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贫民窟的大富翁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四


  今天我们分享第三个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第三个专题"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竞争力"。
  战略和竞争力的区别是什么呢?
  战略是解决企业要做什么的问题,重点是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竞争力是解决企业实现目的的能力,重点是方法和途径。
  与此相关的概念还有战略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比如我说一个企业的战略优势是生产成本低,效率高,那么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怎么做到了成本低的能力,比如通过规模生产,通过技术更新换代,通过标准化生产等等。
  这一列列的手段集合体可以叫做竞争链,其中具有领先优势并且作用重大的手段就是核心竞争力。比如企业通过自创专利技术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那么技术优势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分析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①企业本身的管理效率②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③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地位。
  一、现实的企业竞争力
  我们将竞争力一定是要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实施,这就必然涉及两个方面,对内涉及资产负债表的资源,也就是资产的调配来保障企业的日常经营,对外涉及到企业竞争力建设的成果,也就是怎么评价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在战略分析篇里面讲"产业链确定价值链,价值链确定核心竞争力",现在我们将到竞争力,那么竞争力的建设一定直接反映在企业资源的调配,形成企业的产品,这个产品就是企业战略的最终结果,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战略必须为创造市场认可的价值为追求,也就是服务于企业的下游市场(最终面对消费者)。
  这就是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的一个流程。
  我再次强调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货币化记录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而不是企业在年初拿着企业未来一年的财务报表去经营,这种因果关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我们再梳理一下,战略不是企业某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企业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比如自身的资源、法律法规、市场环境等等,为创造市场,也就是企业的下游,认可的价值制定的。战略指导运营,运营找到团队,团队执行策略,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个产品就是动态战略新的起点。
  战略和运营、运营和团队、团队和产品、产品和战略,循环往复,这就是一家正常进行经营活动企业的全部日常工作。
  遇到业务停滞阶段,如何开创新的增长点?一般而言,分三个方向:地域性扩张、产品多元化、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在多元化选择方面,是行业相关性更重要呢,还是能力相关性更关键?
  从行业相关性来说,贵州茅台在取的53度飞天的绝对优势后,应该再接再厉,生产王子酒、喜宴、茅台红酒、43度飞天茅台、73度高烈茅台等等。
  从能力相关性来说,贵州茅台在取的53度飞天的绝对优势后,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飞天婚宴版、飞天奢华版、飞天藏品版等等。
  孰优孰劣,读者可以自行思考,此处不再喂食。
  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
  ①成本领先②差异化③业务聚焦
  正常情况下,企业很难在三个方面同时发力,必然要做出选择。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三个战略的本质是一个,那就是业务聚焦,我们可以思考一下长城汽车的业务聚焦,我们也可以思考五粮液是如何败给贵州茅台,再想想茅台退出喜宴系列对于茅台的长期发展是好事坏,为什么,我们还可以思考长城汽车和贵州茅台同样的业务聚焦带来的竞争力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还可以思考五粮液长期居于老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些才是我们阅读企业财务报表的真正目的。我并不能说我认为的就是对的,有时候对错看不出来,因为对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而世人皆以成败论英雄,但我思考了,并且通过这种思考增加了我成功的概率。
  三、企业的竞争力和财务报表
  在日常周转中,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必然会转变为两个内容——一个是获得利润表的核
  心利润,另一个就是产生现金流量表内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这是我们考察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我们说企业的竞争力本质上是比较优势,这会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企业在上下游关系中的思维②产品的引力能力。
  先说产品的盈利能力,其实挺简单的,就是看市场占有率、毛利率、营业收入等等,正常情况下毛利率代表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但是也有几个注意点。
  第一个,企业的毛利率转化为净利率的能力,比如在疫苗丑闻中的长生医药,它产品的毛利率是挺高的,但是不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涉及大量的权钱交易,这时候他的毛利率就不能代表竞争力了,因为没有竞争啊,财务数据就是毛利率不能有效转化为净利率,因为市场竞争的成本被转移到销售费用上面了。
  第二个,注意效率的总体最优化,比如我们把苹果公司的产品售价总体翻倍,这肯定会形成较高的毛利率,但是企业能赚更多吗?不能,因为毛利率的提高不能抵消销量的缩减,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考察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才是企业竞争力的终极指标。
  四、企业在上下游的地位
  我们从收付款方面考察企业在行业上下游中的地位。
  ①从收款的角度评价企业在下游中的地位
  我们从三个方面考虑:债券的规模变化、债权的机构、预收款项
  我们经常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来衡量企业债权回收的能力和质量,其实在企业的合并报表中这个计算出来的指标是无效的,为什么呢?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债权是三个项目共同推动实现的,分别是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收款项(应付+预收),不能用这个总的营业收入去除以一个应收账款,这样就扩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其次,我们在合并报表中看到的并不是经营活动中的原值,而是添加了增值税的因素。最后,我们在企业合并报表中看到的应收账款并不是该项目的原值,而是已经减去了坏账准备。
  那么我们如何考察企业的应收账款呢?
