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为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和社会建设需求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在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在建筑工程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建筑工程造价成为最为重视的内容。由此,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越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然后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一、工程造价管理内涵及其重要性 (一)工程造价管理内涵解析 所谓工程造价是指拟建项目建设预期或者实际支付的费用,是建筑工程项目投入或者预期投入的费用总和。工程造价的对象是"建筑工程",而造价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投资者和承包者,并且主体对象不同,造价所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所需要进行管理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与此同时,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建设条件复杂、工期限制等特点,工程造价具有大额性、阶段性、动态性等三个主要特征。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上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工程技术、建筑学以及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因此工程造价管理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就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目标值确定,并通过技术管理等提高工作效率、协同有效控制实际使用成本。 (二)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性分析 工程造价管理是当前建筑工程行业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工程造价逐渐从全要素造价管理模式到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乃至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转变。而无论哪一种管理模式的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降低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费用,更合理地配置资源。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高投入低利润"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突破行业桎梏,更好地应对原材料、人工等费用上涨的局面,我们有必要也必须进行工程的成本控制,通过管理现代化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工程造价管理关系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衡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国家布局背景下,推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助于建筑行业的长足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建筑支柱产业的发展大局。当前,虽然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很多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着手进行管理改革的实践,但是从总体发展状态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管理漏洞、内控薄弱、机制欠缺、人才缺乏等影响改革的突出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增强整体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我们有必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发展不足,实践观念落后 第一,理论发展不足。我国学术研究关于工程造价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工程造价理论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大多都是跟着国外理论思潮的趋势进行学习和内化,与国内相关研究相比,工程造价在国外不仅历时三百多年的发展,而且当前生命周期造价等较为先进的理论雏形已经初步确立。理论研究力度以及创新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现实实践观念落后。当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依然缺乏较为明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究其缘由,一方面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正处在传统定额向工程量清单转变的模式的改革时期,具体的机制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由于改革成本等问题使得管理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造价管理上,思想陈旧,具体表现为缺乏全过程、动态性、精准理念的认识。 (二)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素养人才的缺乏 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缺乏与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素养人才是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高的最为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当前,随着我国建筑技术以及经济实力的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体量也在逐渐提高,而与之相对应的高素养造价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造价工程师培养的周期和效果却不尽理想。具体来说,第一,人才培养的机制漏洞。當前,高素养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是建筑人才市场极为缺乏的,因此很多相关专业的人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利用制度漏洞进行金钱购买,而实际的业务水平并没有达到证书所要求的素质水平。专业理论掌握不够,实用管理技术不足,很容易使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流于形式,成为空谈。第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实务水平较低。当前,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的从业人员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业务水平都停留在对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层面,而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工作内容的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专业理论素养与实际管理能力不匹配。这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切实的要求。 (三)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制度是保障改革推进和政策落实的重要方式,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上所表现出来的滞后性已经成为行业内涵式转型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具体来说,第一,重视程度不足,制度建设缺乏发展性。由于部分单位和个人的认知缺陷,表面重视,但是实际创新能力不够,使得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上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监管成效不高。与此同时,政策、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制度建设必然需要不断更新才能够不断完善,而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制度效应不高,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第二,制度滞后背景下的建筑企业发展。制度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整体社会层面的管理监管体制的问题,同样也表现为企业层面内部管理制度落后的问题上。在市场物价增长,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的诸多因素作用下,再加上政府的不当干预,使得建筑企业不惜采取不合规的手段求得竞标与承包,表面制度和现实方式两张皮,钻制度的漏洞,滋长灰色气焰,使得制度要求成为空头支票。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理论建设,革新实践观念 第一,理论建设层面。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在当前增强共享、实现协同的现代管理理念引导的背景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其发展关系着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建筑行业既需要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同时也需要对工程项目造价,即经济合理性上进行管理改进。因此,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着眼于理论引入,实践发展,同时也要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践引导为出发点。第二,实践引导层面。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三大重要对象之一,其管理成效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解决建筑工程建设上普遍存在的"高投入低利润"的行业局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筑工程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审时度势,依据国家政策和市场形势,在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工程造价的理论认识,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的预算管理上提高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提高实务水平,培养合格且业务熟练的高素养工程造价人才。 (二)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一,严格人事任用和考核机制。对企业发展来说,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内部人事任用上要严格用人标准,落实证照制度,不断优化企业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结构,确保组织机构建设的完整性和发展性。与此同时,把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证书级别与企业考核和激励机制挂钩,定期进行培训和专业能力考核,确保企业工程造价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第二,多渠道引入优质人才。一方面,根据企业实力和业务需求,高薪聘用高级工程造价工程师领导团队建设,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创新合作机制,不仅能够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实务水平,提高企业储备人才的实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把优质先进的理论资源有效地引入企业管理上来,为企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动力。 (三)引入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技术,助力造价管理制度建设 信息管理技术具有动态化、全程性以及发展性的特点,把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工程造价领域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作用和监管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开放性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建立工程造價数据库,在符合市场规律和政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平台明确市场价格信息,确保决策以及投标价格的合理性。在信息共享的环境下,针对市场、政策等影响因素,就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提供对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 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0):121-122. [2] 田 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4):133-134. [3] 陈绪康.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1):38. [4] 金烈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1):44. [5] 苏 倡.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7,(0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