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来的季节》是一部由蔡银娟执导,温升豪 / 刘乐妍 / 白歆惠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候鸟来的季节》影评(一):候鸟来的季节——自我感想 写于2013年3月2日。 不是影评的日志感想。 昨晚熬夜看了一部台湾电影《候鸟来的季节》。 典型的台湾小文艺片,节奏缓慢,结尾感人。 说道感人,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人觉得很有感触,有人觉得不过是煽情而已。 很久没有看台湾电影了。一直的追着日剧,改着错别字。昨天追的剧没有更新,翻看着有什么新电影。于是找到了这部带点纪录片似的剧情片。 看名字的时候就觉得很文艺。但是介绍上写的是纪录片,当时也没多想。以为是关于候鸟的电影呢? 但是实际上是以鸟喻人。每年冬天候鸟都会飞来过冬。不管相隔多远都会回家的感觉。 隔了一个晚上很多的感触都已忘记,只是不停哭着的时候想起了很多。 对于电影我不想说太多。但就我而言,这是个不错的片子。虽然不是完全的纪录片,但是在人物刻画上还是比较真实的。 虽然影片由哥哥和候鸟贯穿全剧。但是对我来说,真正的主角是弟弟。随着剧情的推动,弟弟被一步一步地展现出来,弟弟的形象也被刻画的最深刻。 虽然有些剧情已经猜到,但是并不觉得俗气老套。那些可爱的鸟,那些美丽的风景,还有那些简单的人们。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总觉得现在的自己无法写出以前的文字。单调,用词缺乏,毫无情感。也觉得快要丧失写字的能力了。 《候鸟来的季节》影评(二):《候鸟来的季节》:对亲人的关注也需要候鸟周期 常年全身心关注两季往来候鸟的鸟类专家林家民,自以为学业有成,具有事业向往,在现实中却忽视了家庭和亲情的兼顾。一直以来没有孩子,却不了解妻子的煎熬。乡下单身老妈和肝硬化弟弟过着清苦的日子,也很少被倾心问及。长久以来的怨言顷刻间爆发,怨恨的妻子拂袖而去,压抑的弟弟再不能忍。终于两兄弟大打出手,互有发泄后转为互吐衷肠,原来多年来,兄弟间还有一个未曾触及的伤心话题。林家民也终于明白,关注自然生息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关心家人的境况。当弟弟由于肝硬化去逝,越南媳妇生下孩子离去后,不能生育的林家民夫妇顺理成章的接手弟弟的孩子似乎就成为了天注定的结局。 影片由台湾才女导演蔡银娟和李志蔷,一对夫妻档共同执导,算是蔡银娟首部导演剧情长片。模特出身的温升豪和庄凯勋两大帅哥,还有白歆惠和台湾籍越南演员海伦清桃联合演绎。不说剧情,单是这么多郎才女貌,已经足够令人目不暇接,更何况还是一出以候鸟迁徙的规律来暗示关注家庭亲情的深刻之作。影片不仅在台湾金马奖上崭露头角,原创剧本还"获行政院新闻局100年度优良电影剧本之奖励"。可见价值非凡,意义巨大。 看似圆满,实则悲伤的结局引人深思,痛定思痛。如果哥哥能够早一点跟弟弟进行心理沟通化解心结,弟弟也不会长期饮酒染病成疾,酿造一场人间悲剧。无论事业有多大,名气有多高,最终都要回归家庭当中,品味亲情之爱。彰显饮水思源、木落归本的质朴情怀。此片继续延续台湾传统温情片的思路,不浮夸小文艺,以两兄弟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来展示亲情的重要意义,为现代浮躁都市人洗尽铅华呈素姿而做着默默的贡献。只可惜上映将近一年,关注的人实在太少,足可见,现代都市人的铅华已经厚重到难洗的程度,还需要有志之士们做出更多默默的坚持和努力。 