  我们认为企业的回款状况中的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和预收款项和企业的销售策略、市场竞争地位有关系,那么我们就不再关注企业的回款速度,而更强调企业回款的质量。
  看规模。我们把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的量,年初和年末进行比较。把预收款项的量也做同样的比较。
  如果债权规模相同:企业今年没有形成新的赊账。增长,说明今年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赊账年底还没有完全收回。减少,说明企业不仅在今年的经营活动中没有形成新的赊账,还把往年的赊欠收回来一部分。
  备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债权是应付+预收
  看结构。因为票据:流动性强、质量高、可回收性强、坏账率低,特别是银行的承兑汇票,回款是非常有保证的。所以我们分析在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中应收票据的比例,可以分析企业在下游企业中的地位。
  看预收款项。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长贴《应收账款那点事》,漫漫长夜作者也是瞌睡不行了2018年9月20日星期四1:33 。为了文章的完整性,我最后稍作说明。
  一句话,预收账款反应了企业的强势地为你,多多益善。
  这三看基本上可以判断企业在收款中的地位,也即是在企业下游中的地位。
  ②从付款的角度评价企业在上游中的地位
  这个就一点,考察企业的欠款能力,分析过程同上。
  核心围绕着会计科目"存货"展开:预付款项、应收票库和应收账款。
  这种对供应商资金付款的安排,有助于企业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③总结。
  企业在上下游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收付款方面,是企业"两头吃"的能力,反应了企业的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体现在财务上面就是:企业持续的盈利能力和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所以低流动资产对较高的现金流的(有)保证,如果存在并且长期存在,它应该表明企业有一种竞争优势。(预收账款的作用以资产的高质量能力)
  五、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最终的竞争力还是要看盈利的,我们看毛利的规模,也要看毛利率,反应了利润的质量,还可以考察企业利润的构成,看看这种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比如我们考察制造业,看看他的规模怎么样,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怎么样,单位成本是不是明显低,对竞争者的比较优势有多强,等等。
  我们还应该关心企业的核心利润和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毛利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反应了企业经营资产的盈利能力。
  对于企业的控制性投资,我们可以考察子公司的经营资产盈利能力,如果子公司也有控制性投资,我们就要考察孙公司的经营资产盈利能力。我们一定要记住,企业的持续盈利一定来自于经营资产这个商业的本质。
  最后强调一点,企业的竞争力是多方面多维度的,企业的财务报表仅仅体现了其盈利方面的能力。
  六、一些会计科目的分析
  ①存货、固定资产和预收账款
  分析固定资产、预售账款和存货一定要和企业具体的经营联系起来,比如预收款项的增加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激进的营销政策形成的,存货的增加不一定是坏事,有可能是提前锁定原材料的价格以及对未来市场发展的预判,进行财务指标分析的时候,必须以营利为导向,内化到企业的经营实际中去。这里举个例子,双汇发展在2018年中报披露公司利用上半年原料价格比较低的市场状况储存了大量存货,我们认为这样的存货增加对企业就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固定资产一般是由业务引起的,所以固定资产的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应该与存货的规
  模和结构(或者业务的规模和结构)相关,并且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而企业的资源运用是要产生效益的,持续发展的企业在获得核心利润的同时,还要产生相当规模的经营净现金(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所以从固定资产规模与存货的规模之间的对应关系入手,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对于存货,关键不在于存多少,而在于周转多少,也就是规模的变化方向。但是存货的周转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企业的目的是要获取核心利润,并产生相应的经营净现金。因此,从存货、营业成本到核心利润,我们考察的是企业的效益状况。最后从核心利润的形成到经营净现金的获取,我们可以考察利润的质量状况。
  我们以固定资产为例,首先,固定资产规模增加了,结构上也一定有变化。但也要注意,固定资产一次性增加太多,容易形成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太超前就容易形成固定资产的闲置。
  其次,考察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我们通常说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规模之间的关系表示了固
  定资产的利用状况。事实上,企业在技术装备水平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固定资产规模与存货规模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联系。固定资产投入生产后所形成的不是产品的产值,而是存货的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的规模和利用率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生产的固定成本。
  我们还会发现,固定资产的规模与存货的规模有反向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
