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打猎口水战以及老二必死近期贵圈热点事件另类解读


  Managershare:当实践家们遇挫时,评论家们的评论或许不能提供给他以直接的帮助,但往往可以给他以启示;当实践家们在自己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的时候,评论家们很可能会让他们停下来反思。
  提出"奥康的剃刀"定律的奥卡姆在其《箴言书注》中提到"切勿浪费太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事情"。好吧,截止到现在我虽然还是没能真正对作者"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观点有什么深刻领悟,但把这个定律如果用在我这段时间偷懒,将原本应该写4篇文章改为1个"提纲"式的总结评论,似乎也恰到好处。
  哈哈哈~~就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评论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找到一个看起来非常合乎"逻辑"的理由,或者说是论据。也就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对像我这样没事写个评论发点牢骚的所谓"评论家"深恶痛绝,而支撑他们有这种观点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一条名言杀伤力十足,大意是说"历史都是由实践家而并非评论家所书写的"。
  说这个观点杀伤力十足,最大的原因在于如果从历史发展的"结果"上来看,站在历史变革巅峰的确实都是实践家,评论家似乎除了偶尔发表一些"感叹"之外并没有任何后果。但如果从"过程"来看,在实践家披风斩棘的同时,往往评论家起着"思路开启"和"方法引导"的作用——当实践家们遇挫时,评论家们的评论或许不能提供给他以直接的帮助,但往往可以给他以启示;当实践家们在自己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的时候,评论家们很可能会让他们停下来反思。
  毕竟实践家们不是完美的,世上原本也没有完美的存在。虽然没有人说思路是由实践家和评论家所共同书写的,但即便再不能接受的事实才是世界原本的真相——好在,似乎我们只听到一些所谓实践家们对评论者的抱怨,却很少见到评论家对"实践与评论"的反击——尽管这样对他们来说会非常容易——这本来就是他们的职业……
  除去一些背后有利益驱使的"阴谋论",评论家们发表评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骨鲠在喉,不得不发"的表现,很多情况下不计后果也不计回报,所以很多被评论家们进行过所谓"负面"评论的实践者们通常不理解他们内心的逻辑,"除了唧唧歪歪还能做什么……"但评论家对这种理解似乎也并不在乎,因为其实只要说出来,就已经通体舒畅,对于评论的再评论,本身就是爱好,何乐而不为?
  正是由于这种"评论的循环",所以我也非常乐在其中——嗯,就是这样,做一个快乐的评论者。吐槽就酱吧,接着就来"评论"一下近期互联网发生的那些热点事件吧:
  葛甲的成功,阿里的悲哀?
  近期互联网最纠结的事情无非就是葛甲和阿里的那些恩恩怨怨了,关于此事的原委,网上已经说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双方的纠结之处最为关键的在于"葛甲对阿里的评论,背后是否有利益驱使"。
  这其实就非常符合前面文章所提到的"评论家"与"实践家"的关系,由于评论家长时间的负面评论,实践家不堪其扰,干脆将其打翻——"苏宁在背后的不断支持"。到底是"随性评论"还是"利益驱动",现在不好妄下定论。
  但就此事来说,葛甲无疑是成功的——原因是一个"评论家"可以得到一个市值过千亿的公司耗费精力跟其对抗,这本身从侧面就证明了葛甲评论的影响力。而阿里则是悲哀的——原因也在于采取了一个坏到不能坏的方法,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小肚鸡肠"。首席钛妹赵何娟在《阿里、葛甲和忠诚的反对派》一文中,将葛甲和阿里的关系用迈克·马茨和巴顿作为比喻,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为阿里在处理这件事上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这件事发生之后,当阿里有事情发生时,等着看葛甲的评论的人不知道增加了多少。
  马云打猎,一场"调虎离山"之计?
