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保证。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敬业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技能的高低,对学生专业态度的养成、专业技能的掌握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职校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通过个体支持,促进教师群体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教师的培养工作中,中等职校管理者应该明白教师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因材施"培"。在面向教师群体培养的基础上,各教研组应重视对老师的个体支持,即定期评估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教学情况,了解其技能的熟练情况、专业强项及需要帮助的方面,根据其不足给予指导。评估的手段,或采用学生评价,包括问卷法、定期访谈等;或有目的地举行教师操作技能展示、说课、汇报课等,这些手段均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更深层次地了解每位专业教师的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各专业教研组要采取个别辅导、集体备课,小组试讲的方式,给予适时的、针对性的指导。例如,电子专业的教师在讲授电器维修课时,可组织本教研组教师互相听课。授课人进行电器实体维修的操作展示,让参与评课的教师查找一些细节问题和不足,如内容如何安排才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操作时动作技巧的运用及注意事项,电器维修中一些故障的发现和及时排除法。这种共同"会诊"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授课者的水平,而且对在场的每位专业教师,也会收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效果,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群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通过技能"比武",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与交流的平台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通过实践,教育对象可以获得更加显著的学习效果,当教育对象有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其学习。中等职校的专业教师,经常参加教学基本功及专业技能比赛,可以促进其成长,已得到验证。在每年举行的"红五月技能展示节"上,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专业教师的技能操作大赛是常设项目。在这一平台上,教师无论从教态、教案准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还是实际动手操作等多方面来充分展示自己,既是角逐,又是交流。这样的展示机会,不仅锻炼了每位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增强了他们教好学生的自信心。每次比赛后,都会有一批教学能手、技术能手脱颖而出,学校积极推荐这些教师参加县、市组织的专业教师教学和技能比赛,大大激励了专业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以评促教,充分发挥评价反馈的激励作用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改善教育管理以及为教改决策提供依据。作为中等职校的管理者,首先要坚信每位教师都愿意尽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其次要在全体教师中形成一种理念,即教师因学生存在而存在,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因此,应加强教师在思想转变和角色转换方面的教育。而作为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其教学活动的评价,反思学生的评价意见,并作为改进工作方法的依据。在此前提下,教学评价才能积极发挥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的作用。根据相应的评教标准,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学生评价、同事评价、专业评价三种,各项满分为100分,分别对各项评价设置50%、30%、20%的权重,合计后对前5名的教师给予表扬,并授予"学生喜欢的教师"称号;对后5名的教师,学校与其共同分析学生的意见,共同探讨改进策略,综合学生及同事对每位教师的评价,将学生及同事认为的优、缺点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进行反思,从而体现出评价反馈的激励作用。 四、通过以老带新,让新手尽快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是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笔者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走到专业教师的岗位。为了尽快使这些新人从"院校人"角色转换为"职业教师"的角色,学校一方面大力实施"青蓝工程",试行导师制,即采取"老带新"的方式,开展"一帮一"结对活动;另一方面,根据新专业教师个人的爱好、特长,有目的地训练其专业技能,尽快地让他们熟练运用本学科的教学设备、设施;在教学上,原则上安排新教师专心一门课的教学,且必须连续两年方可更换;在学生技能考核时,安排新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技能考试,同样来评分。这些举措有利于加快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科专业技能的快速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