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五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老师轮流发福利,每天免做一科作业,腾些时间为学生保睡眠,留些空间让学生自主成长。近日,武汉七一华源中学在全校各个年级推行"无作业日"实施方案:每天指定一门学科,老师不布置作业,其他学科不增加作业量。此外,各班还要每天控制作业总量,七年级不超过1.5小时,八年级不超过2小时,九年级不超过2.5小时。 从媒体报道看,"无作业日"的确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大多数学生认为,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身心放松了。但也有人表达了某种担心:担心当天没有布置作业的学科会把作业量平均到其余四天;担心教师如何控制每天的作业时间。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通过控制作业量的办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想法值得肯定。但是,每天四科作业量加起来不超过规定时间,教师能做到如此精准吗? 教师不可能将所有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精确到几分几秒,这一规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较好、听课认真、学习较为主动的学生,可能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可能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当天的作业。这样一来,通过作业时间限定每天的作业量就会变成一种形式。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减负"的主阵地。江苏洋思中学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大面积提升了教学质量,也切实减负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事实证明,通过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可行的。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做到"当堂达标",并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当堂作业。 二是因材施教,设计"弹性"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时间长短不一,教师在设计作业量时,不可能将学生课下作业时间拿捏得十分准确。作业布置多了或难度过大,基础较差的同学完成不了;作业布置少了或难度太小,基础较好的同学吃不饱。 因此,作业设计不宜在量上搞"一刀切",不妨倡导教师布置"弹性"作业:在大体把握完成作业总时间的前提下,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作业的同时,可以完成一些有难度的探索性作业,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基础中等的学生,完成基本作业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也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作业,以增强学习的挑战性;基础不好的学生,只要完成基本的巩固性作业即可。分层布置作业,既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能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还能让优者更优,让差者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