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为《新民晚报》写的随笔。 这样的联系,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力量,因为,它来自我们原初的心。原初的心,不再有防御和壁垒,不再隔着恼人的欲念和杂音,这一刻,十三亿人是一体。 凌晨。0点50分。 整理完"林紫灾后心理援助专家组"从前线发回的每日报告,打开一篇新的文档。 很久没有写文字了,各个专栏也一并暂停。"5·12"以来,几乎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到了心理援助工作中。中心陆续派出近20位心理援助专家去前线,每一位临起飞前,我都会发短信说:"我们的心跟你们一同前往。" 是的,不是每一个人,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去前线,但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在汶川。 所以,朋友朱疆说:"地震的震中,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受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所以,朋友保罗说:"这时刻,即使内疚,也是付出。"—— 这篇腾讯网上的博文,一天之内100多万人点击,2000多人留言,因为有太多的人,正在因为无法前往灾区而内疚、因为自己过正常的生活而内疚、甚至因为自己在这个时刻还心怀失恋的痛苦而内疚; 所以,朋友老文,一位参加过老山战役的"东方时空"元老记者,在连续失眠了5天之后,终于忍不住来找我。 失眠的不只是老文。10多天来,无数的人在落泪,无数的人无法停止收看和点击灾难的画面,无数的人感到恐慌、焦虑、抑郁…… 中国人的心里,都反复响着一个声音:"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还能做些什么呢?当我们每个人都在灾难中受伤的时候? 昨天下午的记者采访,请我谈谈震后的白领心理调节。我引用保罗的话说:"‘内疚也是一种付出’——因为,内疚之下是一种强烈的关联——将自己和灾区人民联结在一起,让每个中国人恢复失散已久的情感联系。" 这样的联系,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力量,因为,它来自我们原初的心。原初的心,不再有防御和壁垒,不再隔着恼人的欲念和杂音,这一刻,十三亿人是一体。 是一体,所以,请记得,灾后的心理重建,不只在汶川,还在我们每个人心里。你不是心理专家,但你可以帮助心理专家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共同建立起一个安全温暖而稳定的心理大环境。这样的大环境,是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重建心理家园的重要前提。 你可以在牵挂灾区的同时,照顾好身边的人和你自己,接纳自己正常的情绪反应和正常生活起居的所需; 你可以在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救援资源的同时,也寻找资源来调整自己,这种资源,可能是一个深爱的人,也可能是一个暂时关闭电视电脑后的宁静夜晚; 你还可以抹去眼泪后,像我的朋友们那样,开始成为一个"思考的志愿者",从灾难里学习,学习爱,学习珍惜,学习关于生命的各项重要话题……你的学习,不只是你一个人受益,因为,你是十三亿分之一。 你是十三亿分之一,所以,你也需要恢复。全中国人的心理恢复,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参与。 灾难面前,我们不必故作坚强,但,我们可以选择少一点受伤。选择少受伤,不是逃避,而是更加智慧地面对和管理自己的生命。惟有这样,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因为,他们教会我们爱与珍惜;因为,只有我们不再只是一味受伤,我们才可以将他们的爱传递,帮助更多他们所爱而来不及再爱的人。 0点50分,当我准备跟大家聊聊这些话题的时候,老文在MSN上出现了,请我去看他新写的文章。他的文章,配上了我传送给他的音乐,结尾的地方写着; "灾难里,我们慢慢地成长,因为我们都没有想象的那样坚强。 我们能够成长,是因为我们拥有本质的善良。" 老文终于可以睡着了,因为,他开始在灾难中成长;而每一位中国人,从今夜起,也请心怀纪念与成长后的感恩,温暖地安睡吧,因为:中国,拥有本质的善良。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林紫心理堂所有专栏文章系林紫专家们原创。分享是美德和善行,我们乐意你的传播、转发、转载你所喜欢的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林紫心理堂(LINZI-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