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十二缘起谈负面情绪的生起与发展及其对治


  戒幢佛学研究所廖乐根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是佛教也是心理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佛法中,与情绪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受"。佛法的很多理论和修行方法都包涵"受"的内容,如五蕴中有受蕴、五遍行心所中有受心所、四念处中有受念处等。而十二缘起的思想理论对"受"与情绪的关系,尤其是对负面情绪的产生与发展作了系统而深刻的分析。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无论是对于佛法的修学,还是对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十二缘起"简介
  十二缘起,是佛陀的伟大发现,是佛陀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发现的生命真相。十二缘起深刻揭示了生命流转的基本的内在规律。这个内在规律包含了十二个紧密联系的重要因素,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触——受——爱——取——有,这五个环节与负面情绪的生起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十二缘起可以用惑、业、苦来概括,所谓的生死轮回其实就是惑、业、苦的循环。
  三、负面情绪的产生:触——受——爱
  (一)触——受
  负面情绪的生起过程,包括了触、受、爱这三个环节,就是由触生受,由受生爱。首先,我们来分析由触生受这个过程。
  1、触(Contact)
  什么是"触"呢?通俗地说,触就是感触、接触。这个概念其实有点不好理解。触是由根(认识机能)、境(认识对象)、识(认识主体)三者和合而生起的一种基本心理作用。因此,触的生起离不开根、境、识这三个重要条件,对应于十二缘起,分别就是触前面的三个元素——六入、名色、识。也就是说,触是六入(六根)、名色(身与心的微细形态),识(主体心识)三者和合而产生的。触是认识作用的开始,是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
  有人认为,触就是普通心理学中的"感觉",我觉得这种看法有待商榷。因为心理学所说的感觉,主要指的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对当前境界的一种直接的反应。而佛教所说的触,不仅仅包括眼触等五触,还有一个"意触"。这个意触,并不需要直接面对外境,它纯粹只是内心的活动,因为,意触的所缘境是我们一切经验的心理影像。
  2、受(Feeling)
  受,就是感受,受由触生。受的涵义是"领纳",是因接触不同的境界而生起的一种情感体验。由于触境有可意、不可意、中性的三种,相似的,受也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受是由触产生的,同时这个受还能引发各种爱欲,我们对快乐的感受会生起贪求的心,对痛苦的感受会生起排斥厌离的心,进而生起一系列复杂的情绪。
  受有各种不同分类。因为触有六种,相应的,受也有六种,即由六种触所生起的六种感受:眼触所生受、耳触所生受、鼻触所生受、舌触所生受、身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受也可以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是与前五识相应的感受,即生理层面的感受,心受,是跟第六
  意识相应的感受,即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感受。由于身心紧密相连,身受与心受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另外,由三种受会产生三种苦:由苦受会产生苦苦,由乐受会产生坏苦,由舍受会产生行苦。苦苦,是比较粗重的、当下就能感受得到的痛苦,如冷热、饥渴之苦。坏苦,是因变异与变坏而生的苦。世间任何一种快乐都是无常与短暂的,只要对它产生贪求与执着必然会引发痛苦。你执著得越深,这种痛苦会越大。与舍受相关是行苦,行苦指的是一种普遍存在、不由自主的潜在而微细的痛苦,它是苦苦与坏苦的基础。因为三种受能产生三种苦,所以说诸受皆苦。
  (二)受——爱
  由受生爱,这个过程指的是在无明控制下的一种盲目的冲动,是不由自主一种负性的习性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负面情绪的产生已经不可避免了。
  什么是"爱"?这里的爱,不是慈爱、爱心的爱,它的英文是craving,基本含义是渴望、渴求,它是一种带有染污性的强烈的愿望和需求。它会染着于自身和外境,使我们会沉溺于过去和未来,远离当下,失去正念。
  爱,可以分为欲爱、有爱、无有爱三种。欲爱,指的是对各种欲乐、感官享受的渴求。有爱,指的是对生命自身存在的渴求。无有爱,是否定自我的爱,或者说是对不存在的一种渴求。有爱与执着永恒存在的常见相应,无有爱则与否定生命轮回的的断见相应。
  爱有二种基本的反应模式:"不离爱"与"乖离爱"。什么是不离爱?不离爱其实就是贪,是对乐受的执着。它的基本的内涵就是吸引,这个吸引是有层次的,从最初的好感,到喜欢,进一步想得到,到最后就难舍难分了,这就是不离爱。乖离爱与不离爱正好相反,其实就是嗔,它是对苦受的习性反应。它是一种排斥的心理,这种排斥也是有轻重之分的,包括抵触、
  厌恶、敌意、憎恨等不同层次的情绪反应。其他所有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悲伤、抑郁、傲慢、愤怒、嫉妒等等,都是因"爱"而产生的。正如《大缘方便经》中所说:"阿难,当知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阿难,由有护故,有刀杖、诤讼,作无数恶。"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无明对爱的影响。由受生爱,是有条件的,最关键是因为有无明。这个爱是在无明控制下的一种盲目的冲动。如果没有无明的话,即使有受,爱也不会产生。所以无明是所有负面情绪的根源。对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明确指出:"由‘受缘生爱’者,是从无明和合触缘所生之受而能生爱,若无无明,虽有诸受,爱终不生。"
  四、负面情绪的发展:爱——取——有
  触——受——爱,这个过程说明了负面情绪是如何生起的。爱——取——有,说明的是负面情绪发展和强化的过程。
