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在社会上吃不开,老实男人尤其吃不开,特别对顶门立户的农村人而言更是举足轻重。先不奢望风风光光,有时连媳妇的安全也无法保全。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母亲经不起我的软磨硬缠,同意带我去洪洞河西下乡。我怀着无限的喜悦,在剧烈颠簸212吉普车上,脑袋摇晃得如同拔浪鼓,车后的滚滚扬尘遮天蔽日,如同上演战争片断。公社机关大院驻地位于紧临公路一个地势地洼的院落。据说现在仍然是镇政府驻地。 天微微亮,月亮静静地挂在远处的天空,派出所周边的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唤醒了全新而普通的天。黑色的手摇值班电话激烈地响起,电话那头是惊慌而确定的语声"毛勺,他杀人了,真,真的",老民警带上半信半疑的问号,马上通知治保主任,民兵急急忙忙出发了。 毛勺是方圆几里有名的老实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村边的土崖边掏了个小土窑一起住,老大不小了才娶上媳妇,凭一点旱地,起早贪黑的一身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青黄不接。 毛勺家的土窑前穷得连围墙都没有。一个头裹白色羊肚巾的人趴着,倒在毛勺家破旧的槛上,一动不动,一看便知是村里有名的癞子头。治保主任把手伸向那人的鼻孔下,早已没有了气息。毛勺靠在门边的土墙根抽着劣质黑烟,一言不发,空气沉闷,凝固。脚下不远处横放着一个小锄头,这是农村挖玉米秸秆的传统农具。毛勺说,人是他杀的。说了几遍,没人相信。派出所老民警没有给毛勺带手铐,带去大队。先去伙房拿了两个二面馍,让他压惊,慢慢说。 癞子头的头发缺好几朵,常常裹着羊肚巾,他游手好闲,曾娶过一个媳妇,不好好过日子,硬是打跑了,光棍一人成天四处游荡。毛勺媳妇被癞子头盯上了。常常在后半夜,揣着尖刀去拔毛勺家的门闩,又用指头沾着唾沫,在毛勺棉纸糊着窗子上抿出一个个洞,接着又解开毛勺家羊脖上系着的铁链子,在院子里转圈,整出动静。这一切,毛勺始终忍气吞声,没有言语。癞子头隔三打五来,重复着同样的骚扰和挑衅。 毛勺老实地在一个个漫漫长夜,在矛盾中着激烈的纠结。终于一天,准备好短锄头、买了两盒黑烟,给媳妇和儿子交待"今夜,只要他再拔门进来,就豁出去了"。无风的后半夜,门上又有了动静。毛勺点着烟,看门闩一点点被拔动,清冷月光如寒光从门缝射进来,毛勺捏紧了手里的锄头。癞子头白色的头巾格外醒目,他预感不对,折身逃离,毛勺早抡起短锄,向白点砸去。白点惊叫,划了一道小弧线,倒在门槛上。两下,三下,四下……,毛勺对着白点,多少愤怒倾泻而下。累了,毛勺又取一根烟,点上,一直等到天快亮。 毛勺的举动与他的老实根本无法划等号。全村人联名向公社和派出所,说毛勺为民除害,要求免罪。据说,押往县看守所的路上,都没有上手铐。后来毛勺被判了有期,在监狱服刑干的司务长。他的老实和暴发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但后来再没听过毛勺出狱后的境况。 母亲很多年都没去过河西那个镇子,常常提起,她仍然记得那里的人和事,告诉我在这个社会生活的意义,尤其是伸张社会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