转型过程中,在东德同时推进私有化与包括高工资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这两者是存在内在冲突的。
  东德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将企业归还给原主人(主要适用于小企业),或者以市场价格拍卖。这一政策的目标及其后果,显然是将资源重新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企业家)。与此同时,在东德全面推行与西德接轨的社会福利制度,允诺高工资,却导致最重要的资源,即人力资源的配置出现问题。从理论上看,更高的工资与更高的生产效率对应。由于高工资严重损害了竞争力,原东德地区在完成经济结构调整之前,陷入失业和萧条几乎成为必然。事实上,德国统一后东德地区出现的困境,恰恰预示了欧元区外围国家今天的窘况。
  幸运的是,德国统一后,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虽然大量的技术工人流入原西德地区,使原东德地区短期内的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但从较长远的角度看,这有力地促进了德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德国经济在2008年后仍能一枝独秀。
  作者供职于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中心
网站目录投稿: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