  (一)爱——取
  首先来看从爱到取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是表示爱染的增强,负面情绪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负面情绪有其明显的目的性和趣向性,它的目标非常明确,比如说喜欢什么,就想占有,进一步就会采取行动。
  什么是"取"呢?取(grasping),有抓取、占有、控制的含义,是一种强烈的执著,其内在的心理动力就是爱——渴求。取有四种:第一种叫欲取,是对感官享受的执取;第二种叫我语取,是对五蕴身心和合的这样一个假我,产生实有的执取;第三种是见取,即是对各种错误观念和见解的执取;最后一个叫做戒禁取,它是指对某种错误的、没有意义的戒律或禁
  戒的执取。由于这种四种强烈的执取,就会产生各种的负面的情绪反应。例如,当你执著一种错误的观念和见解,认为它是真实的话,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取——有
  从"取"到"有",这个过程中,执著的程度进一步增强,负面情绪开始固化,形成多种复杂而顽固的心理情结。
  什么是"有"呢?有(potentialexistence),指的是能够产生果报的一种潜在的势力。到了"有"的阶段,就必然会产生果报。就是说业的种子,经过"爱"和"取"的滋润之后,到了"有"这个阶段,它已经成熟了,已经具备了招感果报的能力了。《瑜伽师地论》说:"由此爱取和合滋润,令前引因转名为有,即是后有生因所摄。"有,分为欲有、色有和无色有,即是轮回三界的存在。
  五、负面情绪的对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十二缘起与负面情绪的生起、发展的密切关系。因此,要正确对治和有效管理负面情绪,就必须对十二缘起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不断培养正知与正念,调整观念,改变心态。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在"触"上用功。一方面,我们要尽量避免接触那些对我们身心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对象与环境。另一方面,当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开始接触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小心,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以免引发各种烦恼与负面心理。
  第二,就是要在"受"上用功。要对身心的任何感受保持高度的觉知。要深刻思维"受"的本质是痛苦的,从而断除对"受"的执着。如,观乐受是坏苦,对治贪欲。观苦受本来就是苦,
  坦然接受,对治嗔心。另外,还要进一步思维,无论是苦受还是乐受,都是无常变化的,因此要保持平等心,尽力避免贪、嗔等负性习性反应。
  第三,就是要在"爱"上用功了。如果贪、嗔等习性反应产生了怎么办呢?那么就要对这些负面情绪保持正念与觉知,以免其不断强化和蔓延。也就是说,一方面尽力避免"爱"的生起,或让它消灭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用强烈的正念阻止"爱"的进一步发展与强化。
  第四,我们还要认识到,所有的负面情绪,也是一个缘起法,它是由各种因缘和条件所引起的,并没有一个实体与本质的存在。不管是贪也好,嗔也好,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中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作者或者受者。因此,我们不要对任何负面情绪贴上"我"的标签,它是无我的。只有深刻地认识到无我的真相,才能真正有效的对治贪、嗔等各种负面情绪,从根本上断除烦恼与痛苦。
  六、小结
  佛教的"十二缘起"理论,系统而深刻的阐释了负面情绪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内在规律。即由感触、到感受、再到各种情绪的生起与发展。这个过程包括了从感性到知性、从认知到情感、从知到行的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过程。
  "触"是根(认识机能)、境(认识对象)、识(认识主体)三者和合而生,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触是所有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认识的开始。"触"是"受"生起的直接因素。"受"是十二缘起中的一个关键点,三种最基本的感受是:苦受、乐受、舍受。需要强调的是,受本身还不能称为心理学意义上的情绪,只能说与情绪有关,它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因素,情绪是在"受"的基础上生起和发展起来的。
  从"受"生"爱"可以看出,贪、嗔等负面情绪其实是对个人内心苦乐感受的直接反应,并
  不是直接作用于外境。可见,我们真正关心和在乎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对苦乐感受的负性习性反应,即对乐受生贪,对苦受生嗔,这是"爱"的两种基本反应模式。其它的一些负面情绪都因此而产生,并且不断地发展和强化。由受生爱,关键是由于无明。爱是否生起,爱的程度强弱,完全取决于无明的力量。爱是非理性的迷乱的情绪,它是以主观的评判而生起的习性反应。错误的观念和歪曲的认知对负面情绪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爱——取——有,由爱生取,由取生有,说明了负面情绪是如何不断发展和强化的,其中包括了由爱染引发的所有身心活动的过程。如果到了"有"的阶段,那就必然会产生果报了。
  要有效而合理对治负面情绪,关键是要在"触——受——爱"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觉知和正念,如理思维,改变错误认知,以便逐渐弱化乃至停止负性习性反应,从而效控制负面情绪的扩展和蔓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佛教认为,贪欲、愤怒等负面情绪的种子早就根植于我们内心,这是我们自己无数次重复和强化的结果。因此,要对治和根除负面情绪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旅程。
  讨论
  张天布:我想提一个问题——廖老师,请您谈谈"愤怒种子"是指什么?
