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年太空遨游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2001年:太空遨游》
  1968 彩色片(宽银幕) 160分钟(1972年重新发行时为141分钟) 英国霍克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 阿瑟·克拉克(根据阿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说《哨兵》改编) 摄影:杰弗里·昂斯沃思 约翰·奥尔科特 主要演员:基尔·杜利(饰戴维·鲍) 加里·洛克伍德(饰弗兰克·普尔) 威廉·西尔威斯特(饰海伍德·弗洛伊德) 本片获1968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特别视觉效果奥斯卡金像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美工奖
  【剧情简介】
  影片开始,银幕上打出字幕:人类的黎明。
  大约在400万年以前,大地一片寂静。动物的白骨散落在荒凉的土地上。在这片一望无际的旷野上,生息着人类的祖先——类人猿。他们跟史前时代的动物群进行搏斗,以求生存。
  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神秘地竖立在大地中央。一群类人猿围着它又跳又叫,兴奋异常。他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向它靠近,一个类人猿先用前爪轻轻抚摸,在确定无害后,他们一拥而上,又是抚摸,又是"拥抱",欢乐不已。
  在黑石板的点化下,类人猿首次学会使用兽骨当武器和工具,带来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类人猿用兽骨杀死其它动物,为自己猎取食物。慢慢地他们之间也用兽骨进行搏斗,自相残杀。这时,一根兽骨扔向空中,立即化作一艘宇宙飞船,人类进入了2001年。在古典交响乐的伴奏下,人类从史前跃入太空时代。
  "猎户座"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宇航员通过监视器与地球上的家人联系,互祝幸福。飞船里明亮、宽敞、整洁、舒适。
  宇宙飞船飞临月球。五名宇航员,乘坐登月舱,来到神秘的黑色石板面前。一名宇航员像类人猿一样,伸手抚摸石板,未发现异常现象。突然,石板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大家好像头部被电击一样,失去平衡,站立不稳。尖叫声指示的方向是木星。接着,飞船向木星飞去。
  地球上的记者通过飞船上的监视器向宇航员(均为博士)进行采访,询问到木星探险的有关情况,并祝他们旅途顺利。飞船上有个试验项目是研究在冬眠状态下,人的生命最长能维持多久。参加这一试验的有三名宇航员。
  飞船的中枢神经是一台名为哈尔—9000的智能电脑。它能像人一样进行思维和说话,具有人的感觉和感情。它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电脑,绝对精确,非常安全,从不说谎,从未出错。它被看作是飞船上的第六名宇航员,监护已处于冬眠状态的三位宇航员。哈尔一9000在回答"你由人操纵是否感到不舒服"这一问题时说:"我与人合作得很好,很愉快。"
  宇航员弗兰克的生日是在飞船上度过的。地球上的父母在家中为自己的儿子准备了生日蛋糕和礼品,通过监视器祝贺儿子生日愉快。哈尔也向弗兰克表示祝贺。
  有一天,哈尔问宇航员戴维对这次太空探险的神秘任务有没有产生过怀疑。哈尔认为,这次探险从准备工作开始就在绝密状态下进行,令人不解。戴维并不知道这次任务的真正目的,没有回答。后来,哈尔告诉戴维和弗兰克飞船的通讯系统——天线——出现故障,他们打算到飞船外面进行检查,而地面控制中心却否认故障的存在。两人意识到哈尔企图摆脱人类控制,便密谋关停哈尔智能电脑,由人驾驶,继续完成到木星的探险任务。但哈尔懂唇语,从两人的嘴唇动作中得知他们的秘密计划。这时,弗兰克离开了飞船,哈尔乘机切断其生命线,使其在太空中漂浮。戴维乘坐太空器离开飞船去拯救弗兰克,但未成功。当他返回飞船时,哈尔却关闭了舱门,使他无法进入。戴维只好利用太空器上的机器手强行打开飞船舱门,再利用爆破带弹回了飞船。此前,哈尔已将三名处于冬眠状态的宇航员杀死。
  戴维进入飞船后,决心为死去的宇航员复仇,开始拆除哈尔的智能软件,置其于"死地"。哈尔紧张了,承认自己作出了错误的决定,表示愿意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帮助戴维完成木星探险任务。但戴维不顾哈尔的恳求,继续拆除其智能软件。在这一过程中,哈尔不断呼叫:"我的脑子完蛋了。我感觉到了。我害怕。我害怕。"
  戴维在战胜哈尔后,用人工操纵飞船继续向木星飞去。当他到达木星附近时,地面控制中心告诉他,18个月以前在地球上发现了智慧生命的第一个证据,就埋在黑色石板附近40英尺深的地方。这就证明黑色石板与人类起源有关,同时石板的渊源又与木星有关。400万年前,黑色石板就已存在,但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石板的来历与目的。飞船到木星的任务就是要设法解开这个谜。
