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考英语辅导阅读目的不同策略不同


  浦东新区南汇教师进修学院高三英语教研员 谢忠平
  准备不同网型,实现网络知识阅读的个性化
  借用捕鱼概念的话,因为鱼的大小或品种不同,那么选择的网也应是个性化的。运用到阅读上时,也无不渗透着同样的哲理。为此,大家必须关注:
  ■不同阅读目的应有不同的阅读策略
  1.如果仅为消遣和娱乐而读(readingforrelaxationandpleasure),那么,英语晚报、幽默故事、有趣的杂志、侦探小说、明星聚焦等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策略的使用也应有针对性。
  对策:浏览(skimming)
  粗略地阅读,只要求了解大意。在为了消遣而阅读时,或者要决定某些书或文章是否值得细读或研究时,就要用粗略或浏览的方法。
  2.如果为了查找特定信息(readingforlocatingspecificinformation),如具体的数字、日期、名称或定义等,我们应该在广告、招聘启示、网上信息、电话号码、人名、地名、书目等上查询。
  对策:查阅(scanning)
  首先要明确查阅的对象,一次只限于查阅一二个项目;查阅前确定这些信息可能以什么形式出现,与查阅信息无关的内容应很快略过,以免分散注意力或忘了应查阅的项目。
  3.如果为实际运用(readingforpracticalapplication)而阅读,像实验手册(laboratorymanuals)、烹饪法(arecipeinacookbook)、运用指南等一类阅读材料是不错的选择。
  对策:在阅读此类材料时,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操作程序和相应的数量概念。边看,边在心中编程序,以达到操作程序的格式化,因为此类阅读是丝毫不能出半点差错的。数字要和程序进行有意义的联系,以防止混肴和遗忘。
  4.如果想要提高自己思辨能力的话,那么,报刊社论、学术论文以及其它有见解性的文章是我们的首选。
  对策:像这样的体裁,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如:自我提问,有助于细读,使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更加明确阅读目的,加快研读过程;复述,阅读以后对所读材料进行口头总结,或者作笔记,以便帮助记忆;复习可以在读完一篇材料后立即进行,把自己的笔记,加记号的部分重温一遍,把各部分联系起来,做到对阅读材料有个全面的了解。
  5.如果为了获取知识,提高文化底蕴的话,深度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在英语报纸上、英语网站上、英语书籍等一些其它媒体上,寻找一些略难于课文材料的内容进行阅读。在进行此类内容阅读的时候,为了提高阅读效果,要根据文本的个性化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不同的阅读体裁,必须有个性化的阅读图式
  1.记叙文文体。主要类型有故事、小说、叙事散文、游记、传记、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通过描述人物、事件的存在状态和变化过程传达主题或意图。
  对策:运用事件链图、流程图、树型图等激活结构主线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
  在英语的记叙性文体中,描述性文体的地位是非常显赫的,为此,笔者在此进行特别的介绍——主要类型有介绍(人或物)、宣传册、科普常识等。基本结构是分类描述,对比描述,过程描述,情境描述,因果描述等。
  对策:用凡恩图、对比矩阵等厘清事实与观点(factsandopinions)是最明智的手段。
  2.议论文文体。主要类型是论文、杂文、思想评论、文艺评论、新闻评论、散文、随感等。其基本结构是: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论证(论证方法有:归纳、演绎、比喻、类比、对比、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反证等);结论。
  对策:运用语段组织图等凸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
  3.说明文文体。主要类型有说明书、科普小品、科技报告、调查报告等。采取的方法有"总—分"模式,即:先总说,再分说。分说模式往往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顺序、逻辑(性质)顺序,以及步步深入等方式呈现信息。
  对策:运用树形图、概念图等思维图对定义、诠释、举例、数字、比喻、比较、图表、分类等进行知识的格式化和网络化,以达到加强记忆的目的。
  对于应用文的阅读,因为文体比较清晰,这里不再赘述了。
  "知识网络化新诠释"并非在冥思苦想中产生的,而是新形势下英语高考新题型、新内容的应对之策。"秘诀"是过程中的产物,仅仅是帮助更有效地进行阅读,而不能解决阅读世界的所有问题。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去品悟,用情感去体验,用方法去积累,那么,不光所有已取得的阅读背景知识随时能为我所用,而且像辨证思维、情感体验和阅读方法等阅读综合能力,定能争先恐后地在解决阅读新题型、新内容上,为你出谋划策。
  高考新题型、新内容不是领导部门和专家们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基于整个阅读改革规划中的一次探索和尝试,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力度将会不断加大。谁能一步一个脚印地"下水"实践,谁能先确立发散性思维和应对方法,谁就能在不断变化的改革中抢得先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网站目录投稿:曼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