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读后感锦集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是一本由梁启超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精选点评:
  ●这本书就是《李鸿章传》,闻名已久,终于购得拜读,依史做传,褒贬都俱
  ●要想了解中国近代史,李鸿章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要想了解李鸿章,读梁启超写的这本传记是最好的选择。记得在《走向共和》里有一个情节是梁启超向李鸿章提出要为他写传,李鸿章欣然答应并提供了一些材料,不知道这是否因为有此书而编者特意加的情节。读到李鸿章早年组建淮军,在上海和江苏地区与太平军交战的部分,有种别样的感受,可能是因为我身处这一区域,对提到的地名比较熟悉吧!
  ●《李鸿章传》
  ●李鸿章世家第三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任公当新旧交替之际而能作万世公允之史传,方其二十八岁之龄,其见其识,真可奇矣。
  ●史料详略得当,且叙述生动,不枯燥。亮点就是论述了,很多地方都很有见地。结尾说中外研究李鸿章的书能达到梁启超高度的不多,既然如此,那看完这本书应该不怎么需要看其他的了,哈哈。且此书不止论李鸿章精彩,论国政,大事件也不乏独到之处。
  ●别名:《李鸿章传》
  ●当时的用词好工整…
  ●从梁公的角度,客观的评价李鸿章。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读后感(一):称职宰相——李鸿章
  李鸿章者,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深处清末动荡时代,对他无可指责,实乃国家积弊已久。任上所做之事,称其位!处于列强夹缝中终不致成为印度第二,已为不幸中之万幸!后世自有公断……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读后感(二):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
  不得不说,梁启超先生的文风之大气,之热血,至今读来仍浑身气血为之共振。
  这里我说说我个人的一些对李鸿章中堂的看法,梁启超先生说过的就不赘述了。
  作为个体的生命而言,李鸿章顺势而不出头,坐享他的荣华富贵,做了他能做的努力,但绝没有为了做事而丢掉身家的举动。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知识分子中,是非常受鄙视的,甚至是遭到唾弃的,这完全违背了一个忠臣的准则。作为一个当时中国社会中的个人,他的个人追求应该说都已经到达了:位极人臣、富甲一方。作为一个家天下的帝国来说,家长的意见是很重要的,作为臣子的有好的建议是好的行为,但不会也不能为了坚持自己的好的建议就丢掉自己的身家,李中堂显然在这点上不是一个愚忠的人。所以老佛爷要拿银子修颐和园的时候,李中堂本可以以死相谏为帝国北洋海军争取军费开支,事实是争取了,但没做到那个极致。
  李中堂是为皇室服务的,他只需要对皇室负责,对老百姓是没有必须的义务的。十九世纪作为一个家天下的帝国而言,有责任的皇帝会寸土必争,昏君则可能败家,败家的皇帝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做大臣的能帮的也就是皇帝赋予的那部分权力而已,能超频工作也是有限度的,从根本上不能扭转大局。
  国家作为一个现今的社会组织的标准单位而言,有不同的组织形式,这个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有时缓慢,有时急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历史变数。总体来说,缓慢的变化对整个的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而言是相对幸福的,它最大限度的减少整个社会的变化成本,包括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反之就不用说了,历史经历过的事实不胜枚举。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读后感(三):哎你说,李秀成是帅哥么
  不知道怎么最近对近代史发生了兴趣,暑假看了几个纪录片,最近看《走进共和》,后来又上知乎了解那时候的历史故事,于是发现了这本书。今天终于配合白话文翻译看完了。室友之前看我如此喜欢"李鸿章",还专门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他的传给我看,可惜,都没有这本书简要透彻。
  看完这本书,没啥想法,摘几句话,杀一下时间吧。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乃知其所谓太平天国,所谓四海兄弟,所谓平和博爱,所谓平等自由,皆不过外面之假名,至其真相,实于中国古来历代之流寇,毫无所异。
  秀成既智勇绝人,且有大度,仁爱驭下,能得士心…(任公对李评价很高,看画像他好清秀,应该是个帅哥吧。)
  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不知国家之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
  故读一部二十四史,如李鸿章其人之英雄者,车载斗量焉。若夫造时势之英雄,则阅千载而未一遇也。此吾中国历史,所以陈陈相因,而不能放一异彩以震耀世界也。
  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
  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 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国家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吧)
  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以言,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哈哈哈,我已经不好说什么了,就叫他像狗一样叫去吧。哈哈哈,任公说话好狠)
  李鸿章之治事最精核,每遇一问题,必再三盘诘,毫无假借,不清然诺(!!!!),既诺则必践之,实言行一致之人也。
  彼之中俄密约…乃利害得失之问题,非正邪善恶之问题也(很认同)
  彼(李鸿章)一生之历史,实支那帝国衰亡史也…
  不写了,洗洗睡去了。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读后感(四):《读书报告》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一、李鸿章生平履历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名进文,母沈氏,有子四人。鸿章其仲也。
