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有个表示烦躁的口头禅:"烦死了"。从心理学与脑科学分析,容易烦躁实质上是一种类似于脑损伤引起的后遗症的行为或情绪,对人类健康极为不利。 对很多人来说,烦闷不过是一种短暂、几乎微不足道的情绪,很容易消散,比如某项工作任务一完成,或某个讲座刚结束的时刻,这种情绪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但是,烦闷还有更不好的一面:很容易出现烦闷情绪的人。有下列症状或行为的危险系数也较高:抑郁、焦虑、药物成瘾、酗酒、沉湎赌博、饮食失控、敌意、发脾气、社交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工作能力低。 关于烦闷情绪之谜:已经有所了解的方面就是存在个体差异,如兴奋程度高低的差异、对新奇事物的要求程度的高低等。例如,和女性相比,男性一般更容易觉得烦,也更容易从事冒险行动,更喜欢以危险游戏为乐,更容易说他们所处的环境很郁闷。 从一些有脑外伤(TBI)的病人身上,可以得到有关烦闷成因的一些线索:脑外伤的人,最初的表现就是容易沉湎于危险程度较高的活动。 极容易觉得烦躁的人,在怎么让自己开心方面的能力往往较差,因此,他们只好通过滥用药物之类的行为来麻醉自己。药物滥用行为往往发生在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每到这种时候,如果不用药物,他们也会想办法放纵自己。在青春期,这种情形尤其容易发生,因为这个时期青少年往往会把成年人应对烦躁的各种办法混为一谈。因此,烦躁情绪会变成人类寻找感情寄托的终身根源。可是,如果那些药物瘾君子能够学会如何应对自己的烦躁情绪,他们烦躁情绪复发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现代人类的文化也离不开外界的娱乐方式,如电视、电影、互联网、视频游戏等,这种文化对烦躁现象的日益严重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烦闷的根源很可能在于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力出现结构性缺失,即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意义认识得不够全面。容易烦躁的人,自我意识水平测试的得分一般会比较低,这些人一般难以精确的监视自己的心情和情感,因而也难以判断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人们所发现的这些现象是符合烦躁情绪的心理动态模式的,也就是说,有这种心理模式的人会压制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愿望,从而无法判断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虽然这种需求抑制说尚有争议,但是那些患有"述情障碍症"(alexithymia)的学生,确实更容易出现情绪烦躁现象,有这种症状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或判断自己的情感状态,难以区分什么是身体需要,什么是情感需要,容易抑制其内在的情感需求,生活中充满幻想。 从更高层次的能力水平看,注意力是否能够集中,或能否专心致志地从事某项工作,对是否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那些患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的人也更容易产生烦躁情绪,那些在注意力持久性测试中得分较低的人也一样,而那些大脑受过伤,或者容易走神者亦然(例如开车时出现无意识转向,或者把牛奶错放在碗柜里面等)。 实际上,对注意力的直接操纵也容易让人产生烦躁情绪,这就表明,我们之所以觉得事物很烦人,可能是因为这些事物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需要全神贯注的缘故。有个术语,叫做"流心理学",就认为一个人若能全神投入到工作中,能够锲而不舍,并且享受工作的乐趣,那是因为他的能力正好能够应对所面对的挑战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