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以横扫一切的霸气把每个人卷入全新的生活生产环境,将各行各业带入全新的生态环境。在相对平静的教育领域,"互联网+"也在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教育逐渐从封闭的课堂教育走向开放共享的网络世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理论+实践"的专业,在"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不仅需要关注"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态势,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互联网+"理念。通过"互联网+旅游管理教育",探索出"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旅游人才,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管理;市场化;教学改革 一、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一)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深重,理论化教学占主导。 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影响至深,几十年以来,各个学校和老师习惯于捧着书本讲理论知识,一堂课下来,老师滔滔不绝讲大半时间,学生只管被动听讲,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很少有自我思考甚至反思、总结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固化,老师教课教得越来越没有新意。若碰上不思进取,平时不注重新知识学习的老师,他们将直接影响几十个学生的知识量甚至思维模式。一代代的传承,学生在校时自我感觉良好,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会各种不适应,发现所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很难运用于实际,一切又要重新开始学起。 (二)受互联网+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若老师幽默风趣,懂得调节课堂气氛,学生尚且能耐住性子学个一二,若老师照本宣科,不懂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就只剩下玩手机、睡觉、逃课或是上课讲话,学习兴趣不能得到有效激发,学习无动力,无目标,不学无术,考试突击,学习效果微弱,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学习资源丰厚,学习趣味性更强,学习方便快捷,知识储备量大,很多学生更是厌倦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拥有用武之地。 (三)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实践能力较差。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于新型知识的渴求欲望不高,难以跟上日新月异的行业动态,不利于就业和适应岗位环境。很多学生几年下来,空有一点老旧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极差,就业后很难适应旅游管理岗位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四)网络配套设施不足,难以开展新型网络教学。 众多学校的网络化、信息化配套设施不齐全或者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严重阻碍了新型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外网设备和速度是衡量一个学校网络学习资源是否充备的重要指标,但是很多学校的网速不够,不利于学生进行线下学习交流,严重影响了信息传播速度。还有部分学校意欲开展一体化教学或者信息化教学,无奈于网络配套设施不够,不能满足多个专业的同时开展,阻碍了课改进程。 (五)新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学校不但网络配套设施不足,更严重的是缺乏新型网络化、信息化、一体化师资力量。老教师学习新知识和创新动力不足,年轻教师较少,对外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改的进程与效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工程。 早在2015年,习总书记就提出"互联网+"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构建数字化、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学习方式,让千千万万孩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万千民众处处能学,时时能学,不拘泥于学习时间、空间,创造学习型社会,真正实现知识促进创新,知识改变命运的良好学习型社会。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从2010年开始,先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拟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其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素质人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佼佼者,更应该站在时代的前端,主动引领课程改革,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互联网+背景的催化下完成改变教学观念,换新教学模式,完成国家关于课改的神圣使命。 (二)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界限与习惯。借助于网络,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地、随手获取学习资源,缩短了知识的传输距离与时间。尤其是对于年轻的学生群体,他们更愿意利用新型网络工具来获取大量知识,对于传统的课本式和讲授式的学习方式,不免显得单调、乏味和广泛度欠缺。因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作为知识传播的阵地,要及时跟上时代的讯息,重置学习环境,改变学习方法,以顺应时代的洪流。 (三)互联网引发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方便了大众学习的同時,也给学校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于学校教学模式、教育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知识传播的广域性、时速性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实施者和教学模式带来了系列的冲击,迫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掌握更多地网络学习能力与学习资源,使得教育的实施者要更新教育设备,转变教育作风,创新教育模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与激励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工学一体化教学、慕课、微课、蓝墨云班课等新兴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应运而生,课堂由室内转向实验室甚至实习岗位,学习形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零距离交流,视频教学和仿真实验室的运用使得学习更为生动、具体和富于趣味性。同时,互联网的引入与应用,极大的改变了师生关系,师生可以实现零距离交流,交流学习、交流生活,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对于学生的学习劲头也是一种鼓励与促进,提高了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一)普及互联网教学思维,提高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校要有意识的增强大家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定期举行讲座和培训,逐步普及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课程改革和改进学习方法的意识。让每一个师生都有接受新思想,运用新技能的意识和动力。利用相关奖励政策,如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方式来提高老师课改的积极性和使命感。传递互联网教学方式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威胁性和冲击性,介绍行业发展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增强老师学习新技术,转变教学方式的紧迫感。 (二)完善互联网配套设施,提高师生的互联网运用技能。 首先,学校要完善互联网相关设施,如信息化设备、信息化教室和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师生进行互联网学习打造完备的硬件设施系统。其次,定期进行网络运用技术的培训,让新老教师掌握网络化运用手段,及时更新老师的教学方法,教会老师应用最新教学软件(如蓝墨云班课、微课、慕课等)。 (三)紧跟市场需求,开发新的网络课程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旧的方法和理论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和市场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及时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发新的网络课程。实现时时、处处都能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了解更多旅游管理课外知识,了解更多行业动态和实例。例如,利用视频教学法满足学生关于旅游资源的掌握与欣赏、规划能力;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学习旅游资源对于游客吸引力的影响力,促进旅游客源地相关知识的丰富,指导旅游销售课程的开展;利用网络问卷调查法熟知游客意向与动态,从而做出更精准的客源市场分析;利用研学旅游热潮,模拟实地景观进行针对性更强地销售。 (四)创新课程设置,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应用型大学和理论型大学的分流,各个学校正在积极进行自我定位。旅游管理作为实践性较强,第三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必将受到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推进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取得课改成效亦是义不容辞的要务。新时代,人们对于旅游更倾向于体验性,体验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体验高质量的服务形式。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极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外,更要有熟练地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因此,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及时了解企业关于人才需求的最新信息,调整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学习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定期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下企业锻炼,培养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技能。教师则要将课堂趣味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隐去自身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师身份,把更多地主动权和实例的决策权交给学生,提前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例如,将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编制成一个个的实际工作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分工的方式来完成每一个微任务,实现"工作中学习,学习中体验工作模式"的新式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建翠.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几条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期 [2] 翁钢民.试论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3年04期 [3] 李 燕.獨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分析[J];学理论;2010年26期 [4] 魏九峰.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竞争力现状及提升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10年45期 [5] 潘雅芳.单文君.基于实证分析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改革探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欢迎订阅《旅游管理》[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