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象思维模式下的活性化班组管理


  摘要:在企业加大班组建设工作,积极提倡班组创新管理的新形势下,班组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个人能力在管理中的有限发挥影响了我们的基础。而象思维在启迪人方面具有说理方式无法取代的作用,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投身到班组建设中,共同参与到班组管理工作。
  关键词:象思维;班组;管理;活性化
  一、"情、理、法"结合的卓越领导模式
  首先领导层注重企业自身发展和员工成长,紧密围绕 "三基"工作要求,高度关注员工需求,追求员工与企业效益协调统一。同时注重"依法治企",营造全员学法、懂法环境,提高法律关注度。
  其次高度重视班组的创新氛围营造及创新能力提高,通过制定《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打造各类创新平台,通过QC活动、职工技术创新等活动鼓励班组员工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确立创新价值导向,加速创新人才培养。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人员力量,营造执行程序规范、快速反应氛围。把全员参与作为管理重点,针对各项班组工作注重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班组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双线"授权管理模式,分别负责协调管理资源和实现技术管理目标,实现指标进步、员工成长、企业发展的多赢。
  四是注重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班组紧密围绕班组任务主动参与管理。加强职工之家、创新工作室建设,持续提升员工向心力,增强归属感,激发班组员工共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二、统筹规划"象思维班组管理"
  一是明确象思维"活性化"班组管理工作原则。坚持全员参与、科学合理的原则,结合班组特点和使命制定详实严谨的实施方案,做出全面科学规划,制定《班组建设三年规划》、《班组建设推进计划》等纲领性文件,及时调控调整管理机制。通过活性化管理,突出新思路、新办法、新制度,在发展理念、思想观念、管理举措上创新。
  二是明确象思维班组管理目标。广泛收集公司内外标杆信息,充分利用标杆分析、SWOT矩阵等分析工具,把全面提升团队素质和管理水平为目标,科学制定班组建设规划,通过班长任职资格管理、班组自主管理创新、班组劳动竞赛、创新工作室等一系列方法举措,促进班组成员技能素质、管理艺术和效率效果的提升。
  三是明确象思维班组管理重点。按照象思维管理思路,依据环境变化、标杆绩效预测等对规划、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和评估,以年度、月度计划作为规划落地的主要载体,并依据年度目标绩效指标情况进行调整,把全员参与作为管理重点,关注分享,实现指标进步、员工成长、企业发展的多赢。
  三、象思维模式下的班组文化
  首先,搭建员工参与平台,提升员工改善能力。一是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跟踪培养,建立完善班组长后备梯队,完善班组长选拔任用、培养锻炼、考核评价、薪酬激励、岗位退出等工作机制,优化班组长队伍结构,加大班组长评先树优倾斜力度。二是扎实开展"班组大讲堂",创新技能型、实用型现场培训模式,注重"人人学、人人讲",突出"干中学、学中干",提高广大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三是分期分类举办班组长培训班,不断优化班组长队伍结构。
  第二,营造浓厚改善氛围,帮助班组员工实现价值。一是让"善小效大"融进班组每一环节。在班组中大力开展"善小"与安全同行、与服务同行、与创新同行等活动,让班组员工更加注重把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抓细抓实,在点点滴滴中养成"善小效大"的行为习惯,在班组岗位上彰显 "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价值理念。二是让每一位员工融进"我的班组·我的家"。把班组打造成一个奋发进取的家、充满温馨的家、团结协作的家,让班组员工更富激情、更富效率、更富创造力地建功立业。实施"职工之家"落地工程,紧紧围绕"职工"这一主体,建"家"这一目标,坚持员工需求为导向、员工满意为根本。
  第三,倡导资源共享模式,强化班组价值创造。各班组作为企业基层组织,有着共同目的,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存在着互补性,有迫切资源共享的需要。采取网络化的多向知识共享方式,横向联系,多维互动,加速班组建设工作效率。全面推广"班组大讲堂"、"业务大比拼"等班组建设典型经验。坚持专业相近、特色突出、互帮互学和双方自愿的原则,开展班组"一对一"共建活动。
  四、创新驱动是象思维班组管理的重要手段
  首先让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从岗位需要中做起来,提倡 "创新不分大小,关键是管用实用",树立"发现问题就是成绩,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观念,激发职工的创新动力,调动职工创新的热情。
  其次让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从明星引领中带起来。建立 "创新工作室"和"劳模示范岗",发挥"创新工作室"辐射带动和创新明星引领示范作用,解决工作中低层次、重复发明的问题。
  三是讓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从浓厚氛围中活起来。为职工参与创新活动搭建平台,开展逐级级创新成果申报评审。
  活性化班组建设可以使班组建设管理体系完善,机制运行顺畅,班组焕发出勃勃生机。班组管理基础巩固,各类制度、办法、标准、台帐、纪录健全,班组成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应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激活了班组这个企业里最巨大的力量和智慧源。
  参考文献:
  [1]何海平.流动分散型班组管理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1(07).
  [2]陈思浩."两本手册、一套体系"创新班组管理模式[J].现代班组,2013(02).
  [3]王运波,马士双.新时期加强班组管理与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06).
网站目录投稿: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