  道光三年,生于合肥;
  道光二十七年,考取进士,入翰林院;
  咸丰四年,赞安徽巡抚福济及吕贤基军事;
  咸丰八年,入曾国藩幕中参赞军事;
  咸丰十一年,组建淮军;
  同治元年二月,署江苏巡抚,率淮军赴上海;
  同治二年十月,攻克苏州,加太子太保;
  同治三年四月,平定全吴,署两江总督;
  同治五年十二月,代为钦差大臣,奉命剿灭东捻;
  同治六年十二月,东捻肃平;
  同治七年正月,奉命剿灭西捻;七月,西捻肃清;八月,入觐京师;
  同治九年,担任直隶总督;光绪二十七年
  光绪二十二年,罢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
  光绪二十四年,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光绪二十五年,任两广总督;
  光绪二十六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议和事宜;
  光绪二十七年,薨于京师贤良寺,谥曰"文忠"。
  二、本书结构及写作方式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与第十二章对李鸿章的一生做了总结和评价,第二章介绍李鸿章在晚清历史中的地位;第三章介绍了李鸿章的家庭环境及其出生时的社会背景;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了李鸿章作为军事家的经历;第六章介绍了李鸿章主持的洋务运动的内容、结果及分析;第七章介绍了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第八章和第九章介绍了李鸿章在外交方面的作为;第十章介绍了投闲时期李鸿章的治水与治粤事迹;第十一章介绍李鸿章的离世。全书大致是按照编年体的方式叙述,但有时候为了保持前后一致,在介绍李鸿章的某一方面时,往往突破限制而叙及以后。采用的写作方式是夹叙夹议,叙述事实与分析评价同时进行,作者梁启超认为是效仿太史公司马迁。
  三、本书内容
  梁启超首先阐述了写作本书的原因。其与李鸿章在政治上为公敌,在私下交情也不深,之所以要为李鸿章作传,乃是因为"合肥之负谤于中国甚矣",而"盖作史者必当以公平之心行之"。因此,梁启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李鸿章进行公正的评价。
  在绪论中,梁启超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对李鸿章的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三句话成为了全文的主线,穿插在以下各章中,使全文构成了一个整体。以下分别论及之
  梁启超对李鸿章才华的叙述是多方面的。首先,李鸿章具有扎实的经史方面的功底,其于二十五岁便中进士,点翰林,可谓是少年得志。相比较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三十七岁才得中进士,而梁启超因为内外原因一生都只是举人,不得不说李鸿章确实是才华横溢的;其次,李鸿章有军事方面的才能。早在咸丰四年,其在福济幕中参赞时,便献计击败过太平军。咸丰八年至咸丰十一年,其在曾国藩帐下也多所建树。同治元年二月,他率8000淮军抵达上海,在常胜军的辅助下,屡立战功,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平定了全吴。面对其他将帅屡战屡败的捻军,他各花了一年时间便先后平定了东捻和西捻;第三,他有治理国家方面的才能。他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的实干家,在军事上建立了近代海军,在商务上创办了一大批企业;第四,他具有外交方面的才能。在甲午之战与八国联军侵华后极端不利的境地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正因为这个缘故,梁启超说他是英雄。
  但是,梁启超认为他只是时势所造之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原因何在?不学无术耳,这就是梁启超所说的"吾惜其识。"李鸿章的见识不够,也在文中有多次体现。在平定太平军和捻军的过程中,梁启超都着重点明了曾国藩的战略谋划作用,李鸿章只是萧规曹随而已。其在军事上的见识暴露地最厉害的便是甲午中日战争,梁启超为其归纳了"十二咎",在此之外,更指明即便未有此失,中国也不能幸胜,而李鸿章却不能料此,非"愚人"便是"死人";其在洋务运动中的见识不够,则表现在他"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最终三十年惨淡经营毁于一旦;其在外交过程中的见识不够,从本质上在于其不知"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从手段上来说则使用的还是战国纵横家那一套,朝秦暮楚,最终不仅孤立无援,还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李鸿章是应当受到指责的,但却不应过分指责,这就是梁启超的第三句话"吾悲其遇"。
  梁启超的第三句话在文中应当作三重意思来了解。首先,李鸿章的见识有限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的。李鸿章出生于道光三年,到其真正接触到西方时已是同治二年,已年近四旬,其思想已经基本定型,能发起洋务运动已是了不起的创举,实在难以指望其能够有变革体制的决心,这便是历史局限性。因此,对其苛求是有失公平的;其次,李鸿章并非真正的决策者。即便认识到要变法图存,也难以施展。梁启超特意分析了李鸿章所处的时代的特殊性。晚清乃是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与异族入主中原的朝代,李鸿章作为汉臣受到了双重的防范,即便在其权势最盛之时,依然遭到多方掣肘,不得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即便其想要有所作为,何其难也;最后,李鸿章在晚清重臣中乃是最负责任的一位。"彼一生之历史,实支那帝国衰亡史也。"(德富苏峰语)在帝国的衰亡中,只有李鸿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去世也是因处理辛丑合约事而积劳成疾,"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
  在书的最后一章,照应开头,梁启超也用一句话对李鸿章进行了正反两面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因为前者,李鸿章应当受到指责;因为后者,李鸿章理应给予同情。这就是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网站目录投稿:谷之