  由于阿里上市,各种针对阿里上市的负面评论应接不暇,但苦于上市的"缄默期",阿里对于这些负面显得有点束手无策。其中像《IT时代周刊》和前面提到的"葛甲"事件更让阿里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巧合的是,就在阿里准备上市的时候,一篇《中国土豪涌入英国扮贵族狩猎 马云与友人一周杀17鹿》的新闻在国内忽然引发爆炸性传播,舆论导向忽然就转为"马云狩猎该是不该"。其实暂且抛开大自然保护协会马云狩猎是不是"环保"行为不谈,这则新闻的发生让阿里迅速从负面的泥潭中走了出来。
  评论马云明显会比评论阿里来的更加实惠,如果从这个方面理解,我们就不难猜测"马云狩猎"是阿里公关内部为其上市所执行的Plan B。毕竟阿里顺利上市得到一个好的估值远比马云个人受点非议更为划算,"好歹熬到上市",这或许是阿里现在最内心深处的想法——从马云之前谈在香港上市之前各种负面评论应接不暇,而上市之后瞬间变为颂扬可以看出一些阿里对于目前等不及上市的心情。更何况,马云一直以来就处于舆论的漩涡,这点点小事情对他来说根本也不算什么。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阿里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受惠,但从长远来看,迟早还是会有反攻倒算的一天,而到那个时候,马云狩猎必将再次成为评论家写"阿里"时不会错过的注角。
  赶集2亿美元融资,是否能打破"老二必死"魔咒?
  虽然58同城的上市让赶集网在各个层面都处于被动,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赶集网并没有因此而"扶摇直下,破罐破摔"。
  互联网一直以来都有"老二必死"的定律,原因是因为互联网是一个高度聚合的产业,排名第一的企业会占据绝大多数市场空间,这样排名靠后的同类型企业生存空间会越来越难。但随着互联网产业不断像深层发展,这种定律正在被逐渐的打破。
  暂且不论YY语音在QQ的手掌里成功突围和陌陌也打破微信的笼罩展翅高飞,单就从赶集网和58同城来看,我们会发现很少有一个产业能有这么两个相似的企业持续斗争了十年之久,仍然不见哪家有失败的颓像。即便是在某一家企业率先上市之后,两家的竞争并没有放缓,相反却不断的达到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拿到2亿美金融资的赶集网PK腾讯支持的58同城,究竟最后谁会笑到最后,我们不得而知。但有竞争就意味着发展,也意味着用户受益,我们只希望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斗延续的时间越久越好。
  生鲜电商,将农业打回"合作社"时代?
  最近关于生鲜电商的话题再次被翻了出来,虽然生鲜电商算是去年比较火的话题,但今年出来能够再次引爆关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市场越来越强烈的刚需。
  实际上,生鲜电商的转变,除了在购买流程、物流配送、用户体验上的进步之外,更多的在于在供应链上的优化——即从之前从代理商那收获转变为直接从果园进货,当用户下单之后,农民才从树上摘果子,第一时间进行快递,这充分抓住了用户对于水果"新鲜"、"无人工催熟"的需求。
  电商网站从果园购买,最大的难度有两点:一个是农民相对来说网上售卖的概念很少,对于接到订单——摘果——包装——发货的流程并不能完全掌控,而电商网站既不能短时间内对这些农民进行强化培训让其迅速成为"电商达人",又没有足够的人手代替农民做这些流程;另一个是由于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每个果园的产量并不是很大,不能满足电商网站的售卖量,而电商网站也不能一家一家去跟果农合作——果园实在太多。
  正因为有这两个难点,所以现在农村果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组织"——每个村的所有果农都在这个组织里,由组织里的1-2个懂电商的人负责领导和分配任务,由于他们本身在村子里威望高,人头熟,所以很容易将上面提到的问题解决,电商网站只要和这个组织合作,基本上就可以进行这种售卖。
  有没有像极了之前的农村"合作社",由各家自营转为集体运营,既让农民可以享受到将果子以"零售价"而非"批发价"的方式卖掉,又不会因为农民不懂电商而让电商网站的用户体验受损。据说,现在各地都有很多类似的合作社,不仅销售采取这种方式,连种植、培育都采用了集体合作——回归"合作社",并不意味着倒退,相反更体现了电商"去中间流程"的优势。
  这种"合作社"模式是否会得到普及,甚至是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我觉得时间应该不会太久。
网站目录投稿:涵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