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高院民一庭庭长彭贵介绍,近年来,涉及商品标签瑕疵赔偿责任的纠纷相当多,因标签瑕疵与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欺诈行为的界限不清,与食品安全、是否误导消费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判断,故不同法院对标签瑕疵的赔偿责任认识不尽一致。那么产品标签瑕疵是包装欺诈吗?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一下: 原告程某于2015年4月3日在南京某家居公司购买了厕所用刷和刷盒。该商品外包装未标识产品执行标准号。同日,程某在被告处分两次购买商品,一次购买了32件商品;一次购买了105件商品。后原告对上述所购商品中的135件未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号的,以被告销售没有产品执行标准的商品构成欺诈为由,分别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退还货款,并按每件商品500元予以赔偿。 被告家居公司辩称,自己的行为不构成欺诈。首先,被告未在涉案产品上标识其标准,是因为涉案产品在国内没有强制性或推荐性的国标或行标,被告主观上没有欺诈的故意,而原告所购买的商品均刻意地挑选未标识企业标准的产品,表明原告主观上没有受到欺诈;其次,从产品的质量来看,被告销售的产品并非伪劣产品,审理期间已进行了备案,完善了法律手续。 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商品尚无相关强制性国家执行标准,仅有企业执行标准。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公司已经就企业执行标准完成向有关主管部门的登记备案工作,该商品质量合格。 法院审理认为,鉴于被告将标识瑕疵商品上架销售,导致纠纷产生,存在过错,对原告要求退还购买的涉诉商品,被告退还购货款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但原告要求被告每件商品增加赔偿500元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 因此不是所有的产品标签瑕疵就是包装欺诈。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知识,本期的商业欺诈安全小知识就为大家讲解到这了,关于商品包装欺诈行为有哪些,我们下期将在本站中为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