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可不是在糟蹋东西,这也是为国家作贡献呢!"看到记者不解的目光,一位老大娘风趣地说。 临盘敬老院院长王富英介绍说,这是敬老院专门为老人们揽来的活儿。老人们把塑料下角料剪成碎片,用作工艺品包装箱里的填充物。 为敬老院里的老人找"工作",是临邑县敬老院管理的一项新尝试。 据介绍,自去年该县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五保老人住进了敬老院,过上了集中供养生活。敬老院里衣食无忧,但老人们的精神状态并没有相应地好转,反而普遍地情绪低落。这是为什么? 民政部门调查分析后认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全部来自农村,绝大部分辛辛苦苦劳作了多年,而如今敬老院里"吃喝玩乐"的生活,反而让他们感到不适应,从身体到精神都变得懒散。更严重的是,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丧失了社会认同感,觉得自己成了社会的负担,从而产生失落、悲观、厌世的情绪。 "不仅要让老人有个好身体,更要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因此,临盘敬老院想办法让老人们在劳动中走出心理阴影。他们确定了给老人们派活的三个原则,"无重体力消耗、无技术要求、无危险。"同时,老人们干活时不强迫、不督促、不干涉,最大限度地给老人自由。很快,临盘敬老院就与附近一工艺品厂达成合作协议,为其加工包装填充物。 这种"劳动疗法"得到老人们的赞同和支持,老人们在劳动的同时享受快乐,欢笑声又回到了他们身边。他们说:这样比整天闷着强多了! 敬老院院长王富英说,"老人们有活干之后,心情普遍好了很多。我们还把得到的报酬,发给老人作零花钱用,剩余的部分用来改善老人的生活。这样既解决了老人们的心理问题,又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改善了生活,可谓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