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6月1日起,国家对童车类、电玩具类、塑胶玩具类、弹射玩具类、娃娃类和金属类玩具等6大类玩具产品强制实施3C认证。然而从近日各地市场的情况来看:北京、太原、沈阳、杭州、广州等各大城市所售玩具中拥有3C标志的玩具并不多见,甚至在一些城市里有近九成的玩具都没有3C标志。一个国家强制性认证标准,在从推行到实施近两年的时间内,为何遭到市场的"冷落"?该政策的出台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C认证遭遇市场监管难题。3C强制认证的出台是为了提高儿童玩具市场的门槛,从一定程度上来保障儿童玩具的安全,从而将劣质产品挡在门外。但儿童玩具行业资深人士王虎(化名)认为,现行的强制认证对整个儿童玩具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中国生产的儿童玩具60%是销往乡镇,而这一市场恰恰是监管的薄弱区。 据王虎介绍,目前中国生产的大部分玩具所走的都是批发渠道,只有不到10%的销售量是从卖场中产生。大部分儿童玩具通过大流通渠道最后销往乡镇,而一部分销往学校的食杂店,甚至一部分在小地摊中销售。在这些环节中,从厂家到渠道商,再到消费者,没有一个要求有3C认证的,这就造成了整个产业链条对3C标准的漠视。 中国玩具协会张小姐表示,目前称得上企业的儿童玩具厂有8000多家,家庭作坊式的儿童玩具生产厂更是不计其数,很多家庭作坊式的儿童玩具生产厂只有一两台机器,找一两个工人就可以生产了,质量根本达不到标准。由于他们选择的销售渠道主要是批发,因此使监管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玩具生产企业(目的是增加税收),在监管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认证费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虽然一些中小企业在认证上可以"钻监管的空子",但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却不得不为认证带来的成本增加而苦恼。 据了解,目前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包括申请费、工厂审查费、批准与注册费、监审复查费、年金、认证标志费等多项。如果整个玩具厂所有产品全部获得认证,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更多。 一家儿童玩具负责人李先生表示,每年他们厂都有几千个儿童玩具品种,仅认证这一笔费用就增加了企业很多成本,从而使企业目前的利润仅有5%~8%。另外,儿童玩具产品的更新换代比较快,一两个月就要更换新产品,这也使得认证难度加大、成本加大。 成本上涨带来的就是价格上涨。据红孩子网站CEO徐沛欣介绍,有3C标志的和没有3C标志的价格会差好几倍。据悉,从今年开始,儿童玩具的采购价上涨了近30%,除了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塑料)上涨之外,认证增加的费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的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对童车类、电玩具类、塑胶玩具类、弹射玩具类、娃娃类和金属类玩具等6大类玩具产品开始实施3C认证。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玩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