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看爸爸去哪儿谈儿童依恋心理


  最近大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以新颖的亲子节目的形式带给观众不一样的综艺节目视角,从节目播出后的火热程度来看,观众们对于这样一档真实生动、真情流露的节目是很买账的,恰恰说明了广大观众对于这样旨在表现亲子互动,有教育意义的娱乐形式的需要。有人评价,这绝对是一档"催促当代人结婚生子的正能量节目"。从节目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年龄大小,不分男宝女宝,小朋友们都对父亲有着强烈的依恋。那么幼儿为什么会有依恋心理呢?面对孩子的依恋,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知馨国际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专家帮你支几招。
  依恋是一种寻求亲密的举动,依恋的对象可以给儿童带来安全感。儿童依恋家长的原因并不只是家长可以提供食物,这还是一种儿童最初的社会性的表现,通过建立与家长的依恋关系来满足儿童与人交往、与环境融合的心理需要。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有很多种,家长不同的养育风格会造就和孩子之间不同的依恋关系风格,根据儿童的行为表现,依恋关系可以分成三类。
  一、安全型依恋。安全依恋于家长的儿童,当家长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家长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家长返回时高兴。当家长可以亲近、能够响应和以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型依恋。节目中林志颖父子就是典型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小Kimi刚开始不能离开爸爸单独与小伙伴进行活动,但只要是爸爸能一起参与的活动,他就会表现得很积极。
  二、焦虑-抵抗型依恋。这一依恋类型的儿童会对探索行为及陌生人感到焦虑,即使家长在场亦如此,家长的离开更会使儿童极端沮丧,家长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的心态:寻求与家长的亲密但在家长开始关注时进行抵抗。这种依恋风格源于家长会忽视儿童的某些需要,更多是通过自以为是的想法来关注儿童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
  三、焦虑-回避型依恋。这类儿童会回避或忽视家长,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家长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这种依恋风格源于家长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认为自己表达出来的需要不会影响到家长。
  儿童依恋的关键期是6个月-18个月,这种依恋关系会稳定地延续下去,并影响他之后与人交往的能力。当儿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时,他会认为人与人是能够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同样会与其他人建立这种良好健康的关系,会用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别人,会显示出更友好的合作,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依恋,其实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如果没有建立好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很可能导致孩子将来各种心理和个性上的问题。
网站目录投稿:如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