《候鸟来的季节》影评(三):冬天起风了,因为那是候鸟来的季节 候鸟来的季节保持了一贯以来台湾文艺片的水准,让人看后久久不能平静,有人说台湾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人,我想说其实台语也很美。每个地方都有他地方的语言,用台语来处理一些感情,我想是更到位,更让人感动的。候鸟来的季节,电影的主题一般,剧情一般,叙事也一般,但是却能够直击你的心灵,让人感动。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镜头的语言,台湾的导演很擅长这样一种文艺的镜头语言,很擅长通过镜头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的镜头做的非常细腻,让人感动。像从家雄吸烟的嘴、手、鞋、然后慢慢移动到修表的工具,这都是镜头语言交代给我们的。还有两兄弟吵架的画面,是隔着一个墙拍摄的,镜头从一个窗户后面往外拍,传达给我们的镜头语言是多种多样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当然演员的出色表演,也是电影感人的一大部分因素。电影的题材本来就感人,但台湾文艺片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自由的转换城市与乡村的话语,把台湾人的现实生活就摆在你面前,让你去阅读。 更想回归到影片来,剧情很简单,兄弟之间的感情是主线,家明和五静的感情穿插其中,我更想讨论的是生与死的问题,这也是本片隐藏的一条主线。爸爸的死,导致家明和家雄的矛盾,也是兄弟间出现分歧的起点。以死作为故事的起点,然后家雄的死为本片的高潮,最后以孩子的出生结束。孩子的新生冲淡了家雄的死亡,兄弟之间矛盾也由家雄的死亡嘎然而止,但是兄弟之间的感情却由孩子新生而继续传递,这也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之一吧。 最后,两个象征意义物件表和耳环。表是代表时间,家雄很在意那个表,其实他并不在意表本身,他更在意的是父亲对他的爱,最后家明把表和家雄的骨灰一起存放,是表达他对家雄的爱,也是希望父亲在那边能够一样毫无保留的爱家雄。耳环其实是一种对孩子身份的认定,因为是家传的,从内心深处五静已经认定家雄的孩子为自己亲生的了,她会毫无保留的给予她最大的爱。 《候鸟来的季节》影评(四):《候鳥來的季節》(Stilt - 2012) 題材故事立意誠懇,攝影美,鏡頭也有基本的電影感,演員表演認真值得一看。就是劇本的敘事和台詞完全是台灣電視劇的寫法,看到中間會讓人晃神。另外配樂的質感也滿差的。我想導演也不是沒想在敘事手法上下功夫,有些段落不用台詞而是用鏡頭交錯省略來交待一些劇情轉折和角色的夢境與幻想,但成果不是很平淡就是有些混亂,沒什麼氣也沒什麼風格。 劇情是讓人可以有很多意在言外的解讀的,但劇本大都只處理很表面的東西,避重就輕地把許多線給收掉,彼此間的連繫與加成效果都不太強,讓故事的力道流失了不少,很可惜。 其實看這部片時我想到《妙媳婦見公婆》(Junebug),裏面都有城鄉差異,回鄉的矛盾心情,也有兄弟和妯娌之間的對照,Junebug讓一切盡在不言 中,當然有著某種美國文化的挖掘。候鳥來的季節則是台灣的版本,意境和火候都差了很多,但意思到了,而且電影走向更通俗劇,所以方向有點不同。兩兄弟大打出手是必然的,而Junebug更安排一場戲讓鄉下的弟弟因會錯意而勾引哥哥城市來的妻子,這是台版倫理劇不會走的方向。 片中溫昇豪和白歆惠夫妻感情不合,電影演到後來變成好像只是因為妻子無法懷孕造成的,但我會比較傾像解讀成溫昇豪的角色他逃避對老家的情感責任,同時也逃 避他對妻子的家庭責任,這在象徵意義上間接造成了他的出軌和白歆惠的不孕。