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一个智能制造的故事。你可能纳闷,不是新零售么,咋讲智能制造了? 是的,我们"迈向新零售"案例课的主题是围绕新零售,可你觉得新零售就只是零售的事吗?没有产品,新零售卖什么?有智能制造,新零售是不是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所以说,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未来新的商业价值链。 那么,我要讲的这个智能制造故事的主角是谁呢?他们就是陈乐春和他创立的派登洋服。 从定制店到代工厂再到智能制造 陈乐春不是一开始就做智能制造的。他没有任何理工科背景,在中国美院学设计出身,90年代初下海开起了西服定制店。10多年时间,在全国开了40多家连锁店,在国内男装高级定制市场排第一。 要不是2003年在杭州买了一块地,建了几万平方米的厂房,陈乐春现在可能已经有上百家定制店了。 既然有了厂房,总不能空着吧。陈乐春想到了做代工。于是,他跟一家英国代工商合作,为国外品牌生产男装。 就这样,他从定制零售业进入了服装加工业。代工的国际品牌最多时有40多个,工人数达到1千多人,一年生产33万套西服、20万件配套产品。 做代工后,陈乐春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工厂。没有他来打理,定制店生意很快下滑,现在只剩下2家直营店和20家加盟店。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家都清楚,外贸代工这条路并不好走,它是个"被剥削"的活儿。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外贸形势急剧恶化,代工利润越来越薄。一开始,陈乐春做一套西服还能挣个20块左右,到最后,只剩五六块了,连1美金都不到。 眼看着要养不活整个厂子了,陈乐春开始思考新的出路。(新媒体研究) 他给派登选了两条路。一条是做电子商务,卖成衣。当时电子商务正火热,陈乐春也想试一试。 2010年,雅库男装官网上线。雅库是派登专门建立的成衣品牌。第二年,天猫旗舰店开张。 另一条路是做智能制造。陈乐春坚信,装备和技术的升级一定是未来的方向。服装厂要升级,方向就是智能柔性制造,满足个性化需求。 恰好当时一个做西服定制生意的美国客户找到陈乐春,想让他做西服定制,又有一家美国公司开发了一套量身定制软件,问他想不想试试。 就这样,陈乐春买了一套软件,并在2010年花重金从国外请了一位版师和一位工程师,开始建设定制软件所需的西服版型数据库,同时对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 工厂改造和版型数据库建设前后花了3年时间,之后陈乐春又用3年拿实际的海外订单对整个定制系统进行了测试。 如今,派登智能工厂有员工200人,一年生产10多万套西服、衬衫和裤子,最大产能可达50万套。西服定制7天做完,再用5天送到全球客户手中。 相比之前的代工,定制加工费每套在500元以上,毛利率能达到50%~60%。 到这里,你可能要问,智能化改造这个过程难吗?派登是怎么完成智能化改造的?别着急,我们接着来讲。 硬件软件不是事儿 在陈乐春看来,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在硬件方面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也不需要一下子投入很多钱,完全可以从一个小流水线的改造开始,有个几百万就够了。 如果有其他服装厂愿意成为派登的合作伙伴,派登可以给他们安装一台自动裁床,再把他们仓库里的物料进行编码,扫进电脑,然后给每个工位安一个显示终端,加个流水线吊挂系统,派登有了订单,把数据传过去,他们就可以生产了。整个改造用不了二三百万。 就算有工厂想自己进行全面的智能化改造,硬件和软件都自己来,买个定制软件也用不了多少钱,派登从美国公司买的那套软件,也就几十万人民币。 不过,定制软件用不了多少钱,并不表示谁都能做智能定制工厂。如果有个定制软件就能做的话,卖软件的那家美国公司也不会到现在在中国才卖掉了4套软件。 那家美国公司在业内是全球老大,派登买他们软件的时候,他们在中国一共卖了4套,包括了派登的这一套。几年过去了,听说还是4套,没有人再买过。 为什么卖不动?原因是,做定制生意,首先得有一个成熟的工厂;还要有能够满足客户需要的成熟版型数据,这个需要靠积累;然后要懂得量体工艺;最后还要有一些客户。算下来,能够满足这四个条件的工厂并不多。 数据库建设最关键 由此可见,智能化改造,硬件和软件都不是问题,难的是数据库。 你虽然买了定制软件,但这个软件是个空壳,整个定制是要靠数据来驱动的,没有数据,这个软件就毫无用处。所以,你得自己建立服装的版型数据库。智能化改造的最大难点就在这里。 建立服装的版型数据库,得一个款式一个款式地建。对于某个款式,首先得有一个准确的原版,然后在这个原版的基础上进行变化。 比如,衣服可能会长,可能会短,有口袋或者没口袋,口袋在左边或者在右边,每一种可能性、每一种变化都要单独记录,成为一个模块。 把这个款式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并一一记录下来,这个款式的版型数据库就算建好了。 西服、衬衫有多少款式,每个款式又有多少种变化,大家稍微想一想,就知道建版型数据库是个怎样浩大的工程。 派登建西服版型数据库是从2010年开始的,到现在仍在不断完善中。 别忘了,陈乐春创业头十几年做的就是西服定制,后来又做了近十年的西服代工,他积累的西服版型数据已经很可观了。 就算这样,买了定制软件后,陈乐春还是从海外请了一个专业的版师,前后花了近300万元,用3年时间才建好西服版型数据库。 现在,市面上西服的款式仍在不断创新,所以派登的数据库还在持续补充和更新。 别把数据扔了 国内有很多服装企业,这几年坚持着要转型升级,总觉得能够翻身,可几年下来希望渺茫,有的老板干脆就不干了。陈乐春很为他们感到惋惜。 他觉得这些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几十年做外贸加工积累下来的版型数据和技术。 这些东西如果能够融入数字经济,把大数据与智能化改造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外国消费者直接向中国工厂下订单,把工厂的产品卖给他们,那中国的竞争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现在这些老板都不干了,那些国外品牌就都去了东南亚国家,国内的服装生产就会出现技术和数据断层,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从陈乐春的惋惜中,我们可以清楚感受到在智能制造中,数据是何等的重要。 不过,你可能仍有疑问:有了数据,有了智能制造,我们的转型就算成功了吗?派登变成智能制造后,它的生意又怎么样了呢?我们下回接着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