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信托的钱将去哪儿


  在整个理财资产的大蛋糕中,信托资产是近5 年来膨胀最快的。截至2014 年6 月末,全国信托资产规模余额达12.5 万亿元,6 年多的时间里增长了10 万亿;与此同时,对信托刚性兑付的担心与日俱增。高端理财的后信托时代已不知不觉地到来了,从信托流出的钱将走向何方?
  信托开始软着陆
  7月8日,《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3-2014)》正式发布,这是由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首份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信托资产规模2013 年较2012 年增长了46.05%, 与2012 年55.30% 的增速相比,下降了9.25 个百分点,首次结束了自2009 年以来连续4 年50% 以上的增长,由此看来,信托业快速扩张的势头已经明显受到遏制,信托软着陆的趋势明显。
  信托呈现软着陆的原因主要有个两方面: 一是信托业在几年高速发展中积累的风险已逐渐显现,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和警觉,陆续出台了一些监管法规;二是中国经济转型逐渐深化,房地产业等出现拐点,政府土地财政的比重也开始下降。这使得以房地产项目和地方政府融资为主的信托资管规模受到影响。
  其中,信托的软着陆,监管因素是第一位的。信托业前几年在"刚性兑付"的光环吸引下,规模迅速扩大,但去年以来则频频暴露了风险,如去年的中融信托青岛凯悦项目、今年的中诚信托30 亿兑付危机等。可以说信托已到了风险释放期,刺破"刚付"已是大势所趋,投资者的态度也由热衷转向理性和谨慎。
  针对信托资管的各种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监管层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规范和整治,如银监会8 号文剑指非标资产,463 号文和10 号文剑指基建类信托,99 号文剑指资金池类信托并规范了信托公司的职责,这一套监管的组合拳,终结了信托的"黄金时代"。
  信托的钱会去哪儿?
  信托增长的失速也必然促使原来每年涌向信托的上万亿资产,尤其是高端客户,去寻找新的理财出路。那么信托的钱会去哪里?这是个关乎资管行业变局的重要话题。在软着陆的进行时中,梳理各行业的消长,似乎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从2012 年底泛资管时代**开启后,券商理财和公募基金子公司理财成为了信托分流的重要承接者。2012 年底时券商资管规模还仅为3,590 亿元,而现在已近6 万亿,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也迅速从无到有,达到了1.3 万亿。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的复苏以及保险理财产品等,也都分流了部分信托的资金。但如果把流向的结论停留在这个层面,则显得过于简单和短视了。应该看到,上述的分流多为简单竞争的结果,是一种平移,其资产的性质并无太多的改变。即券商、基金子公司等资管机构开展了此前只有信托才能从事的"政策红利"性业务,随着监管组合拳的落实,这类换汤不换药的平移也难以为继,必须另寻出路。
  出路在哪里?出路应该在于真正体现资管能力、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各个理财市场和品种上,这些市场前几年被信托的"刚性兑付"打得只有招架之功,发展、空间受到了扭曲性的挤压。以股市为例,在信托产品年化10% 左右"刚性"收益的重压下,几年来积贫积弱,大盘蓝筹股的估值不仅创了历史最低,也在全球市场垫底。
  现在是到了该逐步正本清源的时候了,未来一段时间信托的钱主要将流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对冲基金市场、VC/PE 基金市场以及各类的现金管理工具。其中股市可能是未来几年应战略性重视的领域,过去它受信托的挤压最直接,因此当"紧箍咒"去掉后,其恢复的力度也应该会很大。
  目光稍远些,股市目前处于中长期的底部,已经初见黎明的曙光。第二类值得重视的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以其与传统股债资产较弱的相关性,日渐受到投资者的认同。特别是像市场中性、管理期货等低风险的对冲策略,已成为后信托时代低风险偏好资金的良好选择。
  去年市场中性策略的对冲基金平均收益达到8.6%,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对冲策略。此外,管理期货CTA 也在今年异军突起,作为国外对冲基金的一种重要策略,在国内也呈迅速的星火燎原的态势。
  金钱永不眠,总会流向它觉得"舒服和安全"的地方。
网站目录投稿:听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