而他們對生育下一代的焦慮或放棄,對照到弟弟莊凱勛為了傳宗接代去越南買了個新 娘,這除了反應台灣人口血源的變化之外,我想多少也反應了某些台灣人的精神狀態。 因為鄉下的父母和弟弟的犧牲換來溫昇豪可以讀大學,但他還是無法回報家人對他的期望,連帶他也無法回應妻子對家庭的渴望,這一切世代間的徒勞造成了這失能的男人。他最後是和弟弟大打一架之後,才比較可以面對自己的責任。 而妻子白歆惠對懷孕的執念,劇情交待是因為她自已身為領養的小孩,所以對擁有血源的親子關係有強烈的渴望,這可不可以有什麼政治聯想就再說了,不過最後在 病房的一席話就讓她改變心意就顯得有點廉價,這和溫昇豪的出軌及婚姻問題也應該沒直接關係,但她一放下對擁有親生小孩的執念,她同時也就原諒了溫昇豪,這 感覺就淺了。如果有如Junebug最後一幕妻子把手放在丈夫頭上的那種處理,代表妻子對丈夫內心的某種理解,或許會更有意思。 (後來發現劇情可能是白歆惠原本不知道領養這件事,因為劇本這邊相對對白較少,沒有去澄清她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所以讓觀眾自行去理解。我的理解是上面我說的那樣,如果她面露驚訝是因為她發現她是領養的,這邊顯然就少了一場戲,而且也說不通她的心理狀態。感覺這場戲有些失誤。 當然也可能只是因為她單純地想要自己的孩子,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很正常的想法。但這執念放在戲中所沒太多意義了,一般來說很多戲劇會安排妻子想透過懷孕來挽留丈夫的心,但這邊顯然不是這樣。想想也許是我嘗試想串連所有故事線所以有些過度解讀,劇本本來就沒其他的意思,如果是這樣,這也不過就是部八點檔。) 劇本安排了兩個道具做為對照,一個是白歆惠外婆傳下來的耳環,一個是溫昇豪父親給他的手錶,這兩個東西都代表了家族血源放在他們身上的千斤重擔,最後透過 新生兒的誕生把兩個家族更緊密的結合成一起,也是一個失根的人和一個離鄉的人承接了身在底層的弟弟留下的遺腹子,繼續延續了家族的生命。這才是家庭倫理劇 要處理的題材。 弟弟莊凱勛這邊,既然家族犧牲去成就的哥哥都失能成這樣,弟弟當然更慘到連身體都失能了。他到處做苦工的畫面,還有那不斷下陷不斷淹水的家園,在電影鏡頭 的處理下都滿有象徵性。於是這不只是角色個人的悲劇,更是台灣底層的悲劇。劇本最後沒有去挽救他的生命,哥哥只能無奈地送葬,多少也反應了現實? 我是覺得他這個角色有點太悲了,但這是電影的根本設定。角色還滿純真浪漫的,忘不了舊情人,還願意成全越南妻子,可能是太悲情了,放棄了去掙取什麼東西,連命都不要了。後來他還夢到妻子,但兩個人的感情電影裏基本上沒處理,所以也有點失敗。 《候鸟来的季节》影评(五):这才是我们的生活 候鸟不语,每到冬天,便会南迁到台湾过冬。 芳香青草地,高高的芦苇,在风中摇啊摇,吹皱一池涟漪。 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和台湾的湿地一样温润的男孩子,他和亲人的故事。这个男孩,叫林家民。镜头不疾不徐地转换,节奏很慢,音乐很柔和。可是再安静,矛盾还是来了。一点一点,抽丝剥茧。 林家民似乎有很多的秘密。他总是怕回云林的老家;他给弟弟结婚筹钱,他的弟弟却从不跟他说话;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可是不能生育的问题,让他们的矛盾一次次压抑地爆发。 然而他呢? 他总是轻皱着眉头,温暖地笑着,温文尔雅的气质由内而外,像一个最完美的偶像剧男主角。但这不是生活,纵使他再想做得完美,也敌不过时间和人性挑衅的嘴角。 他崩溃了,崩溃得毫无预兆。