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文章心情舒畅:因为是写自己心里的想法,把自己的认知表达出来。即使文章发表后遇到自称"国内TOP-3大学毕业"的宵小之辈想来胡搅蛮缠也不在乎!本来么能把自己心中所想的独家理论写出来就是一件十分畅快的愉悦事情。 有人觉得厚度决定安全 新手买车没经验,总喜欢带着老司机一同前往,总有"老司机"喜欢在人家4S的展示大厅里用手敲来敲去地听声音,甚至有人会直接用手指用力按压车身钢板。最为惊人的是,他们甚至会把这种"优良传统"带到国际车展上,差点被人家揍半死。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如果真被揍,除了说一句"皮痒欠收拾",也别无他法。这些按照他们的理论,车子要结实那钢板就得够硬,而钢板硬的关键就是钢板厚度要足够厚实。因此钢板厚的车在他们看来就一定是安全又结实的。起码在碰撞时不"吃亏"。 "吸能至上"派的说法 这种安全与厚度直接挂钩的理论甚至都不需要去反驳,因为在很多年前就有无数"清醒"的汽车技术爱好者们站出来说话了:汽车安全与否与钢板厚度无关,但与骨架的力学结构有关。只要骨架系统设计的合理,那么外壳的钢板仅仅只是用来"负责拉风"的。 而且他们扔出了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观点:叫做吸能原理。大概意思是说呢,车辆行驶的时候本身就携带有巨大的动能,车辆与车辆碰撞的一瞬间,双方车速就从高速直接在半秒内降低到0. 那这样一来,巨大的动能就在半秒内需要释放掉。 按照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来说也确实如此,因此两车彼此的巨大动能必须要找到出口释放出去,或者被吸收掉。那么吸收动能的直接物体就是车辆本身,因为如果双方车辆的设计都按照"硬碰硬"原则来,那么最后吸收能量的物体就成了车里的人了。 也许车辆没发生明显变形,但车里的人早已"支离破碎,死无全尸"。因此我记得在大概20年前还诞生了非常著名的一个电视采访:电视画面中,丰田汽车的高层给众人讲解什么叫做"吸能车体":他用厚厚的泡沫塑料包裹住鸡蛋然后往地下砸,鸡蛋丝毫没受损。 讲道理这似乎还真说得通。也就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丰田的高层上了电视台玩了这一出,于是就在之后的很多年里给丰田,甚至整个日系车扣上了一个"吸能车"的名号。似乎只要是日系车就一定都是"软"的,殊不知,提出吸能原理并第一个实践的,是在大家心里如同坦克般形象的——奔驰。 都别争了,我说了算! 这也许会让无数人的眼镜碎了一地,但没办法,事实就是事实。好吧,无论如何现在已经有了2派理论:"传统派"认为车子钢板的厚度决定了安全性;而"能量吸收派"则认为吸能结构是汽车安全的核心关键,只有做好了吸能规划,才能提升安全性能。 谁对谁错呢?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一起想象几种不同的情况:我手握桌球一颗,而你手握鸡蛋一枚。我们让手中之物互相重击,结果会如何?不用问都知道,桌球安然无恙而鸡蛋粉身碎骨。原理其实简单的能气死人:—— 鸡蛋成了"吸能一方",主动吸收了两者的动能。 事实上在物理定律中。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撞,确实需要有东西来吸收撞击的能量,但是往往两者中相对结构刚性差的一方,会成为另一方的"安全去囊",主动吸收掉大部分的动能。而坚固结实刚性强的一方则相对受伤很轻。——如同用锤子砸碎核桃一样。 因此,汽车的碰撞安全,其实与对方车辆的情况有关:对方车辆远比你结实,那么吃亏的很定是你。如果对方车辆的结构刚性很糟糕,远不如你,那么恭喜你,你会成为撞击后的幸存者。而你对上桥墩之类的变态玩意儿,那啥车都一样…… 作为汽车力学结构方面的专家中的专家,大虎悠我早已洞悉一切技术机密,并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一整套力学理论。只是理论过于复杂因此不在此地外露。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技术会应用到今后的大虎悠自属品牌汽车中。希望能有PPT高手前来相助。眼下先要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