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宋仁宗为什么要废掉郭皇后郭皇后犯了什么禁忌


  宋仁宗以仁义著称,深受百姓爱戴。不过宋仁宗在位期间,却一意孤行一定要废除郭皇后,这究竟是为何呢?根据《宋史列传第一仁宗郭皇后传》记载,有一天郭皇后大骂宋仁宗后妃尚氏和杨氏,因为郭皇后听闻尚氏在宋仁宗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最后郭皇后怒不可遏还想动手打尚氏,宋仁宗见状想要上前阻拦,结果郭皇后没收住,直接伤了龙体。这下宋仁宗大怒,誓要废掉郭皇后,不过这可能还是表面原因,那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宋仁宗并不是一名固执的君主,但他亲政之后,却一意孤行做了一件事,劝也劝不回——那就是废了郭皇后的皇后身份。
  宋仁宗为什么执意要废郭皇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第一,郭皇后并非仁宗所立,立郭氏为皇后,对仁宗来说,原本就是违心的。天圣二年(1024)九月,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为仁宗皇帝聘后,仁宗相中的人是富商王蒙正的女儿王氏、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但刘后太不同意,自作主张选立了郭氏。
  第二,郭氏立为皇后之后,自恃有刘太后撑腰,"颇骄",在后宫中飞扬跋扈,皇帝想临幸其他妃嫔都被她阻止。因此,仁宗对郭皇后,多少是有些看不惯的,只是刘太后在,不好发作。
  第三,刘太后去世了,宋仁宗才有了机会"稍自纵",开始宠幸两名美人:尚氏、杨氏。郭皇后受了冷落,自然心里很不舒服,她又性子倔强,便"屡与(尚美人、杨美人)忿争"。尚美人、杨美人则给仁宗吹枕边风,搬弄是非,说皇后的坏话。
  第四,在这一背景下,后宫发生了一起可谓是郭后被废导火索的纠纷:郭皇后得知尚美人说她的坏话,"不胜忿,起批其颊",要打尚美人的耳光。仁宗见状,赶紧护花,结果郭皇后这一巴掌没有打到尚美人,却打中仁宗的脖子,大概打得比较用力,仁宗的脖子上还出现了抓痕,皇帝遂大怒,生出了废后之心。
  第五,内侍(即宦官)阎文应趁机煽风点火,鼓动皇帝废了郭皇后,并提了一个建议:让宰相来看看皇上您脖子上的伤痕,请他们评评理,这个皇后当不当废。
  第六,宋仁宗便找宰相吕夷简商量废后一事。吕夷简一听,赞成皇帝废了郭皇后。原来,吕夷简与郭皇后有过节:宋仁宗亲政后,曾将在刘太后时期的宰辅团队更换掉,其中包括吕夷简。本来仁宗是挺信任吕夷简的,曾与他商议:"宰辅皆太后之党,悉罢之。"回到后宫,仁宗跟郭皇后说起这事,郭皇后说:"夷简独不附太后耶?但多机智,善应变耳。"结果,罢相诏书一发布,吕夷简才知道自己也在罢免之列,"大骇不知其故"。他与内侍阎文应有交情,阎文应告诉他,这是郭皇后的主意。所以,吕夷简对郭皇后怀恨在心。被罢相几个月,吕夷简又起复为相。现在皇帝找他商量废后,吕夷简当即表示赞成,说废皇后古有成例。
  第七,三司使范讽也支持废后,并提供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废后理由:"后立九年无子,当废。"有了宰辅团队的支持,宋仁宗才敢废后。
  第八,废后需要走程序。先是由宰相列状,称皇后有过,应降为妃。台谏得知,则纷纷上书反对废后,如右司谏范仲淹说:"宜早息此议,不可使闻于外也。"仁宗大概因为底气不足,不敢明言废后,只是下诏说:"中宫有过,掖庭具知,特示含容,未行废黜,置之别馆,俾自省循,供给之间,一切如故。"但台谏官还是反对,并且将事情闹大。台谏官的集体反对,激起了宋仁宗的叛逆心理,下定决心要废除郭皇后。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皇帝下诏:"皇后以无子愿入道,特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反对废后的台谏官则被贬出朝廷。
  第九,仁宗执意废郭皇后,还有一个没有明言的理由是,借此告别刘太后的阴影,树立皇帝的权威。
  不过,仁宗终究是一个念旧的人,尽管废了郭皇后,但过了一段时间,又生出不忍之心,"颇念之,遣使存问"。一日,他游后园,见到郭后以前用过的肩舆(小轿),"凄然伤之",便写了一首《庆金枝曲》,派人送给郭氏。郭氏和答了一首小词,"辞甚怆惋"。仁宗读了,更是悲伤,托人说,朕希望你回来。但郭氏也是倔强之人,说:要我回宫也可以,但"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即要求重新册立为皇后。仁宗犹豫不决。
  皇帝想接回郭氏的消息在后宫传开,有一个人马上慌了,这个人就是内侍阎文应,因为当初正是他极力怂恿皇帝废后的。郭后要是回宫,他可怎么办?恰好此时,郭氏生了病,仁宗得知,叫阎文应带着御医前往诊视。但几天后,郭氏就突然病逝了。当时朝廷内外都怀疑是"阎文应进毒",然而"不得其实",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郭氏去世后,宋仁宗"深悼之,诏以后礼葬",以皇后的葬礼安葬了郭氏,并追册为皇后。但这一切,九泉之下的郭皇后已经不可能知道了。
网站目录投稿:惜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