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大学,本科课程分为考试课、考查课和选修课。考试课期末采取闭卷考试,成绩参与奖学金评定和成绩排名,学分必须修满;考查课和选修课由任课老师自行决定期末考核方式,其成绩不计入期末总成绩,只作为学分达标项目。考试课和考查课为日常课程,选修课晚间上课只有18个学时。 考虑到成绩和学分,矛盾冲突多发的课集中在了内容"不值得"作为考试和考核方式不确定的考查课。考查课的重要性由于"考查"二字被轻视,课堂纪律差、学生听课率低是常事。许多考查课老师在课堂上表达了对于考试课任教老师的羡慕,因为期末考试的威慑性,学生才会如临大敌般地重视平时的课堂学习。也有考查课老师表现了对大学生教育的痛心疾首——明明是对深入专业学习有重大意义的一门课程,却因为是"考查课"而不受学生重视。 就我所学的中医专业来讲,有的考查课如中医经典,是对中医主要课程的延伸和解读,对于中医思想思维形成和遣方用药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但我上过的考查课中,大多数同学是为了修满学分而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只有少数的考查课因任课老师的讲课风格、授课内容特别是宽松的考勤、考核方式而受到学生欢迎。相比之下,最不讨巧的便是严于治学的"老夫子"们。 知识平等,课程内容本没有"考查"、"考试"之分,人为的定性会造成学生的主观误判。高校应充分考虑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减少不同课程的可比性,交由学生自主选择判断。 任课教师也应根据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学心理,一味地妄用考核、考勤等方式留住学生只会增加学生的抵触感。而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清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不放弃学习机会,如此,才会增添自身思想的厚度,有不畏前路艰险迎难而上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