  飞船在木星附近的太空飞行。突然,黑色石板也出现在太空中,与宇宙飞船一起在太空遨游。一声巨响,飞船被打入五光十色、如梦如幻的无垠空间中去。接着,戴维回到了1700年前的一间中世纪卧室里,成了一个百岁老人。然后,黑色石板又在卧室里出现,向床上移去。最后,一个新的生命——宇宙胎儿——诞生,并向地球的方向漂浮过去。于是,一个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开始了新的征程。
  【鉴赏】
  《2001年:太空遨游》是库布里克创作的对未来进行哲学思考的三部影片中的第二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其它两部是《奇爱博士》(1963)和《发条桔子》(1971)。这三部影片是他创作高峰期的著名三部曲,也是他艺术成就上的三部代表作。
  未来怎么样?是库布里克在本片中提出的一个尖锐问题,也是人类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意味深长、富于哲理、发人深省的问题。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爵士(1478—1535)在他的名著《乌托邦》(1516)一书中,描写了一个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实行共产主义的公有制,普及教育不分男女,宗教信仰绝对自由,人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他把这种社会叫做"乌托邦",意即没有的地方。这种乌托邦文学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的作品《共和国》。所有乌托邦文学的共同特点是给读者描绘出一个理想的完美世界,纯洁、理智、秩序为其特征。到了20世纪,由于反乌托邦文学的兴起,乌托邦文学所制造出来的未来世界模式也随之消失。但是,奇怪的是这一模式在电影中,特别在科幻影片中,不但存在,而且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究其原因,也许是在电影制作中重复比创新容易得多。
  50年代及以前的传统科幻片在描绘人类未来的影像设计上或在描写"先进的"外星文明方面均以整洁、宽敞和秩序为其表象。金属、玻璃、塑料构成未来世界的物质实体。高效和进步是这个社会的特征。在这些影片中,我们看不到木制的东西。服装是统一的、整洁的、紧身的。人类聚居地宽敞明亮,秩序井然。除了在描绘广阔无垠的外层空间外,很少使用深色影调,大量运用高调画面,给人以明朗、纯洁的感觉。总之,传统科幻片像乌托邦文学一样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世界的美好景象。
  库布里克在这部影片里一反传统科幻片的模式,对未来社会作了不同的阐释,得出了悲观的结论。在本片中,从表象上看,"猎户座"宇宙飞船宽敞明亮、秩序井然,看不到任何木制的东西,宇航员着装统一、紧身、一尘不染,与传统科幻片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思想内涵上看,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不是一部单纯追求票房价值的普通太空探险片,而是一部探讨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富于哲理的影片。库布里克考察了人类进化的整个过程,从人类起源到太空探险,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人类应有的位置,结果随着新物种——宇宙胎儿——的诞生,旧物种——地球人——走向灭亡。在这里,库布里克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尽管地球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使自己拥有了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科技力量,尽管作为地球人的优秀代表戴维在与哈尔—9000智能电脑的搏斗中取得了胜利,但人类连同现代科技的最高成就宇宙飞船一起却被一块"像上帝一样的"不可抗拒的黑色石板撞进宇宙深处而消失。由此可见,在库布里克看来,人类未来面临物种进化的严重挑战,而作为旧物种的地球人在这场挑战中必然会被作为新物种的宇宙人所击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结果。
  库布里克关心人类未来命运的这种忧患意识在他所创作的对未来进行哲学思考的三部著名影片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映。在《奇爱博士》里,五角大楼的椭圆形作战室,由电脑控制的巨幅地图,巨大的B—52战略轰炸机,装备先进的空军基地是现代社会高效和进步的表象,同时又是失去控制和失去理智的象征。换言之,这一象征社会进步的高效结构却变成了制造死亡的有效机器。在《2001年:太空遨游》里,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科技力量已发展到太空探险阶段,结果却使人类在神秘力量面前无能为力地死去。在《发条桔子》里,库布里克通过阿历克斯这个形象向我们具体地展示了未来社会的可怕景象,说明色情与暴力是未来社会无法摆脱的两大毒瘤,只好听其自然,任其发展。
