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而影响到高职办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文章解读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同时就目前河北省高职会计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培养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能力;改进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十三五"大幕已经开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高职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针对河北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初步探究。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应该不断深化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道德,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中小微企业、非营利经济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财务软件公司等单位,培养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内部控制、税务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核算与管控、投融资管理、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输出、财务软件开发与售后服务等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思维有高度、专业有深度、视野有广度、沟通有温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体现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则主要表现为: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审美情趣、乐学善学、身心健康、担当创新。一名合格的高职会计人才应该同时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职业技能。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河北省共有57所高職院校,年招生总规模近16万人,在校生近50万人,基本覆盖河北省经济各领域。高职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一支生力军。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省高职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我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主要问题如下: (一)教学中重知识技能、轻人文素质,与用人单位关注的主要因素顺序相反。 近年来,教育部职成司通过各类全国性、全省性职业技能大赛大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仅仅掌握技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在一项调查中显示,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对应聘者关注的主要因素有:综合素质(88.89%)、工作经验(76.19%)、职业资格证书(68.25%)、学历(61.90%)。由此可见,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为重要。在高职教育中造成当前这种重技能,轻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在认识层面,高职院校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将职业技能的培养排在第一位,教学重点自然而然的也就放在了技能的培养上;第二、在考评方面,职业技能考评相对容易,也相对容易出成果;而人文素质方面则相反,考评系统不成熟甚至缺失,而且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是短期即可见效的。 (二)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落后于新技术时代的经济业务实际。 在当前移动互联技术广泛使用,使得移动支付、移动办公越来越普遍。票据的电子化、结算的移动化以及迅猛发展的区块链技术对各个领域的影响,使得经济业务表现为各种新技术形态下的新形式。而我们的高职教育领域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会计核算上。从教学计划到教材,再到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完全滞后于现实的经济业务发展实际。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新技术发展太快,教学领域吸收转化相对速度过慢;第二、从现实到教学的转化途径闭塞,没有制度方面给予这种转化作保障;第三、高职教学更多依靠教材,而从现实到教材,再到教学内容的转化过程太慢;第四、教学领域的教学计划太固定,完全没有弹性,没有预留弹性空间给新的领域用以传授给学生新的教学内容。针对目前河北省高职教学来讲,教学计划是在录取学生之前就制定好的,可以说是在学生入校前,学生整个三年的学习内容已经确定。而这种教学计划之下的教学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高职教学落后于经济业务实际。 (三)高职师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众所周知,高职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关键。但是现阶段,高职师资整体素质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高职用人制度方面:一贯强调学历,忽视实践经历。这样的进人制度,最终结果就是师资有学历无经历。即使教师日后取得证书,也只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双师"。第二、高职师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现在高职师资评价与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师评价套用一个体系,即只重科研,完全没有考虑高职教育教师应有的实践。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没有人愿意真正的去做实践,甚至没有人愿意真正去接触实践。因为评价机制不看实践,只看科研。这样的评价机制不适合高职院校师资,有悖于高职教育对于师资的"双师型"要求。第三、在激励机制方面,从国家层面到院校层面没有具体的关于对高职师资到企事业单位一线参与实践的相关规定。因此导致师资没有动力提高自身实践。 三、针对河北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拟采取的改进措施 (一)重新界定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在高职教育中的位置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是企业家牛根生先生的著名观点,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从这样的一个现实来看,我们高职教育必须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放到应该有的高度。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会计文化、会计职业道德方面以及个人修养方面的相关课程设置。此外,在学生考评方面应该重建一套更加完善的考评系统,全面测评学生的品德与技能。将评价学生品德的标准分解细化到日常生活及学习的各个方面,一定期间进行自评并结合他评,最终形成该生的品德评价。这样每个学期末呈现在学生、老师及家长方面的是德才并重的评价结果,代替单一的专业技能成绩单。 (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教学内容对接经济业务实践 我们现在处于大数据时代,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在各个层面上影响着会计的计量、记录、核算、报告与评价。实践层面的变革必然要求教学领域的变革。因此,高职教育非常有必要快速应对这种变化。这需要政府层面给予有力安排,从高层打通由企业实践到理论教学的通道,并形成制度上及法律上的保障机制。在高职院校层面:首先,可以制定灵活的弹性教学计划,留出一定的教学时间与空间来安排会计领域最新最前沿的内容;其次,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教学计划之外给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在教师层面:要利用自己的学生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答疑服务,通过答疑接触企业实际,接触工作任务。这样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服务社会水平,另一方面拓宽了接触实践的渠道,同时也搜集到了最新的教学案例。 (三)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用人制度,建立适应高职师资特有的评价体系,促进高职教师不断提高 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在要求"双师型"师资。要提高教师素质,达到 "双师型"师资的目标,必须改变当前的用人制度。首先:用人不要唯学历为先,而应该把是否具有会计实践作为一个必备条件。对于高职师资来讲,一线实践经验更加宝贵。学历可以后续深造,而教师一旦进入教学领域,从当前的状况看,很难再走进企事业单位接触会计工作。其次,人事部门应该配合教学部门,避免只图自己部门程序便利,一味的要求应届毕业生。 在高职师资评价方面,我省的高职师资评价机制完全混同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资评价机制,完全没有考虑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对于师资的评价则完全忽略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这是评价机制相當不健全的表现。针对这一现状,我省职称评价部门非常有必要出台一套符合高职师资实际情况评价体系。如果高职教育想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那么从人事制度、到评价机制都必须充分考评师资的实践经验,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这些激励政策应该包括制度层面和法律层面。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政策,才会最大程度的提高师资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范晨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河北高职会计人才技能培养探究[C]中国会计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重庆: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6:292-299. [2] 成 静.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4,(3). [3] 王春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