  廖乐根:我们每起一个念头,这个念头生起的时候,它当下就会形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其实就是一颗种子,一种能量。以后你再起同样的念头,这颗种子就会被不断强化,它的能量就变得越来越强大。因此,每一次愤怒,就是种下一颗愤怒的种子。至于种子的来源,佛教的唯识宗认为有两种,也就是"本有种子"和"新熏种子"。
  济群法师:唯识宗说的"种子"其实是一个比喻。在大自然当中,各种植物都是从种子生长起来的。同样,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有潜在的心理因素,潜在的心理因素又跟各种心
  理活动有关。每一种心理在活动的过程中,在内心形成一种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就可以称为"种子"。唯识宗有个非常著名的说法:"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每个心灵都处在重复当中,这种重复又会受到意识的参与,心理力量在不断的重复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唯识宗里面还讲"阿赖耶识",也就是潜意识,所有的种子都会被收集在这个潜意识里边。意识的活动,就是这些种子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韩岩:我想,这样的道理与心理学的"情感基模理论"是很接近的。所谓基模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产生的心念。然后这个心念会产生一定的行动,这个行动完了以后,它会继续不断地在这个环境当中强化。心理学的情感基模包含很多因素,身体的感受、情绪、念头,还有原来的记忆、行动,它转来转去,逐渐变得很固化,认知治疗就把它叫做"自动思维"。
  宁铂:我觉得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这不是对应于负性自动性思维,而是对应于内部的图式。在认知心理学中,所谓认知图式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与认知相关的一系列的习惯性反应。
  韩岩:对,我讲的情感基模,就是您讲的内部图式。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认知图式",另外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疗法是说"情感图式",也就是说这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念头,还包含相应的情感成分。
  祝卓宏:廖老师,我听了这场讲座之后有一个困惑:我没有听到正面情绪在哪里产生?负面情绪与正面情绪应该是对立存在的。
  廖乐根:我这个题目主要是讲负面情绪的。正面情绪从哪里产生呢?当你认识到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当你去觉知,保持正念的时候,就能引发正面的情绪。因为所有的负面情绪,源头都是无明,当你觉知的时候(比如觉知到自己对感受产生执著,对快乐的感受产生贪,
  对痛苦的感受产生嗔),内心正面的、积极的力量就开始被激发出来,正面情绪就会逐渐生起。因此,随时保持正念与觉知是非常重要的。
  傅文青:我听了这场讲座,觉得非常受用。欧洲的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说,当一个人处在"偏执分裂"状态时,就会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而且他对这种情绪波动有一种上瘾般的渴望,要死死地抓住它。廖老师在这场讲座里所说的"爱",其实与克莱因讲的偏执状态一样。偏执伴随着分裂,这里的分裂指的就是爱与恨两种情感,一个是爱,一个是恨,这两种情感是不整合的。在两个极端(强烈的爱和强烈的恨)之间来回动荡,这就是一种分裂。
  徐钧:廖老师关于缘起的想法,我基本同意。但是佛教十二缘起的道理很深,这方面内容还可以诠释得更丰富、更饱满。
  廖乐根:是的,十二缘起的道理很深!我这次只是从其中一个角度切入,讲述十二缘起的道理中与负面情绪有关的一些内容。
网站目录投稿: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