  库布里克以一个艺术家的犀利目光,通过自己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种种矛盾和丑恶现象,但又受到自身阶级的局限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束缚,找不到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结果必然滑向悲观主义、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从而对人类的未来作出悲观的描述。
  影片里,神秘主义的具体体现是那块具有象征意义的黑色石板。这块石板像上帝一样拥有不可抗拒的巨大魔力,历史的进程由它摆布。它教会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如何使用工具争取生存和如何使用武器进行杀戮,它引导人类进入技术完善的世界,它把地球人带到一个超越人世和宇宙而存在的无垠空间。既然历史的进程完全由这一超自然的力量来控制,人类只好处于任其摆布的被动状态。人具有智慧,聪明绝顶,能制造出像哈尔—9000这样的智能电脑,并在其失控的情况下将其战胜,但在神秘莫测的力量面前却无能为力,结果被更高级的物种所取代。
  神秘的黑色石板本身就是矛盾的化身,它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又是妨碍社会前进的阻力。类人猿触摸它,于是学会了使用兽骨作为工具,这当然是进步的象征,但首次接触就学会了用骨头进行屠杀,这又是破坏的开始。影片里的几个特写镜头让类人猿的一只巨大前臂占据了整个画面,手里握着骨头,猛砸地上的白骨和其它动物,预示着人类野蛮行为的到来。库布里克为了减缓人们对类人猿野蛮行径的反感,特意安排了让它们受到攻击从而被迫进行自卫的镜头。但是接下去的镜头又描绘了类人猿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而自相残杀,隐喻人类嗜杀成性,未来的社会是个充满暴力、从屠杀中寻找乐趣的社会。在自相残杀的过程中,一根兽骨抛上天空,立即化作一艘宇宙飞船,人类一下子从蛮荒时代进入太空文明,对历史的进程作了最简洁的概述,构成电影史上一段非常著名的剪辑。但是,这一飞跃却加速了人类的灭亡。如果说类人猿为能学会使用兽骨当武器而欢呼雀跃、兴奋异常、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心情的话,那么在集人类科技大成的宇宙飞船里,我们却看不到宇航员的欢乐与激动,他们只是被动地从荧屏上接受各种信息与数据,甚至从地球上传来的家人问候也没能让他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库布里克有意这样安排,因为在他的构思里,人类正是乘坐先进的宇宙飞船走向死亡,当然也就没有欢乐可言。
  影片里,神秘的黑色石板总是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巨大石板的第二次出现是在月球上。五名宇航员离开飞船,走到黑色石板面前。当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用手轻触这块石板时,他的动作与类人猿触摸石板时一模一样。显然,在这里,库布里克通过隐喻告诉我们,人类的发展历程依然是在神秘石板的控制下进行。这时银幕上出现"木星任务"、"18个月以后"等字样。接着,"猎户座"飞船已经向土星方向飞去。可是,人类并没有飞向美好的未来,相反,人类却驶向死亡。
  首先向人类挑战的是宇宙飞船的中枢神经、人类自己制造的哈尔-9000智能电脑。正是这一最安全、最可靠、最先进、与人合作最好的电脑却起来反抗人类的控制,非置人类于死地而后快。它先杀死正在进行科学试验已进入冬眠状态的宇航员。然后又杀死弗兰克,并企图将戴维永远留在太空里。不过,在激烈的人机对抗中,人最终还是胜利者。而当胜利者戴维驾驶飞船出现在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附近时,突然黑色石板又再次出现。随着石板第三次神秘地出现,人类的末日终于到来。
  库布里克安排了这样一个哲理化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戴维在瞬息万变的太空中迅速老化,接着宇宙胎儿诞生,暗示人死后复生,但又不是简单的再生,而是宣告人这一旧物种在经过黎明——衰老——死亡的进化过程后已不复存在,一个全新物种取而代之,使宇宙生命得以延续。现在,宇宙胎儿继人类之后在太空遨游,不同的是,他不受任何物体的阻碍,也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自由自在,任意翱翔,但同时他又极为孤独,毫无力量。我们不禁要问:他为何在太空翱翔?谁又给他指引方向?问题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显然,操纵我们人类和宇宙胎儿命运的都是一种超自然的智慧力量。但操纵宇宙胎儿的智慧力量是否仍来自那块神秘的黑石板,还是别的什么力量,影片没有说明,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网站目录投稿:若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