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层反映新冠肺炎疫情对扶贫产业带来的冲击亟待重视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国上下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以长期、持久、有效的特点在众多的脱贫措施中备受关注。近年来,通过产业扶贫的发展,逐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解决了贫困户就近就业的问题,实实在在保证了农民的增收。但是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出现了增产不增收,极大的阻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完成。
  一是疫情导致产业的生产发展受到影响。因疫情防控需要,居民减少外出,倡导大家待在家里、远离人群,避免参加聚众活动,遭遇雇工难,种养殖产业扶贫基地建设无法正常进行。受疫情防控影响,餐饮行业集体休息,背后的供应链全线休息,所有的蔬菜供应、肉蛋奶供应近乎集体停摆。加上疫情防控导致的物流不畅、人力紧缺、政策限制等,也给蔬菜运输、商超补货带来影响。1月30日,湖北晨科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出了"救救这些猪和这些鸡吧"的呼吁。由于防范新型冠状病毒,铁路、水运、公路等物流通路堵死,饲料运不进来,湖北存栏的4亿只家禽,1692万头牲猪面临断粮,大多数养殖企业会破产、关门。同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三部门下发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绿色通道"制度,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维护"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然而养殖户们依旧愁眉不展,因为在疫情之下,他们的鸡蛋卖不出去,为了控制成本、降低损失,鸡苗只能被活埋。
  二是产业发展链条短,难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单一发展一个产业,易使产品销路不畅,产业发展难以持续,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进程。2月2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其中禁食野生动物的范围包括了人工繁育和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这个决定也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的"禁野令",《决定》出台后,竹鼠等特种养殖业面临着重新洗牌。据统计,广西省桂林市17个县市区中有15个开展了竹鼠特色养殖,共有养殖户6000多户,存栏约70万只,年出栏约100万只,年创产值约1.5亿,带动贫困户3780户,养殖竹鼠户均养殖约40只。贫困户户均养殖40只母鼠,年纯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而刊发于2020年1月19日的《新京报》的一篇《竹鼠涨到八十元一斤,贫困村今年试点推广养竹鼠》的报道显示,养殖竹鼠本是2020年扶贫试点推广的项目,江西省赣州一个相对闭塞落后的深度贫困村,将通过扩大养殖的方式来增收。
  三是标准化生产意识弱、缺乏营销思路,销售渠道薄弱。一个乡镇本身地域不大、土地资源不多,一个村或者几个村发展一个产业。由于生产规模小、农产品产量小,难以形成拳头产品,很难吸引外界的目光,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现在正处于柑橘大量上市的季节,然而最近多地出现关于柑橘大量滞销的新闻,甚至有些地区的柑橘几毛钱一斤扔无人问津。造成柑橘滞销的原因有很多,一是近几年柑橘市场行情较为不错,多地跟风种植导致柑橘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张,出现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二是受雨水天气的影响,柑橘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及时进行采收的话对果农来说损失将更加的严重,导致柑橘大量集中上市,价格持续走低;三是销售渠道以外地商人收购为主,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收购商资金链紧张或断裂,进一步压低了收购价格。
  针对新冠疫情对扶贫产业带来的冲击,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统筹发展各项产业,努力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提供附加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规模经营,提高标准化生产意识,提升产品质量及品牌知名度。三是促进产销对接,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
网站目录投稿:青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