  常来讲,有这样几种可能:一是固定资产技术水平提高,或者企业在物流组织方式上有重大调整,企业不再需要那么多存货。二是固定资产增加了,但是市场在短时间内还是按照惯性发展,市场对本公司产品没有显著的增量需求,导致企的固定资产出现闲置。三是固定资产刚刚安装调试完毕,还没有投入使用。当我们发现企业的财务报表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去挖掘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而不是停留在企业财务报表的数字上。
  我们必须注意到。较高的固定资产一定会产生比较高的固定资产折旧。较高的产量有助于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但是如果产品本身在市场缺乏竞争力,那么一定会形成大量的存货。
  ②其他应收款
  在流动资产中,不可忽视另一项重要的资产——其他应收款。巨额的其他应收款一定是非经营性的运作(但是,其他应收款的支出却计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量)。因此,要特别关注巨额其他应收款对经营净现金的干扰。
  这里我们再强调一下企业控制性投资的三种方式分别是:长期股权投资,我们可以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中直接找出投资性质的资产在报表上列示的数据,这些数据意味着企业在投资上直接占用的资源,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等。我们在考虑母公司向子公司的投资中主要采取"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收款,
  当其他应收款项目合并数比本公司数字小的时候,本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金额减去合并报表其他应收款金额之差就是本公司通过"其他应收款"项目向子公司提供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也是母公司的控制性投资;预付款项,向对方支付预付款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采购双方信誉状况不明,供应方要求采购方预先付款;供应方产品畅销,供不应求,供应方要求采购方预先付款;供应方的行业惯例是对方预付款等。上述几种情形的预付款安排均不应出现在母子公司之间。如果母公司向子公司支付款项,即使是以预付款项的名义打给子公司,也应该被认为是向子公司提供的财务支持。
  概括来讲,企业通过控制性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的主要手段是:第一,吸纳少数股东对子公
  司入资。少数股东入资的累积权益表现在报表上,就是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
  第二,子公司贷款。第三,子公司的经营增长,比如子公司有应付账款和预收款项。第四,子公司经营的结果还会产生利润,从而引起子公司净资产增长。我们认为母公司的控制性投资能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管理能力和战略水准的体现。
  ③企业生产的产品面向下游市场,因此,对于毛利率的提高途径,除了要强调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外,更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要注重提高产品的内在品质,更应注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④关注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综合收益。自创无形资产无论是取得成本还是受益期均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会计处理上,一般入账的无形资产仅仅是外部购入的部分。自创无形资产大多游离在报表以外,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表外资源。这样的会计处理,使得我们很难将无形资产的规模和结构与企业的固定资产和业务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但必须强调的是,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有机结合才能使企业产生利润。因此,对企业资源管理的综合效应只能进行综合分析。总资产报酬率(利息前和税前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也可以叫股东权益报酬率,即净利润除以平均净资产),可用来考察企业资产管理的综合效应。
  这个无形资产的处理方式告诉我们,企业资产负债表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表内的固定资产可能没有充分运转,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产生折旧计提,表内的存货可能给企业带来大量的风险,应收账款还能收不回来,但是能给企业带来大量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却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入账,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个矛盾呢?
  我的解决办法是不再关注企业的市净率,转而关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因为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市盈率,此时我们再关注市盈率就可以。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经常低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规模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企业的财务报表仍然是值得我们足够重视的,企业的无形资产也经常存在明显高估的情形,并且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一样,其收益并不是常年稳定的,所以我们应当对无形资产的估值谨慎,对市净率不能视若无睹,特别是企业的资产价值是可以通过公允价值计量打的,原则上我们仍然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做决策。
网站目录投稿: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