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些实施"高效课堂"的学校,我发现不少教室墙上的学习小组、值日表等上面都没有学生的姓名,只有A1、A2……,B1、B2……,C1、C2……等代号。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高效课堂"重视"小组建设",强调"兵教兵",要让学生教学生,就先要把学生按成绩分类,A、B、C就分别代表的"优"、"中"、"差"(有的叫得好听一些为"特优"、"优"、"待优"),墙上的符号代表着学生的类别和排名,A可以教B,B可以教C。 要想课堂高效,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果对学生进行分组,是为了有的放矢地对不同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以促进他们进步。这样的话,分类就应该遵循下面四个原则:每个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学生的"类属"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学生的归类是隐蔽的而不是公开的;分类不应该采取指标制。 而上面的做法却是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统一"分类",并按指标将学生等分为A、B、C三类。当学生被隐去姓名只以符号被张挂在教室墙上的时候,意味着学生作为"人"的特质被隐去了,剩下的只有成绩(分数)代号,而且这个"类属"一旦确立,只要不走出这个教室,位次也就不会怎么改变。 任何教育理念都不能违背以下原则:首先,要把学生当人——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次,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第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且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最大可能的发展;第四,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让他们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但在教育实际中,不少地区和学校却一方面热衷于引进各种各样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又总是想把引进的各种"理念"、"模式"直接变成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葵花宝典"。 教育的功利性和应试性追求不改变,任何好的经验都会在实施中走向它的反面。当教育的目标不是人的发展而是获取考试分数、升学率的时候,学生在班级存在的标志也就由有寓意、好听的名字变成只代表分数等级的字母和数字。教育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不是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和目的,如果舍弃了这个根本,任何所谓的"改革"都解决不了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