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处暑,和刘耿兄往访刘墨博士。在京北一个大的社区里,刘博士的居所高居顶楼,满壁图书,坐拥书城。我们的谈话从天气开始,正是三伏之尾,天儿比较热,可是刘博士是不用空调的,干脆就不装。能在没有空调、装满书的房子里认真读书,能忍得住酷暑,耐得住寂寞,是真读书人。刘博士当然是读书人,资深读书人。我们随着刘博士巡礼他的四壁图书,不时抽出一两本来,做一番评论。我是受不了热的,一会儿便汗流浃背。刘博士习惯了自己著书的环境,不出汗。再看刘耿,也是气定神闲,不出汗。打小我便听到过很多关于刻苦治学的故事,扪心自问,我是受不了苦的。以我的这次侧面观察,使我认定:刘耿兄是真读书人。 认识刘耿的朋友都知道,这位脑瓜锃亮的山东汉子,又是行伍出身,完全能用彪悍一词来形容他。然而,刘耿给人的印象却是温和的,温文尔雅。何也?读书使然。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甚而能变换人的骨相。这话是曾国藩说的:"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有关读书的好处还很多,据说颜如玉、黄金屋什么的尽在其中,此不赘述。 我的云社寓所在北京的高碑店,刘耿的集虚斋也在高碑店。我们是一个村的邻居,相互经常走动。他常在晚上来云社坐茶,我们通常会聊到很晚,当然了,有时候我们也打乒乓球。说到打乒乓球,刘耿可是高手,软硬兼施,凌厉骁勇,我不是他的对手。但是,打乒乓球,我们是都会出汗的。顺便说一句,我的云社展厅放了个乒乓球台,高碑店附近住的艺术家朋友们,常来挥拍挥汗,锻炼身体。一般,打完球,夜深人静了,我俩还会再聊一会。谈老庄、儒宗、佛家公案,聊书画,古法、传统,聊老莲、八大、宋画,也聊市场、时俗、当代艺术……最近刘耿在读史,要重温《资治通鉴》。这是个巨大的读书工程,我佩服他的胆略。 我们说,中国书画其实是离不开读书的。中国绘画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哲学、文学、史学等学科,尤其与古典诗词关系密不可分。外国画讲究科学,人体比例、解剖、色彩、光线等。我们的中国画,说到画人物,便需要通史学、礼学和服饰学。你画宋代人物,穿明清人衣服一定会贻笑大方。画山水便需要通点道家哲学,懂点堪舆风水、阴阳向背等,这样画出来的山水,方合乎道。花鸟虫鱼,自然和生物知识密不可分,离不开观察体验。画家是不能离开书法的,尤其是写意画,写意画家如果不懂书法的话,永远不得门径。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书法功底有多深,绘画就有多高。好了,作为一个中国画家,这些门类的学问够钻研一阵子了吧?实际上才是刚入门呢。王安石有诗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艺之成,其难也夫! 名画家陆俨少先生曾经提出来画家于治艺需如何用力:要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还有人提得更客观,要七分读书、二分写字、一分画画。前两天和刘耿探讨这个问题,我们的意见一致,都赞同后者所说。 刘耿,生于壬子,古琅琊人,少有异秉,笃好书画,尤勤于读書。弱冠从军,转业归故里,不改其志,痴嗜笔墨,好学不辍。琅琊未能畅其志,徙地京、杭,转益多师。其先后师从陈绶祥、季惟斋二位先生。一南一北,两相对峙,是当代的两位高人、两座山峰。刘耿负笈北上、南下,辗转于陈、季二师之间,受益匪浅。其从二师学者,得到最多的,也是最根本的,便是如何读书。此诚治学治艺之不二法门也哉!前日我们聊起山水画史,刘耿如数家珍,聊到一件史实,能直指当代某君所作山水史的舛误,能见真学问,也见真性情,诚慧心人也。 在画事上,我喜欢刘耿笔下的竹,旷朗而姿畅,潇散而有致,得整饬深雅之韵。山水是刘耿最擅长者,摹古而能达意,以至于遣怀怡情,直抒胸中块垒,诚此中高手也。无论立轴横批、短册长卷,展开来便有拂拂文气,扑面而来,盖因书卷气充盈其间者也。人物画取法宋元,于明清人,最膜拜陈洪綬,能得老莲疏简散逸、旷古高迈之意趣。 刘耿于书法,多习二王帖学一脉。于右军兰亭、虔礼书谱用力尤勤。以我拙眼,倒是看到其书髣髴有几分雅近老莲。当代逸士某翁评近现代书画家,有论及谢稚柳氏者。谢氏于书画,均顶礼陈老莲,然而终无大成。何也?此翁一言道破:"脱化过早"。我曾与刘耿兄议,书法何妨学老莲?刘耿淡淡一笑,未置可否。想来是认定取法晋唐为正脉,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焉。志当存高远,我钦佩刘耿兄,也尊重刘耿兄的选择。 前人评陈老莲画曰:"楚调自歌,不谬风雅。"刘耿兄雅人深致,吉人天相,假以时日,定能雅调自歌,声闻高远。 乙未中秋节前夕于中州十笥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