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是在煤矿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是以全体煤矿职工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理念、方法等手段,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保证实现安全生产。开展和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对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作为确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中心环节,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主体。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特别要把过去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和经验上升到文化理论高度来认识,以人为核心,突出职工的安全意识、思维和价值观,增加职工培训、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等工作的考核力度,做到全员激励与重点激励相结合。针对安全事故"血的教训",采用"反弹琵琶"的形式教育职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抓住"访、谈、办"的形式,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访"就是深入职工生产、生活实际,把企业的关怀送到职工的心坎上,使"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成为每个职工的共识;"谈"就是与"三违"人员谈心交友,摸清思想脉搏,用"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三违"人员的转化工作;"办"就是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调动职工管安全、保安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围绕生产实际,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的目的在于"会",安全态度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的关键,对于能否实现安全教育的最大效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网络至关重要。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当安全生产的模范。二要发挥安检员、群监员、青岗员和协管员的作用,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要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鼓励职工争当"安全文化标兵",班组争创"安全示范岗",增强职工自保互保能力。 三、注重过程管理,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 要本着"安全立矿、安全兴矿、安全强矿"宗旨,坚持用正确的安全文化理念引导人,打造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化、行动半军事化、作风严谨化、工作标准化的煤矿职工队伍。煤矿企业可以提出"共同创造,共同受益,开拓创新,负重前进,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目标,在全矿开展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搞好安全为了谁"、"全家福才是福"的安全大讨论,广泛在职工群众中征集"安全警句"、"安全格言"、"安全哲学"、"安全道德"、"安全态度"、"安全作风"等活动,引导煤矿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安全世界观、价值观。强化16种人的安全理念引导。重点针对不考虑后果的"大胆人",冒险蛮干的"危险人",冒失莽撞的"勇敢人",盲目听指挥的"糊涂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投机取巧的"大能人",凑凑和和的"懒怠人",委屈满腹的"气愤人",难事缠身的"忧愁人",急于求成的"草率人",心神不定的"心烦人",单纯追求任务指标的"效益人",休息不好身体欠佳的"疲惫人",变化工种岗位的"改行人",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心余力亏的"老工人"。实施了"安全道德模拟法庭",始终瞄准以上16种人可能导致的"三违"现象,开展反事故预测,组织队干、班组长、"三违"职工、职工家属座谈,相互开展辩论,进行"为什么要不知不觉的习惯性违章"、"违章对得起家庭、对得起单位、对得起自己吗?"等主题的理念渗透座谈,通过安全文化理念的引导,为实现煤矿安全走向文化管理的预防型轨道夯实思想基础,真正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 四、遵循环境效应规律,优化安全文化环境 "树木择地而繁荣,名花适土而独秀"。共同的生活群体能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追求,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水平。一是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消除隐患,优化安全生产的"硬环境"。生产现场既是干部职工的劳动作业场所,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实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增大安全系数,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既可以通过创建文明生产,创造整洁文明的劳动环境,使职工产生舒适感,保持良好的劳动情绪,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系数,又可以通过加强作业环境的巡视和检查,并与考核奖惩结合起来,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来保障安全生产。二是强化安全意识教育,优化安全生产的"软环境"。安全生产执行不力、落实不下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部分职工不讲文明生产,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工作中耍大胆,使重复性违章屡见不鲜。因此,解决好严得起来、落实下去,必须优化软环境,努力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第一,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运用人格的力量感召职工讲安全,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指令,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第二,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做到安全生产时时事事敲警钟,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增强安全意识教育不断线。第三,要建立互相监督与约束机制,职工与职工之间按照"三不伤害"原则生产,及时制止职工违章作业,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和谐稳定的生产环境。三是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职工收入的利益关系,优化职工内心的"小环境",使职工的积极性沿着正确的取向发展。实践表明,物质利益的诱惑也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利益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系数。因此,要把收入与安全生产严格依人、依事挂钩,处罚的力度要达到警醒的目的,奖励的幅度要达到令人心动的目的,确保职工内心"小环境"的平衡。 五、强化法制观念,保障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既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安全文化建设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武器。一方面,要根据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重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夯实依法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岗位的法律责任、行为准则和工作标准,把自身的个人行为变为社会的法律责任行为,求效益、求进尺、求产量、求省时都只能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违章"就是"违法"、"安全与法"知识竞赛或讨论等活动,让职工在活动中受到浸染,得到释疑解惑,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明确"章"与"法"的内在联系,尤其要结合在安全方面的正反事例进行分析,弄清违章与违法的关系,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遵章守法的自觉性。第三,要对各类事故一查到底,进行严肃处理,不手软、不姑息、不迁就,并将处理结果广而告之,做到惩戒前人,警示后人,使职工深刻懂得依法搞好安全生产、自觉守法来不得半点马虎。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创造安全生产环境和建立有效安全事故预防机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引导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方向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长期抓、反复抓,必须作为企业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认识、来抓好,就能有力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