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到了7月中旬才知道韩寒办了个叫做《独唱团》的杂志,已很久没有逛过书店,也很久没有去看过一本文学类的书,并不是全都因为我把心思花在其它的东西上,而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书很多都引不起我的兴趣。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总是好多书越看越看不下去,现在的书店,书的种类结构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记得第一次看《读者》是在初中的一堂语文课上,老师把她珍藏的60多本《读者》分给我们看,那时的我可以说完全处于着迷的状态,经常在数学课和英语课上偷偷地藏一本在课本下面,看完一篇,假装听一下课,看完一篇,假装听一下课。晚上,宿舍熄灯后,躲在被窝里悄悄地打着小手电,歪着脑袋,时不时小心地翻动一页,等到手电的灯光实在暗的不行了,才发现手和脖子都已经麻木了,一看表,额,快2点了。就这样没多久我就几乎看完了那60多本《读者》,也许我现在400度的近视眼,那时应该贡献了一部分吧!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看《读者》了,连续两年没有断过。不知道是不是看久了的缘故,后来越看越觉得乏味,直到有一次我没有再想起去买下一期的《读者》,再加上高中的紧张生活,渐渐地,它退出了我的生活。 读大学两年了,几乎没怎么看过书。整日整日地窝在电脑前面,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忘了。 很偶然的一次点击,我进入了韩寒的博客。粗粗地读了他十几篇文章,发现很痛快。初中的时候就听说韩寒这个名字,翻了几页《长安乱》,实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没有再关注。我不懂文学,更不懂欣赏和评论别人的作品。 每一次我只是作为一只庸俗的书虫在书中寻找对胃口的精神食物。 他博客上的文章基本都不是很长,而且写得东西都很现实,没有做作,没有奢华,十分大胆,十分坦白。文字平凡却不庸俗,风格粗犷却不狂躁,豪放中见细腻,不羁中见谨慎。韩寒说自己写的文章其实没有什么,只是让人很解气而已。我觉得不仅是解气,除此之外,他跟上了时代,跟上了社会。他的文章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批判性,或者说他所说的正是很多人想说的。真正受欢迎的文章一般都没有局限在作者私人的世界,思想有多深,内涵就有多深。 我认为一篇文章的深度不是取决于其主题涉及的范围,而是取决于文章的中心能引起多少人的共鸣,能写进多少人的心里。鲁迅先生伟大的地方之一就是他的文章深深地写进了那个动荡的年代,深深地解读了那个时代的百姓的心理。韩寒亦是如此,他的文章直击了我们的社会,深入了我们的心里。 7月6日,第一期《独唱团》出版,22000册在20分钟内被抢售一空,也许这就是韩寒社会影响的最好证明。我只在网上找到一个pdf格式的扫描版。封面是安静的橘黄色,没有图片,右上角写着不大不小的"独唱团"三个字,大概最底下的1/4页印着本期杂志的目录。 我把韩寒写的前言看了一遍又一遍,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心底失落已久的梦想一点点浮出了脑海。曾经,我们把自己美好的理想写在了日记本的首页,每晚都把那个精美的本子藏在枕头底下。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好多东西都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数不清的烦恼和忧郁。是不是生活总会这样,等我们将要彻底遗忘的时候,就悄悄地提醒我们一下?刹那间,什么都涌进了心底,甜的,酸的,苦的,乐的……在一堆乱糟糟的旧书本中,我真的找到了那么一个精美的小本子。翻开那时的记忆,一股久未开启的陈旧味扑入鼻中,我边读着边笑着,看到开心的事,我笑着,看到不开心的事,我也笑着,那时的自己是多么幼稚,又多么可爱呦! 我想小时候的理想一定这样的,忘记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又突然回忆起来了,我们感动得好想笑又好想哭! 很久很久,我都没有这样想看过一本杂志。周云蓬的《绿皮火车》,罗永浩的《秋菊男的故事》,梁朝辉的《摩托日记》,还有火蜥的《幸福村》等等,每一篇文章都吸引着我,可以用一个很庸俗的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津津有味。我也向往着一个人潇洒的四处漂泊,幻想有一日可以骑着一辆SuzukiRG500孤独地奔向夕阳。时代正在一大步一大步地向前迈着,社会却始终在随波逐流,人人都想追求独立,但是却没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聚集起来。《独唱团》正引领了青年们的思想潮流,它是一本可以让许多有思想的年轻人找到共同语言的文艺读本,或多或少我们都可以在此找到一丝安慰,消减一丝孤独,作为精神的归宿,这就是我眼中的《独唱团》。 看完整本杂志,已深夜2点多了。完全没有感觉到时间在走动,我静静的躺着,心里有一种久违的满足感。记得那时每晚熬夜看《读者》也是这样的感觉,看完一期就开始期待下一期,细细的算着每一天。 望韩寒和《独唱团》可以继续走下去,当然,前提是要继续"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