新来的志愿者女孩,他们每天在一起照顾候鸟,然后在一次无意的身体接触时,他吻了她。仿佛这样便能忘记同妻子愈来愈频繁的争吵。打开的汽车后备箱,框住的镜头,像被禁锢的情感。 林家民的妻子离家出走了,外表精致的生活撕坏了一个口子,败絮似乎飘摇而出,暴露在了阳光下。然而,这些矛盾不解决,败絮不拿出,又怎能找到内中深埋的本初。 是潘多拉的盒子,也是多啦A梦的时光机,痛苦混着甜蜜,倾泻而出。 而这部电影中,最让我叫彩的是林家民的弟弟,林家雄。 电影中,林家雄总是不说话,不修边幅,穿着打扮和神情,都是生活最底层、出卖劳力的男孩子模样。 按说,这样的男孩子会让人觉得阴郁、害怕,或许还会想要躲闪。可是林家雄的眼神,像一只鹿、又像一只鹰,混合了温存、坚强和伤感。 对着镜头的时候,犹深深的井水,望不到尽头。 家雄总是为朋友着想,朋友问他借钱,他从不拒绝。还在母亲面前为他们开脱。 妻子和前男友有所往来,他不责怪,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离婚,放她回越南。即使,他很爱很爱她。因为他知道妻子的不易。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段情节是,林家民和妻子含樱回到家民的云林老家。吃饭的时候,家民的母亲念叨起含樱怎么结婚这么久,还没有孩子。老人家总是这样,言无避讳,又理直气壮。家民和含樱低头扒饭,饭桌上的气氛尴尬得让人恨不得起身就跑。这时候,一向沉默的家雄打断了母亲的喋喋不休,并夹着肉菜来了一场活色生香的模仿秀,我笑疯了,饭桌上的人也都笑了,饭桌恢复了本来其乐融融的景象。 家雄从什么时候起,再不跟哥哥讲话。直到最后,被医生告知肝硬化严重,生命无几,而不知情的哥哥又在此时怒斥自己的颓丧。他同哥哥打架,倒在地上,无法抑制地痛哭和倾诉。心结打开。那场撕心裂肺,让我佩服得永远记住了这个演员的名字——庄凯勋。 家雄和家民的矛盾,说起来也简单。我知道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哥哥和弟弟。哥哥和弟弟同读一所高中,哥哥成绩很好,是个班干,活泼开朗,能言善道,在同学和老师中人缘极好;弟弟成绩很差,内向羞涩,不善表达。有一次,爸爸去学校看望两个孩子。买了三个西瓜,两个给哥哥,一个给弟弟。在哥哥的宿舍中坐了半个小时,聊了许久才走;而在弟弟的宿舍中,坐了几分钟便走了。 家民和家雄的关系,与这个故事的性质类似。 这样慢节奏的电影,让人印象深刻的总是一个又一个琐碎的细节。说不清,道不明,只是曾经经历过的人,会找到深深的共鸣。 看完电影出门吃饭,夜色沉沉,风吹来的时候,忽然一瞬间委屈得泪流满面。我想起小时候,冬天,鹅毛大雪洋洋洒洒落着,白雪皑皑中,他从远处走来,我屁颠屁颠地跑过去,看他扬着手里新买的手套,宠溺地笑:"看,给你买的。" 渐行渐远的十年,一年一年,化成玻璃,隔住曾经的熟悉与放肆。纵使心底深处,仍然亲密无间。 这种慢节奏的电影,我很喜欢。故事很复杂,远不止我讲的这些;故事也很简单,不过是我们或多或少经历的一些片段。最后的结局,小煽情,小甜蜜,小温柔,小遗憾。 如果可以,谁又愿经历这些,谁需要所谓的沧桑过后的成熟。可这些,才是生活。生活永远是抱着手臂、勾着嘴角站在一旁,挑战你的柔情,也抚慰你的绝望,时而蜜糖,时而砒霜。你高兴了幸福了,也不能停下脚步;你伤心了厌倦了,也要继续往下走。 儿时写着彼此名字的网球,也只有出现在梦中了吧。 它散落在草丛里,我捡起它,一瞬间便成了大人。我回过头,拿着球想对你炫耀,风如此温柔地拂过脸颊,阳光晒在皮肤上,汗珠闪着光,可是你呀,你却为什么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