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模型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上层应用的日益繁荣,移动互联网开始在全球大行其道已有几年的光景。当下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也无不围绕着「互联网」这一主题而进行。俨然这已是一种时尚,似乎无论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唯有扯上点互联网,才会显得高大上。 其实,对于做产品或提供服务而言,无论在哪个时代,用户需求都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弄懂了用户想要什么,再结合当前时代下工具的能力水平,就几乎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对于用户需求,我们已经开始懂得区分用户的表面需求与内在需求(比如买车与炫耀),也能够明白在实现需求的过程中手段与目的的微妙关系(比如打井与解渴),然而,由于处在表层的用户需求本身所具有的个体多样性、时间可变性以及文化依赖性,它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纷繁变化往往让人很容易迷失其中。倘若我们能抽丝剥茧,鞭辟入里,从更深层次上去把握内在的人性与动机,也许会更容易触到用户需求的本质。创新的关键,其实是要理解人性。 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并在后来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将人的基本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范畴(生理范畴、心理范畴、社会范畴),它们相互依赖、逐层递进,同时又具有整体性,统一地作用于一个独立的人的机体之上。而且,相比于外部社会的快速演进,这些处于人类内心层面的小宇宙的内部结构与作用机制却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换句话说,从远古到现代,虽然人类社会的变化可谓沧海桑田、日新月异,但从人的心理认知与行为动机的基础上看,我们与数千年前的远古祖先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可以被用来探究用户的本质需求,因为这些基本需求已经是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意图、想法经过层层的追根溯源之后而显现出的类似于本能的东西,就象进行了归一化的处理,在去除了个人化、区域化、时代化的扰动系数后,用户想要的本质需求,已然清晰可见。在经历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化大生产,再到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产品极大丰富、组织精细健全、流程定义清晰、体系稳定权威的世界里。做为人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已然不是问题:人们通常会拥有一份用以维持生计的工作,收入可以支付日常的衣食住行的开销;人们能自主地寻找爱人,进而建立稳定的家庭;人们还会加入不同的体系组织,并结交朋友。这一切,都夯实了基本需求层次模型这个金字塔的底部: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为让更大多数的人、从更高层次上获得对生活的满足感、获得自我个性的解放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无所不及的连接。它连接了买家与卖家,连接了明星与粉丝,连接了男人与女人,连接了亲友和爱人,连接了兴趣相投的小伙伴,连接了青梅竹马的同学们。可以说,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中介,它的存在,让连接变得非常容易,这恰恰为人类从基本需求的角度获取更高层次的满足提供了物质基础。换句话说,人们在吃饱穿暖、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容易地找到归属和爱,从而进一步获取尊重并攀上自我实现的金字塔顶峰。因此,处于承上启下位置的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求,正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应该特别关注与考虑的用户需求。而这一需求,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则是被压抑、被禁锢、甚至是被扼杀的。 以前的人们,要想获取「归属和爱」的满足,往往只能从他日常活动的狭小的地理区域范围内,依靠进入当前社会所共同承认的主流体系来获得,比如教育学术体系、官僚政治体系、婚恋家庭体系等。他必须服从严格的等级制度,必须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必须适应僵化的体制结构。不管他是否真正从心里认同或喜欢,他只能这样,并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只有比较主流的「归属和爱」会得到满足,而众多小众的、另类的、但却真实存在的「归属和爱」的需求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