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个和尚抬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实我们真的应该感谢一下这三个和尚,因为他们除了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笑料之外,还真真正正的成为了我们社会心理学的启蒙者。
  真相是社会惰化
  心理学家发现,当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或者完成任务有他人在场的时候,个体所付出的努力要比单独完成任务时更少,个人活动的积极性和效率都会大打折扣,而且还有"群体越大,干活越少"的趋势。最早发现这个现象的是一个叫Ringelman的法国人,他在1913年的时候进行了一个拔河的实验。
  结果发现,当一个人拔河时,平均出力是63KG,可是当把这些人集合起来,八个人一组拔河的时候,每个人出的力就已经减少到31KG了,整整少了一半。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年纪大一点的朋友知道,在吃"大锅饭"的时代,谁都不愿意多干活,都想偷懒,结果就是人人都吃不饱;后来包产到户,家庭收入直接和产量挂钩,大家的生产积极性立马就上来了,整个国民经济水平也是迅速的提高。
  社会惰化源于责任的分散
  在"大锅饭"的例子里,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反应就是"反正我不干活肯定也有人会干,要不然大家一起饿肚子"。这就是一种责任分散的心理,当有其他人一起承担责任的时候,个人承担责任的意愿就会降低。
  责任分散有多可怕呢?责任分散有的时候甚至会让普通人丧失掉社会道德的底线。心理学家Darley的研究发现,当我们面对困境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向一个人求救要比向一群人求救获得帮助的几率更大。
  是不是觉得很耳熟?2011年一个叫"小悦悦"的两岁小女孩向人们敲响了警钟,18个视而不见的路人并不是什么恶魔,他们只不过是遵循了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心理规律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当然也有好消息
  如果人身处群体之中就一定会变得好吃懒做见死不救的话,那恐怕真的应验了本山大叔那句话"悲哀啊,真为你们感到悲哀。"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他人在场可能会引起社会惰化,当然也有可能会引起社会助长。什么是社会助长呢?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为什么? )。这就是社会助长中的性别助长。当然不仅仅是在面对异性的时候,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时候往往都会表现的更勤奋,更有效率,更整洁,更周到。向他人展现出自己优秀的品质也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那么如何区分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呢?心理学家认为在两者之间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就是自我价值,当个体认为自己能够向他人展现出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就会具有更大的动力,出现社会助长。当个体认为无法展现出自我价值,例如没有一个合理的评估标准,或者有可能失败,要承担较大风险的情况下,个体就会逃避责任,出现社会惰化。
  回到三个和尚的话题,该怎么让他们有水喝呢?不知道加个尼姑会不会效果好一点,当然了,只做笑谈。
  学习回顾:
  1、三个和尚的心理学真相是社会惰化,简单来说就是有"群体越大,个体干活越少"的倾向。
  2、社会惰化源于责任分散,当有其他人一起承担责任的时候,个人承担责任的意愿就会降低。
  3、好消息是社会助长的存在,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个体往往会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4、到底是社会惰化还是社会助长,关键在于是否能顺利展现自我价值,是否存在较大风险。
  2013年11月6日打卡学习作者落雁戏飞鸿,经壹心理编辑发表
网站目录投稿: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