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某高校对本校各大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项"对大类招生认知度"的抽样调查显示,不满意当前大类招生的比例竟占了67%。 所谓大类招生,即一个院系的专业进行统一招生,开设一两年的"通识基础课",到大二或大三再细分专业,进行"专业化教育"。按理说,这种方法会降低学生选错专业的风险,可为何他们"不满意"?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分配专业的制度不严谨。 目前,国内高校大类专业分流模式大致有两种: 一是基于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因素分专业。这种模式最直接的影响是,排名在后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些高考高分学生甚至大呼"上当",因为他们是为了某个专业才选择大类专业,可在选专业时,受成绩排名等影响,难以选到目标专业。 二是直接按照学生意愿选专业。这种方法看似更科学,但操作起来很困难。在实际中,大部分学生更乐意选择"热门专业",这样一来,"热门专业"扎堆,能吸纳这么多学生吗?谁去谁留,还得解决,最后又得回到参照综合成绩排名这条老路上来。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我选专业时,学院尊重学生志愿进行分配,但结果是,5个专业中,有1个专业的志愿人数超过学生总人数的一半,而有的专业却只有寥寥几人。最终通过召开专业普及座谈会进行疏导,辅以成绩,才把专业分了下来。尽管专业最终安排"妥当",但这种"冷"与"热"的对比,无疑给"冷门专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据报道,湖南南华大学城建学院在大二分流时采用"抓阄"的方式,浙江大学有学生在大二专业分流时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选择退学复读。既然学校选择了大类招生,就应该在如何把专业设置好、分配好上下足功夫,只有配套制度跟上了,大类招生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这样,高校才能把更好的人才"招进来",把人才更好地"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